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逢九月,是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园的开学季。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展开了接轨和互助的模式。进入幼儿园,孩子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如何在家长和小班教师之间架起一座优质的桥梁,让家长能放心地松手,让孩子能快乐地来园呢?因此,沟通在两者之间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幼儿在较短时问内可能会出现亲子分离的焦虑,对陌生环境排斥,不懂与人交往,不适应集体生活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亲子关系的视角提出家长在送幼儿入园之前应该做好的几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每年九月开学季都有许多家庭的幼儿开始走进幼儿园,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小班幼儿入园较为困难。一直以来这个问题都困扰着很多家长,我们都知道,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以家庭生活为主要的生活方式,进入幼儿园就意味着他们将开始进行集体生活,会与外界和他人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本文旨在挖掘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时遇到的困难、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让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困难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改善,使幼儿能够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健康愉悦地成长,同时也能减轻家长和老师身上的重担。  相似文献   

4.
李平  杨海芳 《科教文汇》2008,(29):30-30
几乎每个孩子在刚去幼儿园时都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才会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通常是孩子第一天入园还很开心,可是第二、三天后就哭着闹着不想去上学了。这其实这很自然的现象,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肯定是要哭闹的。本文将试图从幼儿观察特点入手分析这种情形,指导幼儿教师恰当处理这种情形,进而促使孩子尽快适应陌生的幼儿园环境。  相似文献   

5.
每年九月,对于小班新生来说既是开学季,也是分离焦虑泪水季。懵懂的孩子突然从温暖的小家转变到幼儿园大家庭,从日夜相伴的爸爸妈妈身边突然转变到完全陌生的同学、老师身边,其中的紧张、不安可想而知,但是可喜的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很快适应这一转变,当然也存在一小部分的孩子一时无法适应,他们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一学期。本文主要针对这一小部分孩子通过案例记录、分析等方式进行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6.
九月将至,幼儿园里又有许多新生入园,那一幕父母与孩子难分难舍的镜头又将出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一年九月的来园时刻,都会听到小班幼儿尖叫、狂哭、呕吐……见到家长躲在一旁,一边偷看一边哭……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他有那么多需要适应的问题:离开爸爸妈妈,身边没有亲人,只有陌生的老师和同龄的小朋友;没人整天围着自己转,相反,吃点心、玩玩具都得等待和排队……小小孩儿天天要应对陌生情境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真的让人心疼和担忧啊。可是,这个适应期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的,爸爸妈妈绝不能因为心疼和担忧而让孩子当了逃兵。明智的父母应该在心理上、行动上为孩子及早做好充足的准备,帮助孩子更容易、更迅速地喜欢上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红儿 《知识窗》2011,(2X):22-23
<正>幼儿入园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刚入园的幼儿,大多数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常常哭着喊着要妈妈。有的还不吃饭、不午睡,整天哭闹不止,严重  相似文献   

8.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是早期经验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所以,成人要了解幼儿在入园时常见的不适应现象,做好入园引导工作,让幼儿乐意上幼儿园,尽快融入集体,开始愉快的在园生活。  相似文献   

9.
3岁左右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来到全然陌生的幼儿园,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哭闹的行为素来有之。为了让孩子顺利渡过这一难关,缩短初入园的焦虑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携手合作,积极引导,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丹 《科教文汇》2014,(33):100-101
3岁左右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来到全然陌生的幼儿园,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哭闹的行为素来有之。为了让孩子顺利渡过这一难关,缩短初入园的焦虑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携手合作,积极引导,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令人烦恼的排队提起排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或许,你的脑海里正浮现着各式各样的队伍,西安市民为了申请低保保障房排了4天3夜的长队,而为了获得北京昌平区一家幼儿园的入园资格,家长们组成了更为壮观的队伍,他们等待的时间也更长,耗费了整整一个礼拜。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5,(15)
9月份是幼儿园招生的时间,这时候新入园幼儿的家长心情往往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入园哭闹、不适应。其实这是一种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幼儿心理活动,家长不必过于担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初入小小社会的第一步,怎样使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是贯穿整个幼儿园工作的中心任务,而这其中,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是这一任务的基础。幼儿园的后勤管理要为孩子们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与生活、学习环境,同时也要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让孩子们能够在这里健康的成长,快乐的成长。我主要从幼儿园的卫生管理、膳食管理、采购管理、安全保卫等几方面谈一下我的一些想法与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成为百万富翁的八个步骤”,作者有系统访问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从他们的致富经验中,归纳出这本人人都可实践,跻身七位数身价的行动手册。这本书的作者查理斯·卡尔森,美国读者对他并不陌生。第一步,现在就开始投资“不要忘了,大多数百万富翁开始投资时和你一样地茫然无知”,但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马上就开始,但有2/3的美国人从来就没有迈出过这第一步。每个人都有一堆理由,但其  相似文献   

15.
李雪 《科教文汇》2020,(15):143-144
目前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采取让幼儿提前入园的方法,让幼儿提前体验幼儿园生活。初衷是好的,但也有很多弊端。例如,幼儿在刚入园时会产生分离焦虑,出现生病上火、哭闹不止的情况。本文系统分析了幼儿提前入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提前入园有利于幼儿发展、家长安心、教师从教。  相似文献   

16.
小班幼儿刚步入幼儿园,会产生开始入园的分离焦虑问题,如何培养一日常规,如何很好地衔接到中班是一个问题,利用来自生活经验的音乐同游戏教学可以让小班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爱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17.
正有的人一换新环境就睡不着觉,据说这是身体不适应新床垫或枕头的原因。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实这与大脑活动有关。布朗大学研究人员找来35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在他们睡觉时进行两次高灵敏度大脑扫描:第一次是他们第一晚睡在一个陌生地方时,另一次是在此处连睡一个星期后。第一晚的扫描时间应该是人深度睡眠时间,扫描结果显示,志愿者的大脑左半球仍然活跃。左半球控制右边身体,如果在他们右耳边播放音乐,志愿者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12月1日,《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明确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这一春风吹过,全国各地新建的幼儿园遍地开花。油竹幼儿园是青田县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后新建的第一所公立幼儿园,笔者参与了幼儿园土建、装修全过程并担任了该园的第一任园长,在建设和使用过  相似文献   

19.
到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去采访的时候,见到了一群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创业者,他们是威海高新区孵化器的建设者,更是创业者。他们用大海般宽广的胸怀,把激情与梦想融入了入园的企业与企业家的行为中,使创业成为一种丰富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来园活动一般指幼儿早晨进入幼儿园班级前后的一段时间的活动,以及教师利用这段时间迎接幼儿并引导其相关活动的过程。入园环节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入园准备;见面相互问候、打招呼;幼儿晨检;幼儿摆放随身携带的物品;整理自然角;准备接下来活动的材料等,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多地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