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爱尔兰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直备受国内多元文化的冲击、种族冲突与宗教矛盾问题的困扰。而爱尔兰国内的跨文化教育历史悠久,经历早期发展、演变、深化发展等阶段,直至今日仍颇受社会各界重视。爱尔兰小学开展的跨文化教育实践主要有:以课程为导向的跨文化教育内容、注重打造包容性与跨文化性的学校规划、在课堂准备中落实跨文化教育理念等形式。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向.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性特征,其中以新疆的跨文化环境最为典型和复杂.民族结构和地缘环境决定了新疆跨文化教育的区域特殊性,也赋予新疆外语人才多元化的跨文化结构.因此,必须明确新疆跨文化教育的特殊使命,构建对内涵盖中华各民族文化、对外涵盖周边国家文化的双向文化认知体系,强化培养各族外语人才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国际意识,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外语学科跨文化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理论在国内不断发展,跨文化教育就在这样一种良好的发展过程当中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对韩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进行说明和分析,在简要介绍其基本原则和特点的基础之上重点阐述了跨文化教育在韩语教学当中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教育是最新的国际教育思潮之一,也成为教育研究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各国已开展了跨文化教育的实践,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跨文化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跨文化教育研究具有其不同的特点、视角,与全球教育、比较教育、国际教育、和平教育、公民教育等研究领域既有交叉,又有区别。跨文化教育至少有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通过对当前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的分析,探讨了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培养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的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多元文化观,培养跨文化意识,扩展文化视野,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利用,强化现代化手段的学习和利用,提高跨文化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文章通过分析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在我国香港和广东的重要意义,重点探悉粤港配对小学生网上研习中对于跨文化教育的支持,从而总结跨文化教育实施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旨在为今后的跨文化教育实施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概念是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概念定义的错误必将导致理论研究的方向性错误。文章提出关于跨文化教育概念的认识的四种误区,进而进一步全面分析、作了分析,厘清对跨文化教育概念正确的认识,获得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开展跨文化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二十世纪后期世界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二十一世纪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1]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建议性文件,正式提出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广义上说,跨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同于传统英语教育只教授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它纳入了许多文化教育。特别是跨文化教育如地域文化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异国文化教育等等的纳入,更加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也将英语教育推向了一个进步的新台阶。本文就跨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展开了深刻的论述,目的在于加强大家对于跨文化教育的认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87):10-11
本文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跨文化教育理论为支撑,以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线,借鉴国内外跨文化教育先进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高校跨文化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系统地构建一个适合高校发展现状的跨文化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明确规范的跨文化教育,并使其成为常规化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tease out the constructions of multi/intercultur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 and the Netherlands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contexts including the population, scope of diversity, policies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cy and practice of multi/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he comparison highlights commonalities and context‐bound differences. The article then discusses some dilemmas in the practice of multi/intercultural education based on findings from the authors' recent empirical research in both countries using a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framework. The dilemmas discussed include the interwoven dimensions of culturalism and individualism and the tendency towards social agnosticism among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推动了美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开展,与特殊教育实践紧密关联,为教育变革提供指导性意见,促进了美国特殊教育的蓬勃发展。文章以美国国家特殊教育研究中心资助的特殊教育科研项目为例,从研究类型、研究主题、研究特点等维度,对美国的特殊教育研究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分析,以期为我国特殊教育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欧美工程教育改革的几个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议题.本文对欧洲工程教育改革的三项计划和美国相关的动向及战略部署予以介绍和点评,为我国工程教育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英国本科职业教育是在大学之外建立职业教育机构实施本科职业教育,美国本科职业教育是在大学中通过职业性的教学计划实施本科职业教育。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英美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对我国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路径选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跨文化教育是指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的教育活动。跨文化教育实践随着教育起源而起源,但当前中国的跨文化教育还处于无序的状态,特别缺乏自觉的跨文化教育实践。笔者指出,跨文化教育实践应以国民素质建构为方向,以学校教育为基础(通过学科教学传授跨文化知识;通过德育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提高跨文化能力),并以社会教育为辅助途径。面对WTO、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必须改革我国当前的跨文化教育实践,实施规范的自觉的跨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主要形式,三者密不可分。一个人无论成长到哪个阶段都离不开教育的塑造,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环节,其意义和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跨文化视角,从中美家庭的教育理念入手,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重心、沟通方式三方面对比分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美国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批判地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使我国家庭教育得以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e ethn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of many schools calls for teachers with well-develope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have traditionally offered international fieldwork in bilingual settings to challenge ethnocentric attitudes to teaching. However, an international practicum in a ‘similar but different’ education system with English as the dominant language offers a different pathway,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to deepen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global educ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a three-week international teaching practicum in the American Midwest on two groups of Brisbane-based pre-service teachers in 2014 (n = 9) and 2015 (n = 4). Their reflective journals and reports indicate that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disrupts stereotypes and fosters global edu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e paper presents key programme measures to promote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ncludes that the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teaching in a ‘similar but different’ education system are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creased readiness for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thinking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arguing that discuss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of student teachers tends to have the following two gaps: one, such discussion tends to overlook student teacher education as a context for teaching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and two, it tends to ignore the self of the teacher educator. This paper aims to address both gaps. In doing so, the first task of the paper is to analyse student teacher education critically, as a structural, ideological context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he second task of the paper is to rethink the pedag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tudent teacher and a teacher educator, considering the self of the teacher educator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thoughtfulness’ as a fruitful idea for the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of student teachers.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如何进一步抓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是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几种主要形式和效果,从国防教育的运行机制建设,以及国防教育的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等教育“非歧视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益的实现状况是衡量国民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法律保证个人不因性别、种族、肤色、宗教信仰以及所来自的国家而丧失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虽然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非歧视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其立法与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