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妻在一家私企上班,前段时间感到压力大,不开心,每天下班就喊累,不想上班,想在家做专职“家庭主妇”。我不同意,妻就让我为她换家单位,被妻逼得没有办法,我答应帮她找找看。没想到话讲了不到一个月,妻就被辞退了,原因就是妻见我答应为她找单位了,认为马上就不在单位干了,于是,妻就跟同事“吹”了起来,这事不知被哪个同事告诉了老板,老板就先下手把妻辞掉了。其实,妻在这家私企干得也不算短了,连头带尾已经快5年了。老板对她还不错,一直让她在办公室做文员,妻要是珍惜这份工作的话,估计老板也不会辞退她。老板这次辞退她,我认为不能怪老板,要…  相似文献   

2.
职趣     
1 我们部门有个同事,当初入职的时候体重是240斤,他说:“我上班就是来减肥的,减到200斤就不干了。”4年过去了,现在离最初的目标就差70斤了! 2 昨天我上班的时候出去办点儿事,准备回来时怕被老板逮着,就打电话问同事老板在不在,同事说老板在呢,直接把电话给老板了。  相似文献   

3.
那天下午,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回到家时变成了一只水淋淋的落汤鸡。妻不在家,我赶紧为儿子找换的衣服。可衣柜被妻上了锁,钥匙也被她带到单位去了。我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一件灯芯绒衣服来,洗得已经有些发白。谁知,当我叫儿子穿上时,他竟鄙夷地叫道:“哪儿捡来的破衣服,我不穿。”扯过去就扔在地上。  相似文献   

4.
星期三下午上班的时候,一位气质极好、一看就属白领阶层的青年女子来找我的一位同事。正巧我的同事不在,她留下了姓名。等我的同事回来,我把情况作了汇报,还意犹未尽地说了一通“不去当演员,可惜了”之类的惋惜话。同事笑道:“你怎么知道她没有去当演员?事实上她不仅做过演员,而且还曾与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女儿如今大了,人见人夸,说她聪明又懂事,还会持家,直说得我和妻子从心眼里往外乐。女儿从前可不是这个样子:任性、自私。几乎集某些独生子女“特长”于一身;特别是她花钱大手大脚,经常变着花样要钱,如果我们不答应,她便百般纠缠,甚至以“绝食”相要挟,上六年级时还旧习不改。我和妻为此曾经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6.
猫的聚会     
“天气真好呀!要是能出门逛一逛就更好了……”老奶奶举着喷水壶,在阳台上一边浇花一边想。这是一位有些孤僻的老奶奶。她搬来不久,还没有发展出能一起聊天的老姐妹,孩子们也都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家里的冰箱被塞得满满的,她连个出门购物的理由都找不到。“可惜了这么好的阳光。如果有人邀请我出门走一走……”她自言自语,但很快摇摇头,“我谁都不认识,怎么可能收到邀请呢?”  相似文献   

7.
妻·葡萄     
醉心于教育且成绩显著的妻因病两次住院,不得不暂时离开魂牵梦绕的讲台,休假在家。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不可能戛然而止一样,习惯了忙碌的她猛然间闲下来就有些百无聊赖。只有当学生来看她时,她那终日慵懒的神情才一扫而光,和学生们谈笑风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而学生们走后,她又陷入长长的期待和更大的寂寞之中。看着妻孤独,我又抽不出更多的时间陪她,便劝她养一些喜欢的花草来解闷,妻也答应了。其实,妻是很喜欢花草的,只是平时忙于教学没有时间侍弄。不几日,妻果然从集市上买了几棵无花果、竹子和葡萄回来。那天中午,我和妻顶着已很有些…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太太在另一个单位上班,某天下班回家她很伤心。问过了才知不是她的事,是一个同事要调到别的单位。那同事与头头话别时.伤感地说起自己从大学毕业起到现在,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全给了这个单位。不料。那个老男人竟粗暴地回答:“谁要你的青春?”太太的同事大恸而去。  相似文献   

