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蒋丽 《课外阅读》2011,(11):160-160
孩子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相互促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不仅有“养”的责任,更有“教”的义务。被称为教育之父的德国教育理论家福禄培尔说:“唯有家庭生活才能使儿童获得善良的心灵和有见解的温和的性情”。  相似文献   

2.
“差生”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差生”通常是指那些成绩或表现不好或兼而有之的学生,如今一般称为“后进生”、“问题学生”、“困难学生”、“待进步生”等。在应试教育的所谓“择优录取”面前,“差生”成了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心头痛。  相似文献   

3.
据全国少工委统计,在中国现有的3亿学生当中,被全国各类学校划入“差生”行列的就有5000多万,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总人口。如果这部分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和训练,不能掌握一定的技能,将会对社会形成压力,造成资源浪费。这对于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数以千万计的家庭以及这些孩子的前途来说,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差生”现象值得教育者反思。  相似文献   

4.
在习惯意识里,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被称之为“差生”,如果再加上言行举止不合约定的行为规范,就被称之为“双差生”。笔者曾有这样一个观点,并且现在依然是固执己见:“差生”都是“差师”培养出来的。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么庞大的“差生”队伍后面肯定有一支同样庞大的“差师”队伍。当然这里的“差师”包括“差生”的第一任老师——为人父母者。英国教育家尼尔说:“问题孩子是问题父母的产物。”且这“问题父母”在制造“问题孩子”方面发挥的“作用”相当之大。在此,本文抛开那些“问题父母”不说,单就“差师”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A3):172-17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推进,全国约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孩子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信息体系。近几年,作者通过构建"金山小学阳光心情吧"、学校信息网络和利用"校讯通"工程,构建起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让学校与家长对子女进行协同教育,这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专家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对话和长时间观看电视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造成语言障碍,例如口吃和发音不准,甚至导致语言缺失。语言听力学专家西尔维娅·胡里说:“问题多出现在2至5岁的孩子身上,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孩子会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遇到更严重的困难。”不同生活水平的家庭中都存在此类病例,但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就医的情况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家庭中的环保教育主要是从身边的事做起张纯颖:李老师您好!环保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您认为在家庭中父母该怎样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李立:家庭中的环保教育主要是从身边的事做起。我们在学校给孩子讲垃圾要分类,如果家里没有这种做法,孩子可能就忘记这件事情了。如果学校讲了垃圾分类,家庭中也这样做了,孩子就容易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而且也不会觉得是件麻烦事。北京比较缺水,但是有的孩子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家住在19层,什么时候打开水龙头都有水流出来,我们每天晚上都在洗澡。”但是实际上北京的确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如果孩子…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鼓励     
“留守儿童”是每个农村学校都面临的问题,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很多孩子成了生活上的困难生,学习上的后进生,思想、行为上的问题生,对此,我们学校在开学初要求班主任详细登记,建立“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卡,对特殊的留守学生还建档立案,即进行个案分析,跟踪管理,在做好这些常规工作外,学校突出强化了“留守儿童”的“三自”教育。  相似文献   

9.
邓放芝 《教师》2008,(13):6-7
教育孩子热爱劳动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项重要责任,因为孩子将来一生的幸福,都是靠他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每个父母都有的心愿,但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高分低能的人,要摆正劳动的“位”,使劳动成为孩子的习惯,使劳动成为孩子生存的能力,让孩子品到劳动的“味”。  相似文献   

1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2.
肖之建 《班主任》2000,(6):28-28
“问题学生”传统的称谓是“差生”或“后进生”,具体说就是指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要求相悖,经常给学校、家庭带来麻烦的学生。这类学生在校直接影响班风、学风和校风,如教育不当,将会给社会留下隐患,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对研究、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居住条件大大的改善.孩子父母又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忽视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或者是过分的“爱”限制了孩子的交往空间.使得现在的孩子缺乏与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或是不知道该如何与同伴和睦相处。而三代同堂的家庭更造成一代娇宠的孩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伴随着依赖、自私、独霸,而成为人们眼中的“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14.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相似文献   

15.
“90后”的问题“富二代”、“官二代”究竟怎么形成的呢?除了家庭教育问题外,还有诸多社会因素。由于这类家庭的父母都比较忙,家长很少了解子女的思想和学习问题,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少。这些孩子不少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父母成了“经济后盾”的代名词。家长以为,这种方式能让子女过上比普通人更为优越的生活,同时还可以弥补父母因教育缺失而带来的心理愧疚。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2):13-14
现如今,乡村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由于很多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很多乡村儿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来增加家庭的收入来源,使得很多乡村儿童逐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培养与爱护,在身体、心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乡村儿童生活与教育现状进行具体的研究,通过对乡村儿童学习现状的具体分析,引导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关注乡村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共同努力来帮助乡村儿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与成才塑造良好的环境,切实推动农村孩子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7.
1.充当好“留守学生”生活照顾的“父母”。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多数农村孩子上学都比较远,年幼的留守学生起早摸黑行走在几公里崎岖的山路上,没有家长护送非常危险,特别是女学生,留守学生在玩耍、劳动、生活中面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秀娟 《教育文汇》2014,(18):19-19
我的儿子正上小学四年级。我所从事的基层工作也与教育相关。每当看到城里的孩子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幸福地生活成长,我就想到“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13年全国“留守儿童”已接近6000万人。“留守儿童”一直牵动着上下各方的心。多年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为他们的成长做了大量的实事,不少地方和学校创造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由于“留守儿童”基数大,其工作涉及的层面多,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有不少值得探索实践的领域。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觉得要从治标走向治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也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威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是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重视对孩子的价值引导,提升其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爱生活、会生活的人;重视孩子公德心的塑造与养成。使其能融入公共生活;尊重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给孩子的成长以充分的空间;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第一个“他”--曾经是全班倒数第一的差生。 而且,从入学开始的那一天,连着3次考了全班倒数第一。 他几乎让所有人失望了。 出生在贫穷的家庭,父母倾尽全力供他上学,但他却以这样的成绩回报省吃俭用的父母。 大家都相信这个生性顽劣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 第二个“他”--在数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称为“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