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海安县曲塘镇顾庄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25年来,学校始终以坚持创建科学教育办学为特色。从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为起点的第一阶段起,发展到以"科学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合为重点的第二阶段,最后为"以科学教育为载体,提升学生学习力为追求目标"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阳春三月,生机盎然。应本刊之邀,淮安市车桥中学王少宝校长就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方面接受笔者专访。笔者:我们知道车桥中学以"办一所农民满意的学校,为农家子弟铺就成才之路"的学校愿景为引领,以"极具成长性的现代农村高中"为办学定位,秉承"博学、勤思、厚德"的校训,弘扬"勤进"的车中精神,确立了"以勤树人"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勤文化"的教育品牌。教育理念是打造品牌的灵魂,请您先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3.
正练湖中心小学坐落于丹阳西郊练湖路19号。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为办学宗旨,以"科学教育"为特色,引导全校师生"快乐中动手、愉快中创造、幸福中成长"。学校特色建设经历三个阶段:1986年以养殖为主体的劳技教育,1991年以太空西红柿为标志的科技教育,2001年以"做中学"为主题的科学教育。学校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坚持"理念先行、队伍建设、评价导向、课题带动"这四大特色推进要素,全力实施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学校先后获"全国青  相似文献   

4.
<正>东海县青湖中心小学座落在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镇驻地南郊,优美的石安运河东畔。学校环境优美,以"人文领先,科技致胜"为校训,培育一流人才;以"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育科研,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一流教师"为办学宗旨,在学校"三风"的引领下,努力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为他们的人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学校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依托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校内建立了古代科技文化墙、现代科技长廊、未来科技主题墙,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育人内涵。学校还积极组织各种科技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开展丰富  相似文献   

5.
正翡翠湖小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同兴工业园区腹地,毗邻景色秀丽的中安·翡翠湖别墅区,是一所典型的"开发区学校",目前有13个教学班,各类功能室14间,教职工43人,学生近600人。学校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打造"幸福教育"的办学目标,以课题为引领,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平台,以科技创新活动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课题引领"幸福教育"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全面推行"幸福教育"理念,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学校文化,让生活在开发区的农村娃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学校以"为每一位孩子建构科学探究的乐园"为宗旨,发展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智慧,全方位地为孩子们创造享受科学教育的平台。学校坚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科普知识竞赛"、"七巧板"、"数棋""四驱车""科技小制作"等各项科技专題竞赛。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镇江市科技示范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在第九届、第十届金钥匙"校园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已经投入普及到各地高、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在幼儿园中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也有了崭新的进步。我们正以这样一种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传播知识。从以前的"粉笔字、黑板教学"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我们不断在研究中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的就是让孩子们能以更直观、更形象、更具体的方式迅速的接受学习的内容,将知识逐步"消化"。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家园合作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笔者从"以常规家长工作为支撑点"、"以"共乐、共读"为活动点"、"以课题研究为突破点"三个方面阐述了家园同步教育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枫树山鸿铭小学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左家塘湖橡社区,是全国科学教育师训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创新教育基地示范校、长沙市创新型学校、长沙市首批知识产权示范校、雨花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贯彻"求真、务实、创新"的理念,以富有创意的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以创新性课堂为主阵地,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探索创新教育模式,营造"全面发展,着力基础素养"的科技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师生科技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我们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拓展教育新渠道,以校园科技创新为抓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先后被评为赤壁市"市长杯"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单位、赤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湖北科普示范学校、湖北省创新示范学校、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一、更新教育理念学校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往往被两种论断束缚:一是"无时无能"论,认为课时有限,没有时间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提出高中创新思维课程体系是以"创意思维教育"为指导,在高中阶段实施国家必修课程的同时,有目的、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手段,注重学生创意思维的训练。当前有关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严重制约了创新教育的实施。一是有关创新教育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态,二是对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等问题涉及较少,三是创新教育目前还只是一种思潮、一种少数人发起的"运动",未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正"国培计划"的实施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笔者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新疆中小学汉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本文以参加国培学习为契机,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促进参训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将培训内容转化为教育行为,推动国培学习成果转化,实现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11,(8):60-61
<正>重庆永川以职教为品牌,科协以职教为特色,联合创建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一、打造科协系统培训基地重庆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基础设施一流,有适合50人、80人、100人、200人集中授课的网络电教室。在永川区科协秘书长罗敦建的积极协调下,永川计算机协会成功"移师"重庆  相似文献   

14.
正"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一词近年来在政府文件中频现。职业发展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职业发展教育的核心是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路径,通过学习与实践,引导学生养成职业规划意识、确立人生目标,进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培育所需人才、传承文化创新是其核心职能,职业发展教育因其贯穿教育始终且与人才培养质量相辅相成而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朱智萍 《知识窗》2012,(9X):19-1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只有深入地开展高质量的自主游戏,才能全面激发和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本文就如何开展幼儿自主游戏,做了浅显的探讨。一、创设自主参与的活动是  相似文献   

16.
正信息化时代的进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变革,在这种变革中教师的发展范式从以教师为核心转变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根本改变了"教"与"学"的状态与形式,实现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价值观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师考核方式的变更,从而构建出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范式,促进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7.
魏永龙 《知识窗》2012,(6X):64-64
<正>一、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目前,我们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由湖南省科技厅主管,湖南省教育厅指导,湖南省教育技术协会联办,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协办,是一本集国内外教育技术理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教育信息化前沿性应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期刊,坚持"教育·技术·创新"理念,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专家引领带动、应用创新为本、服务基础教育、推动教育创新"思路,促进教育改革,为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正步入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知识社会,互联网技术是基础手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肩负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以高校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应时而生。文章拟运用"知识建构共同体"相关理论,以湖北工业大学"创客汇"APP的设计开发为例,分析高校"众创空间"所采用的"互联网+教育"的建设思路,着力打造新型创客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苏州不仅有深厚的教育历史传统,也有丰富的教育历史资源。在全国不同文化区域中,苏州教育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落实这一要求,苏州市教育局明确深化素质教育,提出培育"苏式教育"品牌的发展思路。"苏式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许多教育学会的专家学者认为,苏式教育崇文睿智、厚重大气、典雅精致,是从容的教育、有容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