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文《葫芦僧智判葫芦案》一文中出现的“护官符”中有这么一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文中人物门子对此解释说:“今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的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早已选入高中《语文》第一册和中师《文选和写作》第一册。文中既有“比较”一词,又有“较比”一词,“比较”出现一次,“较比”出现了三次。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比较”和“较比”二者共存。“较比”一词释义为:“<方>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程度;比较。”于是,我授课时姑作疑点,未贸然改为“比较”。前年,翻阅《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偶然发现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船舷”一词前后出现了几次。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中写到:“那个人一点儿不着急,慢腾腾地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称象》一文中写到:“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粜米》一文中写到: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很显然,这  相似文献   

4.
根据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的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  相似文献   

5.
[两盈]《汉将王陵变》:“见有三十六人斫营,捉得三十四人,更少二人,更须捉得两人,便请同行。两盈不知,赚下落马。”项楚曰:“两盈,指丁腰、雍氏。‘盈’应是指人,俟考。” 按,“盈”字即是“人”字之误。致误原因有二:一是由“人”之音转而讹,今北方口语方言“人”字或读为yin。二是由“盈”字的俗写体与“人”字混淆。《敦煌资料》第一辑附表1《别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集絮     
一、“图书馆”一词溯源 我国古代的藏书处不称作“图书馆”,而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等。“图书馆”一词最初于1877年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最早在我国出现是1894年《教育世界》第62期中的《拟设简便图书馆说》一文中。  相似文献   

7.
杨锡敏同志在《能把“晚”译作“傍晚”吗》一文中,认为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叶晚”一句中的“晚”应译作“晚秋”。对此,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杜牧的《山行》诗写的固然是晚秋时的景色。晚秋霜降时节,枫叶经霜变红,方能出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把“停车坐爱枫  相似文献   

8.
“卡”字出现在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四课《校园里的画》一文中。课文对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卡佳”的注音是“ka jia”(第68页),对此笔者提出几点质疑。  相似文献   

9.
1994年第10期《相知》(河北省石家庄市)《鳄口余生》一文中有一句话:“这一天是1993年3月14日,5.5呎的桑迪带着10岁的贝克、3岁的乔乔来到河里。”“呎”字在文中先后出现10次,其实它是一个不规范字。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际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出的  相似文献   

10.
彭老师:您好!您在来信中提到的几个问题很有探讨的价值。在此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与您探讨。问题一:在《长城砖(》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一文中,有一处“……”单独出现在文章的段与段之间。请问,这“……”是否算一个自然段?问题二: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位壮士高呼的口号“  相似文献   

11.
《桂林山水》中“啊”的变读朗读是一种口头的语言艺术,它是利用语音的多种手段传情达意的。小学五年制语文教材第九册《桂林山水》一文中,“啊”在全文中共出现六次,每次出现该怎么读呢?我认为这六个“啊”应该有四种读音,而这四种读音中,竟没有一次是读“8”的。...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 0 0 3年第 5期《简易逻辑中的常见错误》(以下简称为《错误》)一文中出现了几处错误 ,本文剖析一下这几处错误 .《错误》一文中的例 7给出命题 p :“若x2 + y2 =0 ,则x ,y全为 0” ,认为命题 p的“非”是┐ p :“若x2 +y2 =0 ,则x ,y不全为 0” .《错误》一文中的例 8给出命题 p :“若x =2或x= -1 ,则x2 -x -2 =0” ,认为它的“非”是┐ p :“若x=2或x =-1 ,则x2 -x -2≠ 0” .这两个例子犯了相同的错误 .错误就是把“若A则非B”当成了“若A则B”的否定命题 .《错误》一文在例 8的后面有一段小结 ,其中有一句是“否…  相似文献   

13.
《爬天都峰》是义务教育小语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生动具体。文中多次出现的“爬”字巧妙地暗示了天都峰的高和陡,并使文中一老一少爬天都峰时的情景跃然纸上。教学时要紧扣“爬”字这一题眼来组织教学,调动  相似文献   

14.
时下,报刊杂志上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令人堪忧。请看笔者最近辑录的几例。①《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转载的顾卫临《科学普及走出低层次徘徊》一文中的一个小标题:“令人堪忧的国民科学素养”。②《新华文摘》2000年第3期转载的顾军《教育:上海人的第一消费》一文中的一个小标题:“上海家庭的文化氛围令人堪忧”(正文部分亦有句曰:“家庭的文化氛围令人堪忧”)。③《语文报》2000年4月25日第3版《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决赛辩词选登》中有这样一句:“如今,美国霸权主义的阴影还在笼罩全球,生态环境更加令人堪忧——目前地球上的物…  相似文献   

15.
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纪传”和“编年”是其两大基本支柱。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著《史通》,专写一篇“二体”,文中写道:“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也。”由是后世史家接踵仿效,使我国史籍日臻完备。特别是北宋时期《资治通鉴》的出现,更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的伟大成就对编年体的“继前启后”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资治  相似文献   

16.
也谈古代的“尚右”“虚左”浙江绍兴市北海中学董秋成任俊荣先生在《谈谈古代的“尚右”和“虚左”》(以下简称《谈谈》,刊于《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7期)一文中,将高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易使学生引起困惑不解的“尚右”和“虚左”问题,从古代的礼仪习俗的角度作...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原第五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出现的“护官符”中有这么一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文中人物门子对此解释说:“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丰年好大雪’之‘雪’。”实际上在这里的“雪”和“薛”即是“谐音”这种表意法的妙用。同样的用法在这篇文中还有几处,如贾雨村的恩人“甄士隐”即表示“真  相似文献   

18.
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重要理念之一。只要认真地研读《课标》,我们不难发现,“体验”一词,在文中先后出现了15次,与其基本同义的“感受”一词,出现13次,尤其是在《课标》的每一部分均有重要表述,可见《课标》对学生独特体验的高度重视。“独特体验”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特点,而且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何时起.报刊上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令人堪忧。如《新华文摘》1999年12期转载的顾卫临《科学普及走出低层次徘徊》一文中的一个小标题:“令人堪忧的国民科学素养”。人们表示“某事让人忧虑”这一意思,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堪忧(值得忧虑)”.一是“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20.
<正>“大N的”短语作为汉语口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曾为许多语言学者所重视。宋玉柱在20世纪90年代就注意到了“大+时间名词+的”的特殊结构,他在《“大”的区别词用法》一文中分析了“大”的词性,认为这里的“大”是一种区别词,意在强调该结构中时间名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然而,这不符合区别词成对出现的特点,即没有“小+时间名词+的”的结构。吴长安在《“大……的”说略》一文中指出,“大”应当作为一种语气副词,用以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和主观态度。项开喜在《事物的凸显性与标记词“大”》一文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