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资讯     
《钓鱼》2007,(4X):71-72
“钓王杯”首站圆满闭幕;昆明“鱼神”冒寒大战“丸九杯”;红红火火的西安钓鱼赛;南平市钓鱼俱乐部联谊赛胜利举办;“飛”牌全国钓鲫精英赛预选赛承办单位名单;第五届“百合杯”全国钓鱼大奖赛;“中胜”杯全国钓鱼巡回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吴延明 《钓鱼》2008,(15):21-22
凡从事手竿钓的钓线,在施钓操作中,不论是5~7星浮传统钓也好,用台钓标悬坠钓也好,也且不论钓点水深多少,用线长短,只要你投钩垂钓,并校好标位和可视的标垦(一般称为标示或标相),此时,以标示标目为界,垂于水面之下直至拴钩部位的钓线,就称为“水线”,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水线多深”;而标示标目以上多余下的、便于钓竿操作的一部分水上钓线,  相似文献   

3.
吴芜 《垂钓》2005,5(2):38-40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台钓”,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浮标,以“达摩”孔雀翎浮标,调4钓2,造就了李维新、黄适之、王永贵为代表的一代垂钓大师。然而,拉饵术很快就出现了,擅长击底而在拉饵钓浮上总是跟不上钓技发展节拍的钓手慢慢发现:浮标的破水能力和稳定性其实是可以用标脚来凋整的。  相似文献   

4.
赵玉堂 《垂钓》2003,(7):27-30
在牡丹江流域一直活跃着一支“钓跑标”小分队,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终日置身于青山碧水之间,连我们这些玩惯抛竿的人也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自动加入到“钓跑标“的行列中来,痛痛快快地感受钓小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拔标钓术     
长枪兵 《垂钓》2009,(7):26-28
“拔标钓术”顾名思义,是指将正常手竿钓组中的浮标拿掉,转变成一种独特的钓法。它借鉴了抛竿、手竿悬坠钓、传统“板钓”部分技术要素组合而成,是在特定条件下运用的一项竞技垂钓技术。它是以钓底兼顾打截口、主抓成功率逮死口为重点、针对乱层鱼和钓底层鱼为核心的一种特殊钓法。  相似文献   

6.
秦犁 《钓鱼》2014,(16):12-14
中下层生活的草鱼、鳊鱼包括鲂鱼食性相近,怎么钓有三种方法:1.静水搓藻类饵或纯香饵钓底,钓离底;2.缓流搓饵或挂嫩草、卷拢的菜叶,漂钩钓浮,钓半水;3.走水,下钩躺底挂虫饵,上钩轻触底搓麦香型商品饵,诱钓兼顾。在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铜陵等沿江城市,受潮汐影响,通江河道水流时缓时急,悬坠钓组饵化了被水流带走,形不成窝,于是有“二八钓”。  相似文献   

7.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2X):14-15
手竿传统钓之标讯:判读标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与鱼获量。无论采用“传统钓法”或是“悬坠钓法”,人们都无从观察到水下鱼儿摄食的状况。鱼儿在水底的嗅、拱、碰、撞饵食至吞食钩饵都是通过钓线传导到浮标上的。而这些颤动、抖动、移动、上浮或下沉等讯息,正是垂钓者辨标识鱼,及时扬竿的关键。那么,在诸多信号中,哪些是我们扬竿中鱼的有效讯号呢?下面我们将传统钓法中较为典型的几种有效标讯介绍给初学钓鱼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吴芜 《钓鱼》2009,(24):12-13
竞技钓鱼的技术流派很多,但总体分为两派:浮标派和钓饵派。前者以精选浮标、精确调标为特点,信奉“钓不上鱼换支标”,故而有“打浮标”、“击底标”、’“三等分”、“软身软尾”、“硬身硬尾”等名目;后者强调以饵谋鱼,视钓饵的状态、味型、比重、雾化和持钩性为第一要务。创造了“拉饵打浮”、“搓饵钓底”以及“拉饵钓底、钓过程”等不同钓法。然而钓鱼不是玩浮标,也不是拼钓饵,必须综合浮标、钓饵、线组和针对不同鱼情在似口非口,以及真假难辨的信号把握中钓机遇,不然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9.
任志新 《钓鱼》2006,(2):13-13
我们习惯把1.5米水深作为基准,把大于2米的深度称作深水。那么在深水中搓饵底钓大鲫,鱼讯是否与浅水一样?请看本人近来三次出钓的实践。在打本次“瑞宝杯”混合鱼比赛的前一周,我去建塘江水库调标,听一钓友说“:奇怪,那里的大鲫吃口动作都是抬标。”当时我听了并不以为然。2002  相似文献   

