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剑 《传媒观察》2006,(2):26-28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管理的市场化、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正在逐步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今后的若干年里,在一个更开放的框架内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是清晰可见的图景。国内市场空前繁荣、经济国际化程度日趋提高、新生经济事物层出不穷……所有变化迫切地要求新闻媒体提供更为丰富、更加多样化的经济新闻信息。因此,近几年来,经济类报刊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这对党报如何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搞好经济报道,赢得读青睐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2.
任何新闻报道都需要理论的支撑,但和其它领域的报道有所不同的中,新时期的经济报道无疑更需要吸收理沦的营养,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因为我们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现象,无不交织着新老体制和新旧观念的矛盾,需要记去思考去解答。如果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来把握,不能提到理性的高度加以分析,就不能反映经济生活的规律,不能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也就难以达到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标志我国经济体制新旧交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何做好经济报道,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当前新闻界一个热门话题。各家新闻单位在加强经济报道的同时,纷纷提出了经济报道的转轨问题,本文也就电视经济报道的转轨谈一点粗浅看法。经济报道要转轨过去我国的经济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屏幕上经济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具有计划经济的特征。屏幕上的图像和解说基本上是以生产为中心,报道内容单调,可视性和  相似文献   

4.
所谓问题性经济报道指的就是,新闻工作者在触及种种由经济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以及由各种矛盾引起的经济问题的过程中,让事实经过理性过滤,在纷繁复杂的、个别的、局部的经济现象中,捕捉其同方方面面的联系,进而综合归纳、解剖分析经济现象的本质,提示和启发读者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广友 《大观周刊》2011,(16):55-55
一、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改革进程(一)私有化改革及市场经济转轨同独联体其他国家一样.哈萨克斯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济改革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长期在苏联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任何市场经济的基础。激进派要求按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式的“休克疗法”全面、迅猛地改造经济体制.一步到位解决经济转轨问题;稳健派则希望稳步推进经济改革.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政策,维持国有企业,暂缓放开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轨期,涌现出一批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改革者。正是这批改革者,在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一书作者刘克崮,就是这些改革者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闻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工作的一个重点。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经济报道不但受到了政府职员、经济界人士的关注,也吸引了寻常百姓的眼球。但经过分析便会发现,目前仍有一部分经济报道存在综合过多、写法陈旧、机关昧过浓、一厂一店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经济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形势下的经济新闻报道需要什么样的视野?报道的内容和方式哪些方面需要与时俱进?本刊特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和业者对此进行一番理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是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期.其间发生的种种经济现象.为中国金融腐败指数的研究调查提供了丰厚的取证土壤。  相似文献   

9.
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湖北经济继续推进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结构优化升级的一年,全省经济将呈以下走势特征:  相似文献   

10.
谈进一步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路遥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出版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从事业单位向信息产业方向转移。在这个转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发向环节上。图书发方作为出版业进入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旧有的经济报道观念已不适应新的环境的要求。以前,各地经济工作中的生产进程、成本变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内容,都可以作为工作成绩写成新闻报道;而现在,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增多,人们对一厂一店一村式的经济报道越来越不感兴趣,而比较普遍地关注于经济报道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宏观指导意义,以期能在这些报道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指导他们的生产和经营,为他们的发家致富提供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尽快转变经济报道观念,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以后,在经济领域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此同时,经济报道的角度与方式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为适应WTO架构下时代的要求,经济报道也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和  相似文献   

13.
张胜利 《新闻前哨》2001,(12):25-26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体现在党报经济新闻报道中,我们完全可以说,创新是党报经济报道不断进步。产生强大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灵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变化万千、五彩斑斓的经济生活已经给党报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党报经济报道期待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经济生活的巨变呼唤党报经济报道与时俱进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体制在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6,(12):26-26
《新闻窗》2006年第4期发表唐永忠的文章《经济报道的形象化和生活化》。 文章指出,许多成功的新闻实践表明,让经济报道形象化,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并用形象语言包装,从生活角度着眼、入手,用“贴近性”代替“指导性”,用“新鲜性”代替“理论性”,加强经济报道的生活气息和现场真实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与经济有关的信息成为热点。围绕经济生活进行的经济报道面临报道理念、方式的转变。经济报道要吸引受众,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就必须踩准以下三个基点:带有一定指向意义的判断能力;对经济信息、现象草根化的“译制”能力和宏观、微观环境下流畅转化的思辨能力。这样才是经济报道的生存、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6.
李定辉 《新闻界》2001,(5):58-5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也就要求新闻工作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树立市场经济意识,要有新的经济报道观念与方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研究和确立经济新闻的价值标准,这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一、要彻底改变对经济活动报道包揽一切的观念,坚持经济报道的客观公正经济报道必须围绕经济活动,这是无疑的。长期以来,各级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党报充分发挥了它被赋予的功能。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  相似文献   

17.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发展历程简略回顾   1、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局限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新闻形成了的一定的新闻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其局限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计划经济体制究竟给经济新闻带来了哪些局限性呢?“其突出的表现:一是经济报道的单一性;报道以生产为中心,偏重生产对流通、消费的决定作用,忽视流通、消费对生产的能动的反作用,总之,对市场的作用、功能很少触及。产品、产值、利润是经济新闻的‘晴雨表’,车间——工厂——生产是经济新闻的‘循环圈’。这种单一性造成经济新闻的枯燥…  相似文献   

18.
坚持主导性体现兼容性──有关国有工业企业报道的思考周大新国有工业企业的报道,在党报报道工作中特别是在经济报道中居于什么地位?这是近几年报纸在经济转轨改制中经常遇到的突出问题。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有工业企业无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9.
李大洪 《记者摇篮》2005,(4):20-20,28
不能不承认,我们的一些经济报道也确实也在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也确实在反映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生活问题。但是,我们的经济报道为什么又让读者感到枯燥无味,缺乏生活气息?原因很简单,是我们的记者把“根”扎错了地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报道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经济新闻工作者不仅肩负反映入世后各种经济动态的任务,还承担着引导个人和企业树立正确理财观,推动国民经济沿着良性轨道发展的重任。笔者近期对一些重要报纸的经济版块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在经济报道中存在着若干问题,现归纳为四类进行分析。一、经济报道中经济数据使用不规范、不严谨,造成报道失实经济数据在经济报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和价值,经济学素来以对数字的严谨和分析性著称,在经济报道中要特别重视对相关数据真实性、可靠性的核实和调查研究。这类问题从分辨的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