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  相似文献   

2.
张宇 《考试周刊》2011,(49):3-3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理念是教会学生,这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几句话告诉我们每个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俗语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更是如此,不仅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而且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又存在差异,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就要“因材施教”。随着教学的发展,分班制已经被取消,新的因材施教的方案在逐步实施,比如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笔者在这里说的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学习态度、学习潜力、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等,并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人人都出成绩,出自己最优的成绩”。我校是一所省三级达标高中,学生数量多,差异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一个班的人数动辄五、六十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大都是平行班,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6.
《云南教育》2008,(8):36-37
我国的分层教学主要在中学实施,其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探讨大班教学制条件下,面对学生的显著差异,如何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起步较早的有上海、广东、北京等地。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事其事”,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承认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个体差异,不要求教学过程和目标的整齐划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自信,为学生长远和终身发展奠基教学理论,日渐得到教育同仁的认可,我就是这一教学理论的坚定推崇者和积极践行者。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教育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效的、高质量的作业对于  相似文献   

8.
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让农村高中学生享受较为平等的基础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是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分层教学这种教学理念,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曾论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只有努力把每个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由此可知,在农村高中实践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农村地区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实施以来,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各种差异的学生接受的却是同一教学进度,直接造成有人吃不饱,同时又有人吃不了的情况。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为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课堂上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原有水平的差异、学生家长的重视程度的不同等因素,决定着学生的英语层次是不同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把教育对象分层,分别提出不同要求;竞争调控,分组学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创新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分层,就是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人人都出成绩,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关键是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12.
董文玲 《学子》2013,(6):118
一、分层次教学是一种尊重差异性的教学模式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一个班的高中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校,因此在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差异较大,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仍用"一刀切"的平行班教学,将教学目标制定为让中等以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呢?受冯恩洪教授"合适的教育是减负提质的教育"专题讲座的启发,我采取"三分教育"(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和分类指导)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目的。一、"三分教育"的基本做法1.合作小组的组建是前提  相似文献   

14.
杨英 《现代教育》2013,(9):81-81
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岗人而异”。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存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讲失去兴趣。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刊效率。分层次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分流分层--中职成才教育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倡导“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分流分层”教育模式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实施有层次、有差别的教学,宗旨是使学生获得最适合、最佳的学习机会,力求“人人发展,个个成功”。广州建筑工程学校杨志勇、何倩的文章《分流分层——中职成才教育的有效模式》(p26),介绍了他们学校在这方面所进行的实践与体会,其操作方式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万伟华 《南昌教育》2006,(12):10-11
以往的“等量、同速、同要求”授课,势必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情况,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很不利的。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内学有所得,各展其长,充分发展个性。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老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至此,笔者和本校的几位同事,根据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以“实施分层目标教学”为课题进行教改试验,经过两三年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亚芬 《甘肃教育》2013,(20):87-8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乐学”,喜欢上美术课,是美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特别是边缘科学的迅猛发展,技术信息“雪崩式增长”,迫使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度长絮短,摒弃操之娴熟的注入式,寻求开发智力的有效方法。我们认为,在诸方法中,启发式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我国古代教育家,已注意到启发式在教学中的作用,有不少经验之谈,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建国以来,不少教师对启发式进行了可喜的探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遗憾的是在理论上几乎未加注意,眼光不够开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的教育理论,即在教学中主张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数学教学中有很多优秀教师采取了这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育人应当"因材施教".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也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的束缚,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多地采用 "一刀切"教学方法,结果导致"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