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长城从朝鲜西北部的鸭绿江下游起,沿着崇山峻岭伸到东海的东朝鲜湾海滨,有一道长370多公里的城墙,被称为朝鲜的千里长城.是高丽人民从1033年至1044年,历时12年修筑的。印度长城 500多年前,印度人民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修建了一道全长70公里的长城,城上建有烽火台32个。是目前国  相似文献   

2.
我脚下的这片废墟,便是盛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遗址,举目皆是颓垣断壁,已不复昔日的辉煌,观之令人心恻;独立风中的君士坦丁大帝的凯旋门,也只勾起我对斜阳衰草下的汉家陵寝的联想……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已不知传了多少个世纪。若是追本溯源,可寻至奥勒利安城墙。这座欧洲最古老的城墙是奥勒利安皇帝为抵御异族侵略于公元272年修建的。整个城墙周长19公里,共筑有300座城楼,2000个瞭望孔和14座城门。一条条大路穿经这14座城门可径抵罗马城中,那句世人皆  相似文献   

3.
外国的长城     
《学子》2003,(6)
澳大利亚长城 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为了保护羊群,建造了一条长达5531公里、高1.8米的长城。它位于昆土兰州。朝鲜长城从朝鲜西北部鸭绿江下游起,沿着崇山峻岭伸展到东海的东朝鲜湾海滨,有一道长达370公里的城墙,被称为朝鲜的千里长城。它是1033年到1044年历时12年修筑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长城》(见人教版五年制第九册第1课)一文描绘了长城高大坚固的形象,其雄伟的气势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细细读来,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恰当地运用了数字。请看下列语句: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6000多公里。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正是这些数字的运用,凸现了长城的高大坚…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长城》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第一幅图是从远处看到的长城,画面展示了长城随着起伏的群山蜿蜒盘旋的雄伟气势,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长而壮观。第二幅图是长城近景,这幅图清楚地显示了长城的结构:城墙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城墙外侧有垛口,垛口上面有了望口,下面有射口;城台在城墙顶上,近景图显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  相似文献   

6.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东海岸,从南纬10度到南回归线,著名的大堡礁纵贯其间。这座2000公里长的“海上长城”,有些地方的宽度达到300公里,最窄的地方则只有10公里。大堡礁把太平洋的风暴挡在了昆士兰之外,却把一个生物群落吸引在身边,永无止境地为它添砖加瓦——这个任劳任怨的建造者就是珊瑚虫,海洋里最伟大的建筑师。  相似文献   

7.
《小读者》2008,(10)
最长的城墙:长城,总长6,700公里。最古老的城:苏州城。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最古老的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迄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最大的佛殿:山西大同华严寺的大雄宝殿,  相似文献   

8.
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横贯中国北方,东西相距1万余里.故称万里长城。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将原来各诸侯国的城墙连接起来。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约几个朋友去京郊,攀爬位于京东北120公里密云县城里的箭扣长城。北方的春天来的晚.4月的群山风轻云淡,莺飞草长。第一次登临“北京结”(一座坐标意义的长城烽火台),  相似文献   

10.
长城究竟有多长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长城,开始修筑于公元前七世纪。当时中国境内的楚、齐、秦、韩、魏、燕、赵等诸侯国,为了保卫各自的领地,陆续修建了许多高大的城墙,这些城墙很长,故称之为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北方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身边的历史     
箭扣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县西北,海拔1141米,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长城是现存明长城中最著名的险段之一,走势非常富于变化,自然风化严重,没有任何人工修饰,自镇北楼、北京结到九眼楼绵延20多公里,既展现着原汁原味的长城景观又承载着饱经风霜的历史痕迹。这段长城东接慕田峪长城,西接连云岭长城,这里的敌楼大都建在陡峭险峻的山尖上,而且较为集中。箭扣长城的城墙也呈现了"擦边过"的特点,即"单边",只有一侧有垛口(见图4),充分体现了明朝修筑长城的基本原则,即"依地形,用险塞"。  相似文献   

12.
课文救生圈     
筵最长的城墙配合小学人教实验版四年级《语文》中《长城》课文阅读我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它像一条巨龙。由于万里长城气势雄伟、工程艰巨、历史悠久,不仅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少有,即使在世界建筑工程史也很罕见。因此早在几百年前万里长城就被列入了世界历史七大奇迹之一,1961年被我国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又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关隘、城台、烽燧、城墙是长城的主体。有人曾作过粗略的估计,如果把明清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将能绕地球一圈还多。这还只是城墙的本身,如果再加上各种…  相似文献   

