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孔雀舞在近百年来的审美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娱人阶段,兼具仪式性和表演性,是民间广场文化和公共舞台艺术的融合,是娱乐大众的民间艺术;娱神阶段,从传统的威猛阳刚之美转化为阴柔优美,在闻佛讲经和开屏见佛等象征符号中演化为娱神舞蹈;娱己阶段,从取悦于神转变为孔雀之灵,进入人神合一的自我表现,终而娱己。  相似文献   

2.
拔河游戏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河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战争,其后作为一种游戏活动,渐次羼入巫术成分,在娱人之外还蕴涵有祈祷农业丰收的功用.祈祷丰年主要是通过娱神性质来实现的.总体看来.拔河游戏经历了实用、娱人娱神、现代竞技等发展阶段,呈现出由传统文化转向定型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3.
娱乐功能既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功能,也是其未来主要开发方向,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功能价值必须了解其发展变迁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功能性是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变迁的主要因素,从其娱乐功能出发可以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分为娱神、娱己、娱人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娱乐功能表现差异明显。文章从文化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角度系统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内涵变迁机理。  相似文献   

4.
<正>周佰富、余利斌、徐雪生、付不赊在其论文《鄂东舞龙的流变及发展路径》中指出,舞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精神追求。鄂东舞龙的精神内核,从早期以敬畏神灵的娱神精神,向欢庆节日的娱人精神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精神追求方向流变。一、第一阶段:崇尚敬畏神灵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黔南民俗体育文化存在祭祀文化心态、农业文化心态、节庆文化心态和娱乐文化心态四种文化心态类型。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民俗体育文化心态演变是一个不可逆或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民俗节庆文化心态向多元节庆文化心态转型、娱神娱祖文化心态向娱人娱己文化心态转型、农业文化心态向后工业文化心态转型,是现时态语境中民俗体育文化心态演变的趋势所指。  相似文献   

6.
西周园林反映了我国先秦美学思想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即从崇拜神到肯定人的主体性,这种转变深深地影响了此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一方面中国人极其重视个人的德行修养,另一方面又将这种自我修养与入世精神相结合,既富有深情,又执着,但又不至于走向自我否定的极端境地;既有一种“天下”情怀,以天下事为己事,又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始终不曾远离底层。这些都是先秦美育思想在这一时期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乐舞教育曾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从原始自然形态到自觉化过程.从娱己、娱人到娱己、娱神,又到育己、育人的教育流变,使我们看到古人乐舞的教育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实践等所经历的历史蜕变。古代乐舞教育从萌芽走向成熟到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育教育雏形。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古代舞蹈教育源流溯变的探索,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少司命》、《东君》看南楚巫文化中的生殖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歌》原是流传于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的娱神乐歌。它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发祥于巴陵至君山一带,最初是古洞庭湖畔、湘江下游蛮越初民的娱神乐歌。《少司命》是《九歌》中的第六篇,以其祈求美子,人神性爱及保护幼艾等娱神仪程表明,《少司命》是南楚蛮越民族在隆重的祭祖活动中祭祀生育之神的娱神乐歌。  相似文献   

9.
娱教技术及其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娱教是将教育与娱乐恰当地结合,娱教技术作为一种实现娱乐教学理念的新技术强调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乐趣"与"学习目的和手段"相融合。文章主要分析了娱教技术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特点,初步探讨了如何运用娱教技术来促进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式也运用到了教学课程中。而娱教技术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关注。娱教是将教育与娱乐相互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从娱教技术的教学理念出发,对其教学特点、运用以及实例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夏商时期,是一个从原始向文明转化的时代,在原始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上帝神、天地神和祖先神的崇拜,不仅秩序化,而且仪式化。在各种祭祀仪式中进行的歌舞表演,延顺和深化了上古时期出现的戏剧学因子。“动作的摹仿”这一戏剧的本质在内涵上得到进一步拓展;戏剧的娱神功能代替上古歌舞的自娱功能而占据主导地位,并开始出现娱人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2.
“娱导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植入各种娱乐元素,从而以娱乐促教学,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娱导式”教学模式是基于“Extended ELM”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来的.采用“娱导式”教学模式,应根据“娱导式”教学的要求搞好“娱导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合理确定“娱导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应构建起“娱导式”教学的教学体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同时构建起“娱导式”教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庙会是指祭祀神灵,娱神娱人的一种聚会;集会则是以交换生产、生活用品为目的的一种贸易聚会。但在徼州农村社会活动中,以庙会作为集市形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从篮球运动产生的根源来揭示篮球运动的游戏本质,再现篮球运动发展的轨迹,指出了大众篮球运动与竞技篮球运动之间的差异,阐述了以奥运会和NBA为最高水平的竞技篮球运动对篮球游戏本质的异化与发展.揭示了竞技篮球与大众篮球之根本区别在于“娱人”和“娱己”.  相似文献   

15.
据相关记载,敖包信仰在蒙古贞地区已有大约35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其命运随着社会的变迁经历了一番兴起、没落、复苏的辗转波折.与此同时,蒙古贞敖包祭祀的实际内涵也一并完成了从“娱神大于娱人”到“娱人大于娱神”的转化.在这种符号意义解构并重新建构的过程中,民众信仰以及社会现实等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接导演了敖包文化的盛衰起伏.  相似文献   

16.
《太平广记》人神遇合故事的文化生成当源于农耕生产的人牲祭祀文化,是焚巫(暴巫)和沉人的祭祀仪式世俗化发展的结果.由于阴阳配对的巫术思维,人们认为人牲祭祀是给神送去婚配对象,以此娱神祈神,保证农耕生产风调雨顺.后来这种娱神观念逐渐脱离宗教祭祀的原始内涵而演变为世俗化的人神遇合故事.  相似文献   

17.
广西龙州县壮族支系布傣族群的啵咧器乐和啵咧艺术,具有奏乐展演、文化传承、宗教法器、族群教化、娱人娱神等五个典型的社会功能,各功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互为渗透。啵咧艺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在布傣人民的意识中潜移默化,作为娱人娱神的器乐,刺激布傣族群人民的感情,起到了凝聚力量,传承文明,教化子孙等功用,为壮民族文化一朵不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8.
刘臻 《语文知识》2009,(4):34-35
与昔日的追星一族相比,网娱时代下的粉丝文化呈现出多种新的表现形态。而在网娱文化中,粉丝群体的网络创作和网娱社区的出现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在对这些新现象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试图对当下的粉丝文化在大众文化视野中的位置进行观照,并对粉丝文化的性质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9.
娱教顾名思义就是把娱乐和教育相结合,是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掌握新的知识,使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娱教技术就是实现娱乐教学理念的媒介,其技术性主要体现在把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及乐趣同学习的目的及手段相互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分析娱教技术及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探讨一下如何将娱教技术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20.
娱教技术人才培养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娱教技术的提出为解决当前某些教育乃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其研究和应用的开展无疑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本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对娱教技术的学科特性和属性、人才及能力结构、培养模式与课程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期望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最终为娱教技术人才的培养找到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