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西悲歌》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以蕴于心灵的爱,热情赞美了水西人民在抗击吴三桂镇压的英勇战斗中,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出色地描绘出黔西北大地奇特的生态地貌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并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关感,感人以深。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故事新编》和郭沫若的《豕蹄》是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集,通过对两者的创作观念、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的比较分析,可以从中探寻到鲁迅和郭沫若这两位新文学大师在历史小说创作上的个性和共性,以及他们在推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实现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芥川龙之介有多篇作品取材于《今昔物语》。以芥川龙之介的五篇作品为代表,从作品主题意义域的开掘、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叙事结构的设计变化、局部细节的充实丰富等方面采取细读式的文本解读方法把芥川的小说与《今昔物语》中的原作作对比性研究,比较的结果是清晰展示出芥川把情节简单、主题意义域单纯、人物虚指、原色展示、不介入人物内心、不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今昔物语》中的历史故事改写创作成情节复杂、主题意义域丰富、充分展示人物内心、浓墨重彩地刻画人物形象的现代历史小说,比较中让我们感受到芥川小说独具的艺术魅力和芥川高超的艺术创作才能,他不愧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4.
韦庆远先生<正德风云--荡子皇帝朱厚照别传>一书,以历史研究为基础,通过文学小说的合理加工和变化多端的故事情节,充分描绘了以正德皇帝为中心的大明王朝各类人物形象.这部小说和王曾瑜先生的"宋代历史纪实小说"一样,代表了当代学术研究模式的一种新变化--历史研究向历史小说、历史普及转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涌现出为数不少的历史小说,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从目前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有限研究来看,研究成果大多散见于单个的作家作品论中,少有系统的整合研究。从形态学的角度切入研究,一是想基于作家们对"现实关怀"的不同理解与追求上,通过梳理各种形态历史小说的成因、思想内涵、叙事策略,展现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复杂状貌,营构出多样的审美形态。二是试图在"历史小说"这同一概念下,寻找不同形态间紧密相连的精神特质,为其整体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6.
新历史小说在学术界有多种定义,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题材小说、女性新历史小说等等,都是其诸种概念中的一种。厘清新历史小说的不同称谓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全面回归和了解新历史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历史小说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遁入了困境,不少新历史小说家纷纷转型,寻求新的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7.
凌力的《少年天子》是一部描绘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的长篇历史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代明君——顺治皇帝福临的光辉形象。面临明、清鼎革之际的严峻局面,顺治励精图治,力求  相似文献   

8.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诺贝尔奖组委会电话采访时,在自己众多的作品中推荐的是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读过这部作品的人自然会联想到美国作家福克纳和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确,这既是一部对中国古典神怪小说继承的作品,又是一部魔幻当代史,但它更是一部借鉴了国外魔幻现主义的中国式长篇历史小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借鉴与创新。笔者将从叙事方式、结构形式、语言特点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分析其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双城记》是狄更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而写的一部历史小说,故事情节震撼心灵,场景描述气势磅礴,用词尽显语言的艺术魅力,为世界经典文学著作之一。而通过对该作品的透析并仔细推敲文章中具体言语所意欲表达的言外之意,我们将发现这是一部富含个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批判暴力革命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0.
梁斌的《红旗谱》和莫言的《红高粱》分别是十七年和新时期两部影响突出的小说。它们都书写现代中国历史,但书写内容、书写方式和书写动因却大相径庭,从而代表了当代小说书写历史的两种类型,其嬗变轨迹是当代历史小说演进过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浅析施蛰存历史小说中的魔幻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蛰存的历史小说中呈现出独特的魔幻色彩,作者对情节的设计以及心理描写的魔幻处理使其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历史小说,体现出现代色彩,成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独异的文本。  相似文献   

12.
神话原型批评是20世纪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模式,《荒原》是艾略特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传世佳作。许多人认为《荒原》是一部博学难读的长诗,其原因之一是作者通篇用典。本文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荒原》中出现的神话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揭示了战后西方精神文明的衰落、信仰危机和道德沦丧。  相似文献   

13.
《伪满洲国》是一部女性化、个性化的历史小说。它以入世近俗式的描述和琐碎而人性化的历史叙述 ,传达了长期处于历史边缘状态的女性对繁华与毁灭的审视和对文明的质疑与彻悟 ,并且为欲望膨胀的时代提供了自我反省的精神镜像  相似文献   

14.
梁斌的《红旗谱》和莫言的《红高粱》分别是十七年和新时期两部影响突出的小说.它们都书写现代中国历史,但书写内容、书写方式和书写动因却大相径庭,从而代表了当代小说书写历史的两种类型,其嬗变轨迹是当代历史小说演进过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作为一部伟大的著作,之所以能魅力永存,感动着不同时代的广大读者,这要归功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创造。燕青作为梁山好汉中的一名,具有梁山好汉的气质和独立的人物形象特征,本文试从燕青与招安一事的关联入手,分析燕青的具体人物形象,以显示其在《水浒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雅歌》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两部在主旨、文体、色彩、人物形象、最初出现的时间、空间等方面迥异的作品,但两部作品具有一个共性,即音乐性。两者都撷取音乐形象和风格特征,使之与作品特定的情景、氛围形成共鸣,利用音乐听觉感受来增强作品的叙事效果。从七个层面来分析两部作品的音乐性,可以从中解读两部作品创作手法、思想内容的迥...  相似文献   

17.
谈歌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家园笔记>是由他多年创作的若干短篇笔记小说撮录连缀而成.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历史与现实穿插交织的手法,借历史来观照反思针砭现实,启发当代人去寻找丢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白鲸》中蕴涵的宗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中有着许多《圣经》人名的暗示及典故,代表着某种意象、人物形象、叙述模式和主题的象征。《白鲸》因其主题思想上的内在一致性,神秘的宗教气氛而被认为是一部迄今为止仍难以理解的神话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史传文学源远流长,在春秋末和战国时代就已产生,典型的代表作是《左传》、《战国策》。以后逐步向前发展,到了司马迁的《史记》,史传文学蔚为壮观。本文将以这个嬗变过程为线索,以《左传》、《战国策》、《史记》三部著作为主要依据,探讨史传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建立问题。一人物形象的建立,时间空间是首要条件,它构成了人物活动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舞台。《左传》属编年体史书,人物活动受时间的严格限制,虽然有些片断具有纪传体雏形,  相似文献   

20.
?樱桃园?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的四幕戏剧。契诃夫将俄国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压缩到樱桃园中,每个具体的人物形象都是俄国社会各阶级的象征符号,反映了当时各阶级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度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俄国社会未来发展坚定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