13.
蜿蜒于湘黔交界的千里苗疆边墙,被专家确定为中国南方长城。据专家介绍,长城与一般城墙不同之处有三点,一是长度在数百里以上;二是不封闭;三是由许多城堡、墩台、关门、敌台、敌楼、城墙等所组成的防御工程体系。从这三点来看,湘黔交界的苗疆边墙完全符合。在北方的明长城也称边墙。每一“镇”(军防区)的边墙有长有短,北京保卫明十三陵的“昌镇”,有200余公里,与湖南“镇竿”一镇(古时凤凰)边墙的长度差不多。湘西长城不仅其防御体系与北方明长城一样,而且其军事机构设置、官兵制度也都相同,其为明长城的一部分无疑。湘黔…  相似文献   

14.
东方五大古迹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埃及的金字塔,合称为东方五大古迹。长城号称万里长城。秦统一中国后,将秦、燕、赵3国的北部长城连成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约万里。从汉代到明代,历代均有修建。明代修筑长城18次,总长6000 公里,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目前开放的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居庸关一带长城墙高8.5米,厚6.5米, 顶部厚5.5米。每隔几百米,筑有两层碉堡。长城由一系列敌楼、城墙、亭台、关隘、烽燧墩台组成,以气势雄伟、工  相似文献   

15.
登长城     
暑假里,奶奶、爷爷和我到北京游玩。北京的名胜古迹很多,我们去了天安门、故宫、世纪坛、颐和园……但最有意思的要数长城了,我们登的是八达岭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奶奶、爷爷拉着我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着,累得满头大汗。那城墙又坚固又高大,山势陡峭的地方长城也陡起来,每个台阶都由四层厚厚的青砖组成,高五十多厘米,登起来真是不容易。奶奶、爷爷都累得气喘吁吁,尤其是奶奶,她老人家胖,又能出汗,累得连气都喘不上来了,但他俩还是坚持往上走。城墙上铺着方砖,平坦宽阔,可供…  相似文献   

16.
封面图案是著名的承德地区金山长城。按承德金山长城系新近发现的现存的明代长城最雄伟壮观的一段,在承德地区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全长近三四十里。其规模之宏伟,地势之险要,保存之完整,大大超过了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一段。这段长城系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所监修,城砖每块一般重三十斤以上,城墙宽阔,可以驰马。这里的山脉是燕山山系的金山,故名金山长城。山势异常险要,城墙顺山势而修,起伏蜿蜒,非常陡峻,有的坡度可达七八十度。每隔一二百米,即有一敌楼,敌楼一般是二层或三层,下面一层是士兵宿舍和武器库,上面一层是碉堡,有射击孔,对内对外均可射击。其最高处的敌楼叫望京楼,据说晚间可以望见二百多里外的北京灯火。城墙内侧,每隔不远,还筑有粮食仓库,城墙外侧还建有外墙。长城北面山势陡峻,直上直下,易守难攻,敌人难以接近。这段长城约建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尚存  相似文献   

17.
在“南京,我的家”主题背景下,中班幼儿走访了南京的风景名胜、品尝了特色美食,在亲身体验中丰富了对家乡南京的了解。一次对南京名胜古迹的分享活动中,有很多幼儿提到了城墙。南京明城墙(以下简称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由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四重城垣组成。其中京城城墙全长35.2公里,现存25.1公里,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城墙承载了南京人对家乡的记忆和温情,假期里,很多孩子会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城墙,在上面玩耍。  相似文献   

18.
海外的长城     
我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它西起嘉峪关,东止山海关,全长6000多千米。长城不只是中国有,海外有些国家也有,只不过他们的长城远不及我国的长城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自封建社会开始成熟起来,在宫殿、园林、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创造和贡献,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一古建筑史上的灿烂明珠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和赵州桥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两大奇迹,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保留至今的长城系明代遗物。明长城分属九镇,全长5660余公里,城墙高3至8  相似文献   

20.
不倒的长城     
咸阳。嬴政坐在案几旁,看着一道道奏章,他的眉头越来越皱了,边关急报:恼人的匈奴又在边境生事,想入侵中原。“该怎么办呢?”他嘀咕着,“这个民族杀又杀不尽。”“蒙将军已经六击匈奴,可匈奴就是不服王化。”他想着,走着,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城楼。看着这坚固的城墙,他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建一座城墙,把匈奴挡在墙外呢?”这真是一个好主意,他不禁有些得意。第二天,他便下令建长城,征夫不下上百万。要把六国的城墙连接起来,工程的难度之大,他已经预料到,但他想只要能保秦朝万世基业是值得的。工程开始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出现,传到他的手中,他都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