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收藏界》2014,(6):144-144
青花海水龙纹浮雕梅瓶 胎土:灰白二元配方;釉色:白中泛青,青花发色蓝艳,釉面有晕散现象和淌釉炸开颗粒状,有缩釉现象,集釉处有凹下现象,呈现紫褐色,且用放大镜看有蜘蛛网纹,胎体内部采用手工接胎技术,釉面光泽柔润;造型:丰肩到腹部渐收,底足较浅,有粘沙,有釉癍,修足不太规整,底部可见旋削纹,接胎底处有裂缝;纹饰:典型的龙纹画法,线条流畅刚劲;气泡:多数小气泡中夹有大气泡,且无中气泡过渡。  相似文献   

2.
周方清 《收藏》2008,(2):91-91
景德镇元代延祜期青花瓷与至正中、晚期青花瓷有所不同。至正期青花釉色白中泛青,釉质莹润细腻,延祜期青花瓷施青白透明釉,显山青褐色,胎釉莹润透亮,釉面不光滑显出哑光,手摸似懦米感。瓷胎质较疏松,往往器身胎中留有小颗粒石显青色,这是胎土淘洗不细所致。延祐期瓶罐内壁不施釉,腹下部修胎明显,器物内壁采用分段制作,瓶罐内壁颈部多有接口,内壁腹中部有接胎痕,  相似文献   

3.
这件青花开光仕女莲花纹筒式瓶(图1)属装饰陈列用瓷。器身高20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8厘米。撇口,腹身呈直筒状,浅圈足。胎壁较薄,胎体较轻,胎质较为细洁。釉色白中微闪青,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耀眼,青花发色呈青蓝色。瓶颈部绘以折枝花果纹,腹壁周身釉下绘八个长条形开光,内间绘仕女和莲花两种图案,相间环绕排列,组成一圈完整的画面。仕女长脸、细目、樱唇,修颈、削肩、柳腰,在庭院中的蕉叶之下,手执一花,仪态呈娇愁无力状,其人物造型比例亦有失准确,构图亦趋向简洁,但眉目清晰,线条流畅。所绘的莲花也较为图  相似文献   

4.
朱裕平 《收藏》2006,(12):70-74
釉里红是以铜红釉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它在工艺流程上的青花瓷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釉里红用铜作呈色剂,青花用钴作呈色剂。从装饰方法和绘画纹样看,釉里红和青花也几乎完全相同,可以说两者是共生的。  相似文献   

5.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1,(9):126-126
哥纹青花人物双耳瓶 约鉴人:林丽祥敞口,束颈,长鼓腹,圈足内有铁釉"成化年制"四字刻款。通体施哥釉。瓶口、双耳、胫部施铁釉。瓶身绘青花人物故事,青花发色自然,釉面光润。从照片看时代应为清代晚期。  相似文献   

6.
王军 《收藏界》2012,(8):61-62
五彩瓷器,釉上彩绘瓷器的一种,泛指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瓷。它是在宋、元时期的釉上红绿彩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明清两代得到发展,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先后出现青花五彩和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釉上五彩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3,(3):9
胎釉的区别:景德镇元代至正期青花亮丽滋润,胎釉白中泛青,被收藏界认知。据胎釉观察与考证:以上手察看江西九江市博物馆藏元代元祐期青花兽头塔式盖罐、江西高安县博物馆藏元代至正期青花龙纹梅瓶、晚期青花缠枝花卉高足杯等代表元青花三个时期的典型实物标本,以及景德镇出土元青花瓷片的研究发现,不是仅有胎釉白中泛青  相似文献   

8.
《收藏界》2007,(10)
前些年,笔者收藏了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喜"字罐(见图)。该罐高21.5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16.5厘米。罐口收敛,露胎。肩上饰有一圈回纹,罐腹分别有三个"喜"字和缠枝牡丹纹,构成此罐的主题纹饰。瓷罐内外及罐底施透明釉,圈足内外斜削较尖,并有火石红。整个瓷罐釉色  相似文献   

9.
陈锐 《收藏界》2011,(9):45-49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青花人物故事瓷笔筒"(图1),高16.1厘米,口径18.3厘米,底径17.5厘米,敞口稍撇,中腰微束,底略外倾,造型优美。通体施白釉,器内光素无纹,内底有数处缩釉,器外壁绘青花人物故事图案,玉璧形外底边露胎,  相似文献   

10.
杨明旭 《收藏》2008,(7):65-65
2007年初,我收到一只少见的明万历青花月兔桂树纹碗。此碗口径18厘米,底径6.6厘米,高5厘米。直壁大敞口,绘画表现月中桂树和玉兔,桂树枝繁叶茂,点点桂花盛开,似乎飘出诱人的清香。桂树下一只硕大的玉免抬头张望,似乎正等待嫦娥到来。此碗釉色白中泛青,眙质白中微显灰,胎与釉交接处火石红明显而自然。青花发色灰蓝,微微泛紫,  相似文献   

