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游 《学会》2023,(10):43-49
面向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市县乡三级的“三长”人员、基层科协人员以及“三长”人员的服务对象,对广西科协基层组织“三长”人员能力提升开展全方位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支持、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平台搭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操作性强、易推广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会》2019,(10)
<正>10月18-20日,全国基层科协"三长"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马秋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怀进鹏在讲话中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在基层的重要实践,科协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重要实践,深化科协系统改革、提升组织力的重要实践三个层面充分认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各级科协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四服务"为基层科协组织更好的实施深化改革,增强科协组织履职能力,积极投身"科技新长征"指明了方向。充分发挥基层科协组织的作用,做细"四服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有效提升基层科协地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各级科协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四服务"为基层科协组织更好的实施深化改革,增强科协组织履职能力,积极投身"科技新长征"指明了方向。充分发挥基层科协组织的作用,做细"四服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有效提升基层科协地位的重要保障。一、服务科技工作者上,做细关怀对象科技工作者是科协服务的首要主体,为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桐城市科协以"3+1"试点为抓手,有力推进基层科协改革,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科协、民政局联合召开全市科协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凝聚合力,高位推动,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实现了组织全覆盖、服务无盲区。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栋川镇积极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创新"科协+农技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互联网"四位一体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基层科协、农技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会组织网络体系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服务农村,发展产业,惠及农民,一站式服务模式打通了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四位一体"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模  相似文献   

7.
正乡镇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一头牵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乡镇科协作为乡镇党委联系最基层科技工作者的主要抓手,在发挥基层科技工作者参与乡镇经济建设,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乡镇科协组强,农村科技服务的活力就强,农村科技工作者的向心力就大,党的执政基础就更加坚实,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会更快。由于乡镇科协位于科协组织的末端,组织建设还相当薄弱,在科协系统大的改革背景下,对乡  相似文献   

8.
<正>近两年来,浙江省桐庐县科协认真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科协系统提出的新要求,立足桐庐实际,坚持"三性"、"四服务"要求,把全县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队伍(简称"站栏员")建设摆上科协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行动、多措并举,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站栏员"建设得到了加强,夯实了科协工作的基层基础。一、基本现状(一)科普活动站"一室多用",科普服务能力有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科协系统专项改革成果,切实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促进基层科协组织作用发挥,提高科协工作整体水平,重庆市合川区科协以"量化评估"对基层科协组织实行年度评估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一是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合川区科协成立了基层科协组织年度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区科协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14,(10):30-31
<正>近日,中南六省(区)老科协研讨会在湖南岳阳举行。湖南省老科协组织建设的"湖南模式"、服务"三农"的"湖南特色"等经验,得到中国老科协充分肯定,并得到与会的省(市、区)老科协同志好评。老同志熊清泉、唐之享,湖南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郎艺珠,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省老科协负责人出席了会议。重庆、贵州、陕西、福建老科协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8省区和岳阳市老科协负责人大会介绍了经验。唐之享在大会上介绍了湖南工作经验。他说,湖南省老科协努力抓好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固本强基,  相似文献   

11.
张彤 《科协论坛》2007,(11):31-31
目前,安徽省科协充分发挥常委的自身优势,以全面推进基层科协事业发展为目标,结合全省科协系统“效能建设”的实际,制定下发了《安徽省科协常委联系点制度(试行)》,开展“省科协常委基层行”活动,为省科协常委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促进基层科协工作搭建了平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是新时期科协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关系到科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得到蓬勃发展,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协组织体系,在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学术引领、服务创新驱动和破除封建迷信等方  相似文献   

13.
喻相根 《今日科苑》2007,(15):119-120
江西省南昌县老科协从2004年6月成立至2006年11月间,先后在县直行业系统和县城莲塘镇组建了10个分会,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多种服务活动,有力地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是,分布在农村乡镇农业"五站"和教育、卫生等单位的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由于没有一个自己的"家",而不能很好地聚集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县老科协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于2006年12月12日召开了"全县筹建老科协乡镇分会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乡镇分会的组建工作,并把2007年确定为"全县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年",做到一手抓原有县直系统分会的巩固提高,一手抓老科协组织向农村乡镇延伸,到2007年5月底止,新组建农村乡镇分会14个,发展会员332名,实现了全县各乡镇都建立老科协组织的目标。现在,全县共有乡镇分会16个,县直行业系统分会9个会员783名。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11,(5):18-18
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促进科协组织建设上积极探索实践,在2010年乡镇(街道)科协换届之际,采取了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科协主席的做法,加强了党委对乡镇(街道)科协组织的领导,促进了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加大了科协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区领导高度重视,将乡镇(街道)科协换届工作列入区委常委会议议题,听取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15.
王晓聪 《学会》2007,(11):51-52
<正>2006年以来,浙江省诸暨市科协以深化"学会为基层服务团"活动为载体,持续抓好学会的健全与服务,不断推进学会的改革与发展。一、强化健全基础学会、协会是科协服务的工作基础。为进一步强化这一基础,诸暨市科协注重抓好学会的组织建  相似文献   

16.
<正>基层科协组织(包括乡镇科协、街道科协、企业科协、高校科协、开发区及园区科协)是科协工作深入基层的触角,是各级科协的重要组织保障和工作基础。目前,唐山市建有乡镇科普协会189个,个人会员10 765人,街道科普协会42个,个人会员2 088人;有企业科协16个,个人会员26 135人,高校科协4个,个人会员3 607人。近几年,唐山市十分重视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市委办公厅以唐办发〔2010〕16号文件转发了市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  相似文献   

17.
正学会是科协的组织基础,学会工作是科协的主体工作。江西省科协现有所属省级学会127个。近年来,江西省科协紧紧抓住所属学会这个"牛鼻子",以"五大举措"推进学会改革,提升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取得明显实效。2016年,省科协荣获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单位。一、改革学会治理结构,推动学会领导机构有效履职(一)规范执行机构设置制定《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级学会管理办法(试  相似文献   

18.
县级学会是科协团体组织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近年建设发展呈现萎缩趋势,为此县级科协必须把握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核心职能,聚焦服务,建设和发展县级学会主业,凝聚基层科技工作者力量,实现科协"四个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各级各类老科协组织中,湖南省老科协无论是在组织建设、服务"三农",还是自我保健、创办企业,都走在全国老科协的前列。4年前,中国老科协曾经把湖南省老科协的组织建设称为"湖南模式"。如今,湖南省老科协在业已构建的"湖南模式"中,又有新的突破与创新。仅以组织建设为例,便"横向到了边,纵向到了底",网络铺天盖地,业绩感天动地。正如湖南省老科协会长朱东阳所说:"老科协是靠不断总结经验发展起来的。"湖南省老科协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起来,靠的就是广大会员发扬"老而不敢忘忧国,退而不求名和利"的思想作风。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科协深入贯彻中央书记处关于"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企业科协建设,将其作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的着力点,作为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企业职工科学素质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依托,加大建设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为促进余姚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