10.
温和 《钓鱼》2007,(3S):12-13
我们知道,悬坠钓来源于台钓,台钓包括了一整套技法和理念,只是由于台钓的名称原意是“台湾的钓法或台湾传入的钓法”,和具体的钓鱼方法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资深钓鱼人才从台钓的特点中抽出“悬坠”的特点来代替台钓这个词,悬坠钓的含义和台钓中具体钓鱼的方法是一致的。它包括:短竿、细线齐竿长,大肚细尾浮漂(标),悬坠,无倒刺双钩,雾化面饵,诱钓同步等技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1.
秦犁 《钓鱼》2006,(8):18-19
2001年,在杭州九溪的一个比赛中我曾揶揄方南:“长得肥头胖耳,专钓胖头鱼。”他的钓法是两钩无饵调标顶,搓饵钓任意目,大钩粗线专涮半水鲢。5年后,这位长着“一副笨相,只钓聪明鱼”的老鬼钓鱼学校教练给我演示了一套带饵调3目,在钓混合鱼中如何把握鲢鱼咬钩的高招。  相似文献   

12.
张炎冰 《钓鱼》2004,(14):32-32
“调4钓2与调5钓2,都是钓2目,是浮标确定了调目,还是根据鱼情设计调目和钓目7”有此疑惑的钓手不在少数。我注意到您在第七届“钓王杯”和第四、第五两届“海狮杯”比赛中钓底用的都是13目长标尖浮标,调4钓2。虽然您的成绩很有说服力,可总是避免不了空竿。请问,空竿率与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3.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14.
拖钓鲫鱼     
谷晓林 《垂钓》2005,5(9):21-22
现如今,竞技钓与休闲钓的界限愈发朦胧,竞技钓在融合休闲钓法的基础上出现了“跑铅”、“小跑铅”,休闲钓也借鉴了竞技钓的调钓理念,出现了钓“一标深”、“钓过程”等创新钓法。尤其是一些休闲钓的“黑侠”,不断发掘“黑坑”技法,与塘主可谓是“针尖麦芒”、各领风骚。浮钓鲫鱼的技术发展至今,技法已多为钓友们所熟识,此中高手多不胜举。本人痴玩几年后,也得一左道旁门一—拖钓鲫鱼之法,现拿出与钓友共享。  相似文献   

15.
张炎冰 《钓鱼》2004,(24):22-22
学“台钓”都是从调4钓2开始,但现在不同了,11目的标尖调5目或6目,钓3目或4目.15目的标尖调7目、8目,钓5目、6目。标尖长度变了调目也随之“长高”,然而调目和钓目相差两目的格式被延续下来,并成为浮标调整的入门手段。  相似文献   

16.
拉小米     
张炎冰 《钓鱼》2013,(10):23-23
拉饵的出现是因为钓快鱼,减少手上饵时间,可是它有个缺点——鲫鱼往上跑。本来不管大鲫、小鲫都是沉底咬钩,但钓着钓着小鲫离底了,之后离底越来越高成了钓一标深。拉小米是由拉饵得到启示,由河南钓手在实践中创造,专用于底钓鲫鱼的一项技术。以鲫鱼为唯一对象鱼的“钓王杯”共进行了七届,至1999年的前五届比赛都是搓饵钓底,最高时速137尾。2000年,  相似文献   

17.
吴刚 《钓鱼》2006,(10):29-29
在钓快鱼成为竞技钓鱼的项目后,关于标尖的话题已成为大家关心的内容。软尾浮标一般用于钓浮和钓底,都有良好的讯号体现。但制作者分别采用不同材料做成空心和实心两种标尖,给人留下了悬念。空心标尖由比重比水轻的弹性发泡材料制成,特点是轻而柔,能自由弯曲而不折断。其与标体  相似文献   

18.
张福顺 《垂钓》2003,(8):20-21
传统钓送标和黑标都很常见,台钓送标中鱼率却很低,换用灵敏度更高的点钓,送标中鱼率就大大提高了!面对越来越多的刁钻对手,您的软件升级了吗?  相似文献   

19.
龙云湖 《垂钓》2008,(1):31-32
手竿传统钓法在我国源远流长,其多种多样的钓法,至今仍被休闲钓爱好者们广为使用。手竿传统钓法大体上可分为底钓和浮钓两大类,其中底钓又分为有标和无标两类钓法。  相似文献   

20.
沈永兴 《垂钓》2006,6(3):21-23
我学钓鱼起步很晚。起初我胡乱地买了根钓竿、一副预制好的羽管散标钓组,便把自己“武装”成了钓鱼人。之后我又购买了钓鱼书籍,订阅了钓鱼杂志,学到了很多钓鱼方面的理论知识,知道了什么是传统钓组、什么是台钓钓组,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也终于明白了我买的是传统钓钓具,用的是传统钓钓法,于是我把自己归类为“传统钓钓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