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气候与生活》。《气候与生活》是我自行开发设计、适合六年级学生的一节综合与实践课。最近十多年来,由于工业发达国家超量排放二氧化碳,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全球气候不断升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农作物减产,饮用水短缺,传染病多发,以及洪灾、干旱、强台风等恶劣气候频频出现。这些恶劣气候由人类生产活动造成,气  相似文献   

2.
1 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1.1 厄尔尼诺一词源于西班牙(Elnino),原意是“圣婴”,最初用来表示每年圣诞节前后沿厄瓜多尔海岸出现的一支微弱且向南移的暖海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尺度为数千Km热带东太平洋(20°N-20°S)最上层(深度为100m-400m)海水温度异常增暖现象(高于正常年分1-6℃),国际气象学界和海洋学界公认:如果海水温度升高0.5℃以上,时间持续半年,就是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全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生  相似文献   

3.
厄尔尼诺现象日趋严重刘文声太平洋正在发生什么?我们习惯的给世界带来浩劫的太平洋气候,并非每年不同。厄尔尼诺现象有时称之为地球的心博,是一种在太平洋上定期肆虐惊人而神秘的气候规律。其强度可影响世界各地的温度、风暴路径和降雨量。非洲和澳大拉西亚的干旱、太...  相似文献   

4.
日本近海黑潮北上美国1993年8月4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10年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1982─1983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使日本近海的黑潮北上,对北美的气候造成很大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在以南美洋面至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赤道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科学小百科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使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异常。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之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  相似文献   

6.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EL-NINO"的音译,翻译成中文就是"圣婴"或"上帝之子"的意思。所谓"厄尔尼诺现象",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太平洋中部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局部性的微小异常变化,导致洋面上方空气温度产生较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发生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全球现代气候存在着明显的周期,就是冷、暖交替变换周期,或与之相对应的湿、干变换周期,这个周期的期长一般在几年到十几年不等,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冷、暖交替变换的过程中,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则相续上演,全球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近一两年,我国的气候异常情况不断出现.如天气冷暖变化无常;一些地方少雨干旱;一些地方多雨洪涝.大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原来,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在作怪!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异常现象.我们都知道,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还多,加之它的巨大热容量等特性,会把达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热量吸收储存下来.同学们现在可以想象,海洋就像一个巨大的"热机",源源不断地加热着它上面的大气!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9.
厄尔尼诺是在赤道东太平洋范围出现的异常偏暖现象。它给全球经济活动产生强烈影响,给全球气候带来大范围的异常,引发多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厄尔尼诺现象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厄尔尼诺预报及其影响也成为当前气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球大气风云变幻,气象灾害频繁,在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有一个极为夺目的现象,那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它是一种大气───海洋重要现象,对南北美洲、大洋洲和我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影响范围之广,持续的时间之长,都是很值得人们关注的。1、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其说法不一,没有定论。本文根据南太平洋洋底的地质、地形和海洋的水文、气象,做如下的剖析。人们知道,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构成,硅铝层位于硅镁层之上,大洋中硅铝层缺失硅镁层的平均厚度走6千米。南…  相似文献   

11.
"作死"这个动词,作为一个比较流行的网络词语,经常出现在网络论坛或贴吧上,当然它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由于"作"字是一个多音字,所以对于"作死"一词的读音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人读不同的音。因此通过对"作死"一词的语音、发展历程、词义及它所出现的语境的研究,来进一步了解流行词语"作死"一词。此外,通过对"作死"一词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泛化的研究,来探究"作死"一词的词义演变。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一词由历史悠久的"中华"和近世才出现的"民族"两词合成的。据学者考证,"中华"一词,大约在晋代已出现,与"中国"一词一样是个多义词,论地区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主要是汉人;论文化是指中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大人"一词出现何时?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大人"不见于甲骨文,《尚书·商书》中也没有见到。现有文献中,最早出现"大人"一词的是《周易》。在《周易》中,"大人"一词共出现了29次,其中《易经》(卦爻辞)出现了12次,《易传》(或称《十翼》)出现了17  相似文献   

14.
地理--生活     
"地理"一词在词典中有如下解释: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事实上,地理也就是这样一门广泛而又实用的学科.  相似文献   

15.
"倒霉"一词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可仔细一想,总有点不对头,"霉"怎么"倒"呢?其实,"霉"是无法倒的,倒的只可能是"楣"。之所以出现这样错误的用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知道"倒楣"一词的来历。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倒楣"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后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沿袭并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桂系的文章、专著中,有国民党桂系、新桂系、旧桂系、桂系、广西派等词出现,常见的有新桂系一词。通过举证和调查分析,认为"新"、"旧"桂系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有前后之分,而无"新"、"旧"之别。"新桂系"一词不足以反映"新桂系"的实质,以"国民党桂系"一词代之则比较确切、恰当。  相似文献   

17.
由于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使得社会教化在汉代得以复兴,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教化"一词的流行,在此之前的战国时期,"教化"并未流行,而先秦诸子之中,只有荀子使用过"教化"一词。汉末魏晋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名教一词取代教化一词,成为当时的流行词,这一变化在《全晋文》中得以体现,在文中,名教出现了51次,教化仅出现5次。通过分析词语的变化,进而反映出教育历史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话说"红颜"     
本文主要考察了"红色"系列词汇--"红颜"一词的意义及感情色彩.通过对"红颜"以及其词语组合的分析,我们认为,总体来讲, "红颜"一词同红色系列词汇一样,年轻、美丽等美好意义是其主流,虽然它也在某些情境中与"祸水"一词结合,出现负面意义,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对于"红颜"一词的感情色彩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玲 《现代语文》2007,(12):74-75
引言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的差异及历史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一些特有文化现象专名词,这些特有文化现象专有名词在其他语言里很难找到相应的对等词或契合词,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词汇空缺"现象.  相似文献   

20.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有两个词出现频率非常之高,那就是"感受"和"体验"."感受"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17次,"体验"一词出现了19次,几乎分布在各个部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给学生体验的生成提供契机呢?在此,我就以<孤独之旅>的教学片段为例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