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安全电压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而没有引起任何伤害事故的电压 .因此安全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和人体电阻 .下面就此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一、人体允许电流在摆脱电流范围内 ,人体触电以后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而解除触电危险 ,因此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摆脱电流看作人体允许的电流 .在装有防止触电的保护装置 (保安器 )的场合 ,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可按 30 m A考虑 .在空中、水面等可能因电击造成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 ,人体允许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 5 m A考虑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人体允许电流并不是指人体长时…  相似文献   

2.
人体触电的主要媒介是血液。即使离开地面,人一样有被电到的可能。血液中的血红素除了携带氧气到全身各处,还含有铁离子,能够传递电流;因此人体一旦接触到电,电流会随着血管,流经全身各处。触电会导致人的心、肺等内脏器官无法进行正常的运作。电流通过人体释放出去时,会产生热能,并可能导致身体烧焦,造成伤亡。人体触电,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3.
1什么叫触电?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叫触电。电流对人体的伤害通常有多种因素:如一种是电流引起心脏、呼吸道的痉挛、麻痹;另一种是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实际上触电时多种伤害因素是同时发生的。针灸医生给病人针灸有时也会施加额定的微弱电流,但它比引起触电事故的电流要小得多,目的是为了提高针灸医疗的效果,这不是触电。2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大小关系如何?一般情况下人体对于50HZ交流电,电流在1mA以上时,会对电流有感觉,当流过人体的电流超过10mA时,电流才会伤害人体。20~25mA的交流电通过人体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4.
触电,是指人体接近或接触到带电体,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产生闪击或持续性放电电流,造成人体的各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了解触电原因,杜绝触电现象,确保用电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触电的形成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不同,触电有以下5种形式:(1)单相触电:人体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时,电流从带电体通过人体流入大地。(2)两相触电: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时,电流从一相带电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带电体。(3)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接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带电体和人体之间的空气被击穿,产生电弧。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性质的关系,触电的原因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初中科学教学没有触电演示实验,为了让学生理解触电的类型和原因,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款触电模拟实验装置,使用效果很好。一、设计原理为了模拟人触电时人体中有电流通过,该装置的人体模型装有小灯泡,当人触电时小灯泡与电源(低压直流电源)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表示人触电了。二、触电方式分类模拟1.单线(火线)触电。人站在地面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引起触电。模拟时把人体模型放在单线触电区,让其站在白铁皮上(相当于地面),一只手接触电源  相似文献   

7.
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性质的关系,触电的原因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1 什么叫触电? 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叫触电。电流对人体的伤害通常有多种因素:如一种是电流引起心脏、呼吸道的痉挛、麻痹;另一种是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实际上触电时多种伤害因素是同时发生的。针灸医生给病人针灸有时也会施加额定的微弱电流,但它比引起触电事故的电流要小得多,目的是为了提高针灸医疗的效果,这不是触电。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第二册《安全用电》一节中论述了人体触电。触电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使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人体触电有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等几种形式。在讲述这部分知识时一般是借助于挂图讲解(教学大纲亦只要求使用安全用电挂图),因而不够直观。尤其是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由于生活中比较少见,学生在接受这部分知识时常感疑惑。为此我们利用废旧材料设计了这几种形式的人体触电模拟实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经常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 ,高压有什么特殊的危险性 ,这是不能拿人进行实验的 .我们知道 ,高压触电有两类 :一类是高压电弧触电 ,另一类是跨步电压触电 .但许多人对此印象不深 ,尤其是对其中的跨步电压触电深表不解和怀疑 .跨步电压触电即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 ,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点存在着电压 ,当人走近断头时 ,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 ,因而两脚之间有电压———跨步电压 ,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为了给人们一个深刻的认识 ,笔者对此进行了如下的模拟实验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图 1本实验用中学物…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把不高于36V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有的同学就认为:只要是36V及以下的电压就一定是安全的。其实未必,对人体是否触电主要看流过人体的电流大小,研究表明,流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对肌体的危害程度是不同的。(1)当人体流过交流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2)当人体流过交流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一般来说,10mA以下交流电流和50mA以下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故危险性不太大。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安全需要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为此,师生必须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实验教学事故的发生. 一、实验室电器安全 1.预防触电 触电是由于接近、接触电线、电气设备的通电或带电部位,或者电流通过人体流到大地或线间而发生的事故.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生活用电常识中“两种类型的触电”的教学是该节的教学难点。表现在:没有实验演示器材,教师讲课时不能展示触电情景,学生也不能亲历实验去感受,且危险性大,不安全。因此,笔者设计了模拟人体触电演示器,效果较好。该演示器利用多只发光二极管追逐发光,模拟电流在人体内流动的效果来模拟电流在通过人体时的触电情景,形象、直观,深受学生喜欢。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电.电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和欢乐,然而稍不注意也会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伤亡的悲剧.因此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下面几个安全用电问题,你知道吗?人触电时是被吸住还是被弹开?人触电时究竟是被吸住还是被弹开,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对于50HZ交流电,当1毫安电流通过人体时,就可以使人感到刺痛.电流超过6毫安,人会产生强烈的肌肉收缩,不过只要电流不超过20毫安,人可以在肌肉收缩时产生反应,迅速摆脱带电体,这就是所谓触电时人被弹开的现象.但是若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20毫…  相似文献   

15.
小心触电     
什么是触电?触电就是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闭合回路。触电对人的伤害很大,轻者灼伤人体,重者致死。因此,用电时要特别小心。有人触电怎么办?1.截断电源。首先应想方设法关掉总开关。切勿试图关上那件电器用具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2.如果触电者靠近高压电,你一定要与他保持在50米距离以上。不要盲目施救,应尽快打急救电话110或120。3.若无法关掉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棒等将电源线挑离伤者,或是用绳子、裤子或干布条绕住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脚触及伤…  相似文献   

16.
王德君 《林区教学》2012,(1):124-125
电能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或引发火灾事故。从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常见触电原因、安全用电措施、触电急救入手,介绍如何安全用电。  相似文献   

17.
{~幕摹鑫出彝亘想回顾 1.节日的夜晚,一些高大的建筑物会用灯泡装点起来,点亮的灯泡映出建筑物的轮廓,显得美丽、壮观.如果发现有个别灯泡不亮,而其他灯泡都正常,说明这些灯泡是_联在电路中的.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l)_;(2)_. 3.家庭电路中,电灯跟开关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联,电视机与饮水机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联. 4.单位换算:50 mA二A=卜A,l‘ZA=mA=林A. 5.人触电有两种情况:一是人的一只手接触线,另一只手接触线,这样,人体、导线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电流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另一种是人的一只手接触_线,另一只手…  相似文献   

18.
学过安全用电知识后 ,大家都知道不高于36伏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那么 ,不高于 36伏的电压总是安全的吗 ?例 某人体的电阻在 2 0 0 0欧至 30 0 0欧之间 ,为了安全 ,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大于 1 0毫安 ,则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高于 (   ) .(A) 36伏     (B) 2 5伏(C) 2 0伏     (D) 1 5伏一些同学会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是 (A) .造成错答的原因是不理解触电的原因和安全电压值 ,只记结论不顾实际引起的 .本题用欧姆定律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是 (C) .我们知道触电的原因是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 (一般是大于 1 0毫安 )造成的 ,而通…  相似文献   

19.
触电就是指电流从人或其他动物的身体里通过。较强的  相似文献   

20.
触电的急救     
《初中生学习》2004,(5):56-57
现代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可是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电,就会造成触电事故。触电,又称为电击,是因人的身体某个部位误触电源而成为电流的载体时,电流通过身体而产生的。用湿手接触电器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