9.
5.其实.我不是柳下惠,更不是性无能,而是她们都没能使我产生像妻那样令我无法抑制的“性趣”。第一次见妻我就看中了她,第二次相见我已有冲动,第三次相见便大胆地揽她入怀,并迫不及待地献给了她我的人生第一吻。几乎每一天都要去她家找她,正儿八经地品尝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滋味。  相似文献   

10.
我站上讲台的第二年,就与妻相识了。后来,我和她便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巢,一个甜美的家。儿子如今已四岁,文静秀美的妻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成熟多了。妻是计生干部,婚后,我们的“小窝”就筑在她单位。我每天都要骑车十余里到校上课,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天蒙蒙亮,我就得起床烧早饭,有时来不及洗碗涮锅就骑车出门了。妻见我越来越累,越来越瘦,常常叨念:“早饭我烧,你多睡会儿。看你,瘦得像只大马猴。”然而妻的话往往难兑现。她是“夜猫子”,每晚睡得很迟很迟。正是农历正月,天气十分寒冷,妻常常坐在被窝里为肚里的小宝宝织毛衣到深夜。我一觉醒来,仍见她飞针走线,手上的毛衣又长了一大截。早晨起床时,天刚亮,窗外雾气漫漫,屋内凉飕飕的。妻睡得正沉,不忍心打搅她,我独自悄悄起床,把她裸露的手臂轻轻地移回温暖的被  相似文献   

11.
爱丽丝在一家公司任接待员。她得应付访客、电话、同事、老板。空闲的时候,还必须打字。有时,某些自以为是的人来电话,会给她难题。那人在电话中说:“我要和你的老板说话。”“我可以告诉他是谁来的电话吗?”爱丽丝问。“快给我找你的老板。”来电话的人坚持道,“我现在马上要和他说话。”“很抱歉。”爱丽丝温婉地说,“他花钱雇我来接电话,似乎很傻。因为十个电话中有九个是找他的。”来电话的那个人笑了,然后把他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告诉了她。爱丽丝一句妙语,树立了良好的自我形象,巧妙处理了接待员职务上的人际问题,顺利完成了工作。在交际…  相似文献   

12.
寓言童话     
《课外阅读》2013,(1):18
<正>配钥匙今天早上出门上班经过一个配钥匙的小摊,听见一MM问老板:"老板,可以配钥匙吗?"老板答:"可以啊。"然后,MM呆站在摊前,老板望着她,长时间的沉默……沉默……最后老板忍不住了,问:"钥匙呢?"MM:"钥匙?我有钥匙干嘛还来找你配?"老板……妈妈的威胁儿子:妈,我要考上大学了,这两只乌龟咋办?我都养了8年了。妈妈:考好了,就放生;考得不好,一锅炖了。打劫"打劫!"随着一句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飞机上沸腾起来。"吃饭的、聊天的、睡觉的,都像听见冲锋号一样两眼放光,兴奋地望向声音的源头。一个平头小伙刚举起半杯透明液体,就被众人压在了身下。  相似文献   

13.
爸爸不知道     
董复 《家长》2006,(12)
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在教育电视台举办的小学生辩论赛高年级组中一举夺魁,妻自然是“女贵母荣”,硬逼着我请了一天假,陪她参加女儿的颁奖典礼。女儿是优秀的,她集中了我和妻子的长处——外表像妻,智商随我。看她在台上自如地跟故意刁难她的主持人兜圈子,我掩饰不住满脸的骄傲。女儿的能言善辩应归功于我(我们家和现在很多家庭的情况一样,是“严母慈父”型的家庭教育体制,妻子管教女儿是毫不含糊,我却愿意当“和事佬”)。女儿从小就特别淘气,每次闯了祸,总找我为她说情,同样“畏惧”她妈妈的我就跟她说你要自己想办法说服妈妈不打你。女儿也特…  相似文献   

