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雨》的不断再版,是作家曹禺不断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的过程。本文以《雷雨》1978年"人文版"和1936年"文化版"的比较为例,对《雷雨》版本的变异以及剧本的修改进行探讨和评析。  相似文献   

2.
《雷雨》写于1933年,当时曹禺是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学生,这部剧作是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杂志室里完稿的。剧本写完,曹禺送给靳以审阅。靳以是曹禺初中南开中学的同学。当时正主持《文学季刊》的编辑工作,靳以看了以后非常赞赏,因为他俩是挚友,为了避嫌,把剧本送给也是《文学季刊》编辑之一的巴金看。当时巴金不在,剧本便放在他的抽屉里,后来巴金从抽屉里发现了这个剧本,他先是随意一看,看着看着,剧本精湛的构思,深刻的思想内容及鲜明的人物形象,便紧紧地吸引住他。看完剧本,巴金决定马上发表,当时杂志已排版,于是临时拆散,换上了《雷雨》。清  相似文献   

3.
曹禺的剧本《雷雨》问世已60多年。1997年李少红将曹禺的《雷雨》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放。该电视连续剧对原剧本结尾的改编有三处失败:一是不符合原剧主旨;二是对人物命运的安排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三是不符合悲剧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当代戏剧文学大师曹禺,于1996年12月去世,文学界为之哀恸。曹禺毕生从事戏剧文学创作,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本,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我们刊登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5.
目前,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在杭州颁奖,8部作品获曹禺剧本奖。其中,曹禺的女儿万方创作的话剧剧本《有一种毒药》,获得曹禺剧本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代表我国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获奖后的万方十分激动。事后,她表示:“其实父亲当初并不希望我成为一名剧作家,认为创作太痛苦,他很希望我从事自然科学的职业。然而在后面的发展中,由于从小耳濡目染,我还是走上了从小喜欢的文学道路。当我手中握着刻有父亲曹禺肖像的奖杯时,我甚至和他说话了。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中国现代小说是从鲁迅开始又在鲁迅那里成熟的话 ,那么 ,中国现代多幕话剧也完全可以说是从曹禺开始又在曹禺这里成熟的。现代多幕话剧作为综合性艺术 ,当然文学剧本最为重要 ,但衡量剧本是否成功 ,演出效果 ,包括社会价值和票房价值的综合效果是重要标志。曹禺的主要剧作如《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作品 ,一开始演出就反响热烈 ,后又长期反复演出 ,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正是这种综合效果的表现 ,我在这里说的多幕剧的“开始”和“成熟” ,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曹禺成为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艺术大师 ,也表…  相似文献   

7.
巴金一直似兄长般十分关心、爱护曹禺,他以艺术家的敏感和高度的艺术鉴赏力,先后发现了曹禺的《雷雨》《日出》《家》等多部经典,并给予独特的崇高的评价,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戏剧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其他文艺家审读剧本更多地注重艺术形式不同,巴金读《雷雨》,他首先是感受剧本的内容,为《雷雨》艺术的情感冲击力所打动。对《日出》,巴金能够体味曹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认识。巴金在《雄壮的景象》一文里为《日出》作的断言,在当时文坛里声音显得独特,但也可以说是我国作家中对《日出》的历史地位所作的最高的、也是十分中肯的评价。巴金没有用庸俗社会学的观点解读话剧《家》,他完全用艺术审美的眼光来感受话剧《家》,理解话剧《家》,充分肯定了曹禺改编的《家》具有独立的生命。对话剧《家》,巴金明白曹禺在剧作融入他自己有关现实生活的真切的体验。因而,巴金对曹禺剧作的评价能作出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湖北省文联、潜江市人民政府、《剧本》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十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颁奖活动于近日在曹禺故里湖北省潜江市举行,获奖剧作同期揭晓。话剧《生命档案》(孟冰、王宏、肖力)、《红旗渠》(杨林)、《雾蒙山》(孙德民),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阿莹),豫剧《朱安女士》(陈涌泉),京剧《将军道》(吕育忠、罗周),闽剧《与妻书》  相似文献   

9.
在《雷雨》中,作者运用了大量表达人物情感的叹词,使得剧本中原本就丰富多彩的语言更加绚烂,更加富有戏剧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雷雨》为例,深入分析了叹词在曹禺剧本中的典型运用。  相似文献   