11.
胡桂恩 《收藏界》2014,(11):76-76
笔者藏有一青花瓷盘(见图),花口,口径25.5厘米。内底绘三仙弈棋,树木花草;三仙面目不甚清晰,但神态栩栩如生。内壁被带状图案分隔成八等分,分别绘牡丹、菊花等纹饰。青花微微泛紫。盘底内凸。外底涂釉,釉下见明显的跳刀痕。外壁折腰。从以上特征判断,此盘应为明万历民窑青花瓷器。只是此盘款识与众不同,为四字款"大明国造"。在古代瓷器款识中称"国"的,从未见过。  相似文献   

12.
王志军 《收藏》2013,(8):94-98
绞胎瓷器让我心仪已久,更多的原因是朋友在1992年时花了100元钱在北京后海小花园花鸟鱼虫市场买了一件青花缠枝莲纹盘和一个陶罐。洗干净让我欣赏时,我发现以60元买的青花缠枝莲纹盘是当年景德镇烧制的仿宣德青花瓷器;花40元买的陶罐身上的纹饰似瘿子木般行云流水,通体施透明釉,积釉处闪黄绿色。找出《中国陶瓷史》逐章比对器型,发现是唐代晚期烧制的绞胎瓷罐。如此的收藏机遇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3.
尹青兰 《收藏》2008,(5):77-82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有几件明末青花瓷瓶。先介绍如下:1.青花松鹤鹿纹瓶两件(图1)形制相同,高27.8厘米。敛口,短颈,丰肩,圆腹瘦长,向下渐收,矮圈足。全器内外均施釉,圈足足端露胎,足端外侧露胎较多,露胎线整齐,足端内侧露胎较少,且露眙线不整齐。釉面肥润,釉色白中稍泛青,有人小开片,口沿施酱黄釉。腹部一面绘松竹悔纹,  相似文献   

14.
王志军 《收藏》2013,(15):94-98
绞胎瓷器让我心仪已久,更多的原因是朋友在1992年时花了100元钱在北京后海小花园花鸟鱼虫市场买了一件青花缠枝莲纹盘和一个陶罐。洗干净让我欣赏时,我发现以60元买的青花缠枝莲纹盘是当年景德镇烧制的仿宣德青花瓷器;花40元买的陶罐身上的纹饰似瘿子木般行云流水,通体施透明釉,积釉处闪黄绿色。找出《中国陶瓷史》逐章比对器型,发现是唐代晚期烧制的绞胎瓷罐。如此的收藏机遇令人神往,为此我还  相似文献   

15.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2,(11):136
青花粉彩渔家乐纹盘长38厘米,宽30厘米,高3.3厘米,八边形,平底。盘沿饰一周矾红描金纹;盘边青花锦底花卉蝴蝶纹;盘心施粉彩绘渔家乐图,人物生动、传神,一副其乐融融的场景,打动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弦,是捕鱼的收获,更是对幸福生活的肯定与收获。釉面光润,青花发色深沉,胎洁白、细腻。时代为清乾隆时期。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6,(21)
正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向耀州窑博物馆调拨了一批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这些瓷器原属清官旧藏,是研究明清景德镇瓷器的重要资料。现择其有代表性的做一简介。颜色釉瓷颜色釉瓷器有黄釉、矾红釉、回青釉、厂官釉等。明正德黄釉盘(图1)口径17.4厘米。撇口,浅弧腹,大圈足,造型规整大方。内外均施黄色釉,足底施白釉,釉面光洁温润,尊贵典雅。胎质细腻。外底青花双圈内双行"大  相似文献   

17.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08,(9)
青釉微口双系罐盘口,短粗颈上饰双系,斜肩,鼓腹,下渐收,平底,通体施青釉,近足处不挂釉,胎色青灰。釉面光润无贼光,器形古拙、规整。时代为隋。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6,(13)
正史庆:13487079301青花缠枝牡丹纹盘口瓶,高45cm,口径1 5.8cm,底径15cm。该器物盘口束颈,广肩弧腹下收,平底浅足,白胎坚硬,火石红明显,通体施亮青釉,细腻莹润,玉质感强,以苏料绘缠枝牡丹,辅以扁菊莲瓣纹,绘画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9.
王蔚华 《收藏界》2013,(6):51-54
清代外销彩瓷造型丰富,纹饰艳丽夺目,并带有外来文化特色,给人一种新颖、秀丽感。本文介绍的10件清代外销彩花瓷盘由鲁德集团季先生收藏,造型均为圆形,宽板沿,浅腹,坦底,圈足。胎薄色白,质坚硬,釉面温润,玻璃质感较强,造型规整,做工精细,板沿与内底都有彩花纹饰。1.青花矾红花卉山雀纹瓷盘(图1)口沿描绘褐釉,板沿两道弦纹间饰斜方格纹与四组花叶纹,其  相似文献   

20.
楼刚 《收藏》2010,(4):41-43
这是一件清代外销青花瓷盘(图1),花瓣口外翻成板沿,深腹,圈足,施亮青釉,釉层坚致细腻,略带鸭蛋青色。瓷盘内外以青花绘画,板沿部分锦地开窗,间绘花卉和仕女,盘心绘仕女,为“昭君出塞”图,底部有“大清康熙年制”双圈六字款,是典型的康熙晚期出口欧洲的瓷器,购于瑞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