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蒙自福 《甘肃教育》2008,(11):14-15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则是人生中一切教育的基础。从一个人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学前时期,在父母的直接教育下成长.小学和中学时期,是在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下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过:“孩子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同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孩子是思想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应该让孩子沦为自己的附庸。只凭优越的物质生活不能成就孩子,良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言传身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每个成员尽到应有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孟母三迁"是古  相似文献   

4.
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单元,家庭是孩子成长重要的一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改变,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关注孩子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从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文化氛围、家教观点几个方面进行教育的探讨,寻求促使孩子在家庭中健康成长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教育的事业与孩子共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家庭是儿童生活时间最长、最密切的环境,是孩子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家长存在着不少认识和行为上的偏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消除种种不良观念,我们必须利用思品这个小课堂对家庭教育这个大课堂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品德课走进家庭。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为孩子创造有利于教育的客观条件,让品德真正走向生活,家长在参与活动中,为自己上了最好的一课。面对家长中的种种陋习,让孩子来当家长的老师,采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学生不但在品德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更要让孩子在课外也能做得头头是道。  相似文献   

6.
王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223-223,229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发展状况,尤其是家庭教育更为重要。父母被视为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父母不断增强自身教育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确保家庭教育能够与中学德育工作同步开展。  相似文献   

7.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有一个误区:以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私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就行了。先不说未成人具有什么样的权利,单就孩子未来要生活于社会,价值要在社会中体现,成功需要得到社会的肯定,幸福离不开群体的支撑这一点而言,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也不能不关注社会的需求,不能不了解社会规范。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石中英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说:"一个正常的人,必须能够、愿意、正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共情。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在信中,读者抒发了自己对教育孩子的一些切身感受,也谈到了在学习、学用我们的《家庭教育》杂志中的体会。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努力成才!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若要孩子天天向上,父母也要好好学习。”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必须认识到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以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成长成才,而这一切,离不开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成年人。而对儿童来说,父母与教师是最重要的成长范本。对于一些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来说,教师的影响力不见得会特别重要。但对于另外一部分家庭教育不够到位的孩子来说,教师影响力的重要显而易见:如果让这部分孩子有一个优秀的范本,他们就有可能成长得更优秀,甚至可能突破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反过来影响父母。这便是学校教育的深层意义与影响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需要和学校共同努力,让学生成长得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要遵循两个公理,第一个公理是"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庭教育的重心,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学习的兴趣.第二个公理是"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这两件事,家长和老师谁都代替不了,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不足,甚至磕磕绊绊,再平常不过.关键是怎么去引领和指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应该将教育的重心由聚焦孩子的缺点转移到鼓励和发现孩子的长处.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奠基石。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它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而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久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承担着孩子的"摇篮教育",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关系着孩子的终生教育。而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全面成长。了解这个阶段的家庭教育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重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家庭的经济水平都不断提高.同时,父母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方面更愿意为孩子投入大量资金.许多家庭的收入除了投资必要的、正常的学校教育之外,还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孩子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3.
褚晶晶 《成才之路》2020,(11):49-50
家庭教育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学生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设学习型家庭,既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建设学习型家庭时,父母要起到学习的带头作用,与孩子建立互动学习模式,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注重家庭文化投入。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长期性。从孩子一出生,到孩子成年,甚至成年之后,父母都对孩子产生着影响。父母教育孩子的内容也会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做人、做事、与人相处等等,内容繁多。想要做好父母,一方面要明白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最应当教给孩子的;另一方面,孩子是不断成长变化的,在每个阶段都有教育的侧重点,父母应当及时调整教育的内容及方式。  相似文献   

15.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孩子由不成熟开始过渡到成熟。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了矛盾冲突,渴望独立与自由,但又无法很好地约束自己,行为和想法常常脱节。这个时期的很多家庭也因此矛盾重重。给孩子立界限,可以让父母变"教育"孩子为"应对"问题。事实上,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单纯地教育常常显得苍白无力。立界限能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享受自由,但同时又不缺乏规则的约束,孩子在"责任田"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后果自己承担,既享受了想要的自由,又在界限之内合乎道德地生活,真正做到负责任地在爱中成长。和孩子立界限是青春期家庭教育的一条成功法则。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真实、快乐地生活,长大后在社会的各种思潮中牢牢把握自己。父母带给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导向,是孩子进行各种能力和素质学习的榜样,也是孩子价值观、人生观树立的标准。本文从一对德国父母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入手,分析总结德国家庭教育的成功和可借鉴之处。德国幼儿教育提倡的口号是:培养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使得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现状仍然不太理想,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广大教育者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行积极的研究和讨论,为农村地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家庭教育模糊的性别导向是造成孩子性别意识失衡的首要原因父母是孩子性别教育的启蒙老师,如果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性别角色不规范,就会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的心理教育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学生的成长即需要学校、社会的培养,也需要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而其中父母的家庭教育显然又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他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特区,是人们神往的地方。为特区建设,也为自己的生活,大量外来工涌入深圳。正在学习成长的孩子的由于父母工作的变动,而不断改变学习与生活环境。这一点,无论是对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无不有所影响。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才有利于孩子的优势发展。但目前趋于这种流行状态,我们的家长更应该有责任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