14.
我的女儿芳芳天生聪明伶俐,就是太顽皮。她爱说爱笑,特别善察人意,可常常不是弄坏了这个,就是损坏了那个。为此,不少挨我们大声训斥、责骂,甚至打她几巴掌。但近期发生了两件事,是女儿教育了我,也改变了我对女儿的教育方法。一个星期天,一大早电话铃就响个不停。因为今天我们约定一家三口出去玩儿。我怕她爸的同事或朋友将他约出去,影响了全家的团聚,于是我便对女儿说:“如果是找爸爸的电话,你就说爸爸不在家。”女儿疑惑了,瞪大眼睛说:“爸爸不是在家吗?”我说:“你就说爸爸不在家,不然爸爸被叔叔叫去了,就没人陪你玩儿…  相似文献   

15.
爱是奇迹吗?     
<正>我刚被安排到街道上班,一位年轻同事就给我说起了一个事。她说社区里有一个居民叫刘洁,挺不容易的,生了个有智障的儿子,老公暗地里想把儿子送走,刘洁死活不让。后来老公和刘洁离了婚,再不愿管他们母子的事了,刘洁就一个人拉扯着孩子。原来她在一家公司上班,为了她那智障的儿子,刘洁辞了职,硬是想办法考到了儿子将要就读的小学,去做了一名小学老师。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2006,(1):28-29
今天是东妮的生日,一大早,她妈妈送来一个漂亮的大蛋糕。生日会上,很多小朋友送给她生日礼物,可东妮最要好的朋友琪琪却没带。分蛋糕时,东妮高兴她把蛋糕分给每位小朋友,可惟独没有给琪琪。老师以为她忘了,便提醒她。东妮却生气她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她昨天答应要送给我一个漂老的娃娃作为生日礼物,我也答应分给她一块大蛋糕。可今天她却没有给我带,我才不给她吃我的蛋糕呢!”老师忙找琪琪问明原因,  相似文献   

17.
妻今年48岁,以前曾当过小学代课教师,1983年因家庭困难,回家料理家务。1997年8月,在乡亲们的一再请求下,她自筹资金8000元,办起了希望幼儿园。第一年,妻就一鸣惊人,干出了大成绩。乡亲们敲锣打鼓为幼儿园送了一块上写“教书育人,功在千秋”的玻璃匾。当县电视台为希望幼儿园拍摄的专题片在1998年“六一”儿童节播放时,我和妻的心都醉了。4年多的幼儿教师生涯,妻一下子变得苍老了,脸上的皱纹多了、深了,头发也变白了。我几次劝她染发,她只是笑着说:“没那个穷功夫,这也叫自然美,只要你不嫌弃就行。”我…  相似文献   

18.
陈雪公司原本规定9点上班,可是老板发现经常有人迟到。考虑到上班高峰路况拥堵,老板说以后9点30分上班。没想到,还是有人不断的迟到。老板很生气,叫前台以后每天记录迟到者的名单。前台自然不敢怠慢,凡是在9点30分0秒后踏入公司大门的同事全部被记录在案。被点名的同事都觉得很  相似文献   

19.
潘国本 《教书育人》2005,(11):52-52
1985年的一个下午,我从县城回家,一进屋,见妻子向我扬起一张纸条,说:“喜报!喜报!”我莫名其妙,一把夺过那张纸条,原来是《中等数学》杂志社寄来的,只一行字:潘国本同志,你的《三角形垂心性质》一文已被我刊选用,请勿它投。妻本来就白净匀称,又笑得那样灿烂,我看看妻再看看那字条,醉了。从此,我在家多了一个“作家”称谓,且每次只要取上样刊,她就会抢过去找我的名字,找着名字了看标题,看上标题了,又看是不是大号字体,是不是标题刊于封面。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一天,一个女同事突然问我:“张哥,你家孩子和你关系怎么样啊?”她说她的孩子一天到晚与她爱人因琐事争吵得不可开交,俩人常常是不欢而散,她在夹缝中左右为难,更让她苦恼的是还不能得罪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告诉她:“我和我们家孩子相处得还可以。”我们父女几乎无话不说,无话不谈,相看两不厌呢。就拿前几天来说吧,她特意让我去接她放学,我很爽快地答应了。原先这些都是爱人的工作,说实话她主动让我去接她,这还是第一次呢!我上班的单位离她的学校有点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