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了许多建议,本文认为,在树立情感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兴趣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改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等,《大教学论》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还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课堂生成效果,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夸美纽斯早就在《大教学论·序言》中提出:"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合理体现。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调动  相似文献   

3.
《教学论》中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校作为普通高中,学生的来源是没有被重点中学录取的学生,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难学、没意思。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怎样做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用《教学论》中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刘知新主编的《化学教学论》(第三版)中所呈现的典型案例、实证材料的特点,讨论了案例教学给师范生带来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增进师生互动、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等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5.
用《教学论》中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孙延青 《山东教育》2005,(26):26-26
“首因效应”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告诉人们“先入为主”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陶希的实验研究认为,第一印象的作用很强,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因此,利用首因效应,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那么,如何提高甚至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取决于做教师的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且这种回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士亮  张玲 《山东教育》2005,(11):40-40
情境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种比较实用的艺术化手段。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而且夸美纽斯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情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促使学生始终情绪饱满,而且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韩福田 《教育学报》2004,(12):19-20
在新一论课改后的历史教学中 ,运用“尝试教学法”理念 ,通过“互动、情景、活动”教学尝试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从而实现《标准》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论》是数学专业师范生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从开源软件构建的网络学习平台应用于《数学教学论》教学的趋势出发,分析了基于开源软件的网络学习平台在《数学教学论》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高师《美术教学论》中借鉴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状态,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承担《美术教学论》的教学任务,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运用了英特尔未来教育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做中学”、目标教学、基本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多元评价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经历全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也为以后的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乃至以后的教学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吕荣梅 《成才之路》2011,(14):65-65
《化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悬念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应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观念。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就是说,学习中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挖掘教材,激发兴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以文字来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根据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把学生带入童真、童趣、童梦之中,如《骆驼和羊》、《小蝌蚪找妈妈》、《狐狸和乌鸦》、《小马过河》、《钓鱼》。有的课文把学生带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活中,如《金…  相似文献   

14.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结构设计中宁县石空镇太平完小刘光虎一、创设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梅花》、《金鱼》的教学时,由于学生接触花鸟的机会少,学习难度也大。这时,可以先从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徐悲鸿的花鸟...  相似文献   

15.
《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背景复杂,教师们普遍感觉教学此文费时多,见效慢,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很浓。我在教学《祝福》时,围绕数字“一二三”设计教学,抓住小说的要害,节省了授课时间,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矩阵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在数学学科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工科院校理科专业在《矩阵论》教学中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理科专业矩阵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一种直接有利于学习的行为动机。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传世名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最重要的潜在条件。 然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要经过“好奇—求知—爱好”的三部曲。 一、激发好奇心理 学生的“好奇心理”是在教学的新颖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求知冲动,它好比是启动兴趣的阀门。我常常在开课之初借助电教媒体变抽象内容为生动愉悦的形  相似文献   

18.
史艳茹 《辅导员》2009,(20):50-50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说:“铁匠在打铁之前,必须先把铁烧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亦是。巧妙的导入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论,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研究和阐述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理论。要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就必须化大力气研究和学习教学论,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了。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不论是研究教学论,还是学习教学论都应该从读些教学论书籍开始,都需要先了解和吃透国内外教学论研究和发展的现状。因此,《比较教学论》一书的问世,不能不说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20.
《桂林山水》教学中的激趣禄劝县万民小学张朝聪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的内在心理趋向,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工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这样激发学笠的兴趣。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上课前,我首先把准备好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