10.
1933年曹禺写出惊世之作《雷雨》,次年7月1日在郑振铎、章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上发表。1935年4月中国留日学生“中华同学新戏公演会”在东京田商科大学首次演出。1936年1月19日,曹禺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我如何写<雷雨>》一文,这即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冠在《雷雨》剧本之前的《<雷雨>序》(以下简称《序》)。看得来,这《序》是在其剧本定稿、发表后历时两年有余并曾受到演出实践的检验之后才写成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现代文学大师曹禺先生的戏剧作品,不仅是学生学习戏剧的典范之作,也是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优秀范本。曹禺剧本中精辟的台词、集中展示矛盾冲突的手法、鲜明的人物性格描写都是学生学写记叙文的绝佳范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曹禺戏剧创作技巧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学习记叙文写作需要具备的一些技巧。下面,笔者将以《雷雨》剧本为例,探讨其中可资学生学习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和手法,以期  相似文献   

12.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分别被曹禺、林柯、李健吾改编成同名话剧剧本。三个改编剧本既有对原著艺术精神的认同,也有切身性的创造,它们在剧本文学和话剧舞台视阈建构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激流三部曲"系列。曹禺、林柯、李健吾的改编剧本与巴金的原著在文学体认和时代感知上的异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的文人生态与时代症候,透过"激流三部曲"的话剧改编可以再次定位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影响和意义,为巴金文学创作再评价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何致文 《考试周刊》2009,(10):23-24
在剧本《日出》中,曹禺先生塑造了陈白露这样一个交际花形象。本文旨在分析这一人物的性格及其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
论曹禺解放前的创作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是“五四”以来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从一九三四年发表《雷雨》起到现在,有十部多幕剧、与宋之的合作一部四幕剧《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以及独幕剧《正在想》、《镀金》等;还改编了法国莫里哀的《悭吝人》和英国高尔斯华绥(Galsworthy)描写工人和资本家斗争的剧本《争强》(即《斗争》)等。他的剧本所反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文明对愚昧、民主对封建专制的强行撞击是本世、纪初撼动人心的大事。继鲁迅、郭沫若而起的一代文学新人以令人注目的文学成就,在“人的文学”领域中开拓了一个又一个自由的艺术空间、思想空间和文化空间,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不断成熟与壮大。这其中也有驰名于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的剧作家——曹禺。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话剧文学范本。曹禺的成功得益于他对女性群象的构画与塑造,如果说他的剧本的成功是美丽的花环,那么女性形象则是这花环中煜煜闪光的明珠。 遗憾的是曹禺在《北京人》之后创作水准便趋  相似文献   

16.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没落官僚家庭。童年的曹禺常随家人出入于剧院,家庭环境培育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曹禺完成了处女作《雷雨》。这是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杰作。剧本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与此相联系,剧本还描写了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凄惨命运,  相似文献   

17.
《雷雨》是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一九三四年发表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它是我国话剧史上的优秀剧本,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在中国文坛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雷雨》仍有其不足之处,这里单就其一处纰漏谈一点拙见。《雷雨》人物表上介绍:周萍,二十八岁;鲁大海,二十七岁。剧本第一幕舞台提示:周萍“约莫二十八九,颜色苍白……”然而剧情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08,(12):22-23
戏剧影视文学 剧本结构精创作 随着影视艺术的日益繁荣,愈加需要原创剧本,而戏剧影视文学便是舞台及影视作品剧本的基础。没有编剧的首度创作,戏剧、戏曲、广播影视等作品便成了无源之水。曾火爆一时的军旅剧《士兵突击》,改编自获得戏剧文学最高奖“曹禺文学奖”的话剧《爱尔纳·突击》,其编剧兰小龙正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相似文献   

19.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剧本通过周、鲁两家的血缘关系和爱情纠葛,写出了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而这悲剧和罪恶的制造者,正是那些像周朴园一样威严体面、道貌岸然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剧本中周朴园对侍萍怀念的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117页)中说:“应  相似文献   

20.
曹禺的《日出》,一九三五年作于天津。一九三六年,剧本在巴金、靳以编辑的《文学季刊》上发表。戏首先由复旦大学剧社演出,导演是欧阳予倩,凤子演陈白露。一九三七年春,这个戏被一群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演出,如同一九三五年《雷雨》在东京演出时一样,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