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自立意识。人本来就是独立的、主动的、可发展的个体,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去想,去努力,从小培养孩子什么都不要依赖别人的意识,从小学会自理,学会自我保护,独立思考,随机应变,才能使孩子逐渐形成独立的观念,并以丰富的经验和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二、合作意识。真正的合作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一味服从和忍让,而是在彼此独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相互协商、相互沟通从而取得最大功效的过程。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应当多引导孩子参加集体性的游戏;让孩子学习容纳  相似文献   

2.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因此,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家长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由父母或长辈包办代替,所以现在的孩子大都娇气、任性,依赖有余而独立不足。是以要培育孩子做一个独立自立的人。笔者结合学校的“小鬼当家”快乐行课程,从以下三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1)把握活动训练,强化自主意识;(2)抓住教学契机,培育自主习惯;(3)关注日常生活,提高自主能力。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4.
宋新华 《师道》2011,(3):61-62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父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相似文献   

5.
自立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自立的反面就是依赖,这种依赖一方面表现为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另外一方面表现为好占他人的便宜。因为有了依赖心理以后,个体抛开了自立,总是试图从他人那儿得到一些好处。家长要从小就杜绝孩子爱贪便宜的不良习惯,积极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我国古代就有教孩子自立的例子,我们可以好好学习。隋朝的时候,有一位担任别驾官的官员叫赵轨,他廉洁白守,一世清名,在历史上留下了美誉。  相似文献   

6.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就自己去做,不依赖别人。对孩子从小就要灌输这种思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对孩子的事情不搞包办代替。第二,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意识。支持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坚定信心。让孩子从成功中体会自己有力量、有本领,尝试成功后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意识。第三,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意识。好奇,就是对事物有新鲜、新奇以及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培养孩子的好奇意识,不要只被动地等  相似文献   

7.
宝宝不再是那个成天缠着妈妈的小家伙了,他们在不断地尝试新鲜事物,试着松开父母的手,学会自立! “我自己来!”也许某一天,你会惊喜地听到宝宝说出这句话。宝宝渐渐的长大了,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是和你相对分开的独立人。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想要尝试自己去做事,学会自立。如何帮助宝宝的自立梦想变成现实呢?一起来帮助他!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将军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他对子女的教育也高人一筹。他认为做人最根本的就是要自立、自强,从小要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可依赖父母。因此,他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洗衣服,学做木工和种地等。女孩子还要练习做一些针线活。8岁的女儿小红学会了自己补袜子,冯将军很高兴,特意写了一首小诗,以表鼓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立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训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他们都很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的幼儿教育,就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出几点浅薄的看法。一、要求孩子学会去做自己的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在幼儿园是为了以后上小学打下一个基础,孩子不  相似文献   

10.
《海南教育》2013,(2):111-111
<正>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立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训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他们都很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的幼儿教育,就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出几点浅薄的看法。一、要求孩子学会去做自己的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在幼儿园是为了以后上小学打下一个基础,孩子不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从小备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意识,惯于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学会关心别人、学会认真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本文提出从学校、家庭两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张文 《教师博览》2009,(9):36-38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感恩,究其根源就是责任心的缺失。作为教师,在发现孩子缺点的同时也要学会挖掘其优点。学校、社会、家庭要通过给孩子树立自立意识、自强意识、自控意识等多种途径,帮助孩子们找回缺失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4.
刘耀芬 《山东教育》2003,(33):40-40
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就是“及早让他们自立”。他说:“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的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经常让孩子动手不仅可以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还可以使孩子建立必胜的信心,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幼儿园,老师从小班开始就注意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只要从小有意识地培养,注重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自理能力完全可以逐步提高,但是家长的配合也相当重要。如许多孩子在幼儿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形成的自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践表明:人学会自我控制,就是学会自立,自立的必备条件是生活自理.生活自理越早的孩子,心理素质就好. 鲁迅先生说过:"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便是人类的一员.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该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如今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独生子女大多娇惯、溺爱,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总是"快速服务"地满足,时间长了,孩子在十分舒适、顺利的环境里生活惯了,意志情感脆弱,自控力差,生活不能自理,没有自立意识,一旦欲望不能及时满足,就会心理失衡,同时还生出了许多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而父母也都是“望子女成龙成凤”心切,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包办大小事情,结果却是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林漫亚 《山东教育》2004,(12):63-63
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小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就是及早让他们自立。"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要想自立必须自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但是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在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干了,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小做起,逐步培养。在美国,规定一岁多的婴儿  相似文献   

19.
独立性在幼儿身心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独立性强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做事有明确目的,并能按照目的去行动,不指望别人帮助,不屈服于别人的强迫,不受别人的暗示,不从事违反目标的活动,能主动的作事,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思考发问,有强烈的好奇心、自信心、进取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面对新世纪人才的需求,使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自立。自立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幼儿的独立性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幼儿园我们常看到有些孩子自己洗手、穿衣、叠被,做事认真利落,做完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而有些孩子鼻涕…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去德国探亲,那里的异国风情让我眼界大开,不过让我感触更深的,还是德国人对孩子的"善良教育"。在德国,孩子出生后,父母最需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有爱心,即"善良教育"。德国人对孩子的"善良教育"首先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在很多的德国家庭中,都有小猫、小兔、小狗、小金鱼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并不完全是家庭宠物,而是父母有意为孩子准备的"实物教材"。父母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喂养、护理小动物,使他们在动手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