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阜新市第一职专创建于改革初期,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大潮中,该校历经磨难,在沧桑中将历史沿革至今。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阜新一职专终于成为了阜新市中等职业教育中“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反映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方面。在职专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不断提升职专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以职专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为主题,展开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事职专学生思想教育多年 ,工作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但乐在其中。在付出中体味着愉悦 ,也使我更深刻地领悟到“这些孩子”们更需要爱。各类学校的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爱 ,而职业中专的学生就更需要教师的爱。从生源上看 ,职业中专的录取分数线低 ,而且学生分数段悬殊较大 ,从三四百分至一二百分参差不齐。这就对从事职专学生教育的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也增大了教育的难度。从学生入学后的心理特征看 ,职业中专学生除了具有同龄人的共同之处外 ,心理冲突较强烈 ,心理成熟较早 ,在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以下几种心理矛盾 :  一、独…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匹配的教材优化视角出发,自主提出了一套具有独特性的心理校本教材——实例多样式心理校本教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基础,选取若干主题,以开发案例、模拟情景、编排心理剧等形式予以呈现,从心理匹配的角度诱发学生学习的心向,有针对性的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多样的主题情景中体验、反思与领悟。  相似文献   

5.
对人的关爱和社会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时隔一年,"心理疏导"又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个性、情感、品质等心理素质还没有完全形成。学生作为比较特殊的群体,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尊重与关爱,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表现,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专的班主任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职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切实地采用针对性教育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抓住职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班主任工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一、抓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让其熠熠生辉职专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随意性强、不易管理,但只要班主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每一名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如果教师能抓住其闪光点,因势利导,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空间,就会找到改变他的突破口,从而为正面教育打开良好的局面。在我的班上,有—位学生平时表现不尽如人意,但通过我的观察,发现这个学生体育很棒。当我发现他这个闪光点后,在全校体操表演活动中,让他负责组织训练和喊口号,最后我们班取得了很好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启蒙时期,也是夯实基础的重要时期。如何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对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至关重要。本文从三方面对拉近小学英语师生的心理距离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加强互动;在全方位的英语语境中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平等对待,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职专学生进校目的与普高学生不同,大部分学生是想学得一技之长,从而产生了重视学习专业技能.忽略化课学习的情况。加之,由于传统式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如英语听说能力差,“哑巴英语”等现象,使得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怕英语”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因此,在各学科中,学生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0.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职专学生就业困难。除了经济不景气、就业岗位饱和等原因外,职专学生的心理、专业技能等自身原因也不容忽视。为了能够顺利解决职专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职专学校和老师们应该在学校教育这方面给应届毕业生更多的危机感教育,以此来唤醒某些浑浑噩噩的职专生,并给他们的未来提供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观点     
《中国德育》2013,(12):5
道德教育应注重追寻道德之美亚里士多德说过,道德之美是人类道德追寻的最终目标。道德之美可以提升道德情感的体验水平,使人们更愿意做出亲社会行为,并成为更好的人。第一项研究(N=5380)结果显示:追寻道德之美的过程涉及若干个与道德教育相关的心理结构,而在这些结构模式中,追寻道德之美实际上就是追寻爱和人际关联性;追寻道德之美是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的唯一诱因。第二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我国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的现状进行分析,围绕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的主题,提出了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海旭 《现代教育》2011,(Z3):51-51
在高中部和职专部共存的职专学校内,高中部学生向职专部的分流是必然存在的现象,分流的学生在适应新环境的阶段往往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因此,班主任有必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既要了解学生经历,与之进行有效的交流;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分流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以一封学生的来信为切入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班主任与分流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宽恕:品德心理研究的新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中期以前,品德心理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公正(justice)问题,品德发展的研究领域为科尔伯格的公正发展模式所主宰。不过,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当时也遭到了许多批评。一些研究者指出,他忽视了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没有阐述清楚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关系,也没有把道德中的知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上述批评,到了70年代中后期,科尔伯格的学生吉利根提出了道德发展中的关爱(care)伦理取向。吉利根认为,“公正”并不是人们唯一的道德取向,关爱也应是品德心理探讨的主题。几乎在吉利根研究的同时,也有学者从伦理哲学的角度指出,完整的德性除了公正还必须包含仁慈(mercy)成分。公正所蕴含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平等和公道,而仁慈就其道德意义来说,其内在准则是挚爱。仁慈主要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多视角、多层次地反映生活,展现生活的书籍的大量涌现,风格迥异、格调不等,甚至观点截然相悖的读物对职专学生心理、生理、文化、精神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的文化素养的薄弱,再加上心理的不稳定性,阅读的倾向和热点经常处于多变之中。因此,如何引导职专生读好书、会读书、做好人就尤其显得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关注小学生心理体验,是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才能真正使每一个学生在关爱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即在智能、身体、情感以及与他人心理健康等不冲突的范围内充分将自身心境调节成最佳状态,提高工作和学习质量。职专学生心理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更为敏感,因此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心理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对此,本文则从创造个性发展环境、实施合作小组教学以及科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望给予职专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调查研究。选定主题 在专题调查研究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于父母和长辈的关爱处于一种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状态,不理解父母与长辈的苦心,不体会父母和长辈的爱心,不接纳父母与长辈的用心,要求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百依百顺,从不检查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稍有一点不满意就发脾气,轻则大哭大闹,重则离家出走。这说明,现在很多学生不但不理解父母和长辈的关爱,更不会感谢父母与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因此,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会感恩”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疏导使学生走出娇生惯养、不知感恩的心理误区,初步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增强感恩的意识,为他们学会感恩做好心理铺垫、情感铺垫和行动准备。  相似文献   

19.
心理压力是个体意识到压力存在而无法摆脱形成的心理应激,主要表现为个体生理及心理的持续紧张状态。在演讲活动中,演讲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暴露出比较明显的心理压力,这将直接影响演讲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对职专学生演讲时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消解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赵惠娟 《文教资料》2012,(14):86-87
加强职专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职专生的课外阅读已引起了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作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职专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探索,在培养职专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