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信息课堂离不开电脑,电脑健康,正常运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教师钻研教材,活用教材,创新性使用教材,会让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小老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孩子露出成功的笑脸,体验成功的喜悦,生成高效的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2.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生态课堂极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态课堂理念指导下的动态生成理论是:教学不应只是平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多的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互动对话、实践创造,随机生成与资源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课堂上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利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资源展开再教学的过程。"数学课堂为生成而为,教师为生成而教,学生为生成而学"。  相似文献   

3.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该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设与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体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的教学目标看成是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课堂中的生成当成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是一种教育智慧,那么新课程则把课堂中的生成当作彰显课堂生命力的常态要求。在新课程下,课堂中教学目标的生成不再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美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化,能激励学生的主动性,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时生成,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过程中,课堂上出现了重"经验"而轻"体验"、重"形式"而轻"实效"、重"主体"轻"主导"等现象.本文从教学实例出发,对活动化教学的三个潜在误区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并提出"激起内需","提供适当的材料","把握学习起点","把握活动时机",以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教学即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它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深入探讨语文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将大力推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  相似文献   

7.
杨梅 《科教文汇》2010,(33):150-150,190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时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碰撞中滋生出来的。生成使师生焕发着学习的智慧,使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学精彩迭起;是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体育素养的方向转化。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它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现着亮点。  相似文献   

8.
张毓 《科学大众》2016,(4):41+10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阅历尚浅,认知与能力水平有限,出现错误认识很正常。然而学生的"错误"往往蕴含着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所以面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应正确对待,悦纳之,用它来点亮精彩课堂;巧用之,用它来成就精彩课堂;辨析之,用它来演绎精彩课堂。如此有效利用,促进动态生成,将创造出别样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的重要理念是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尤其是"意外"的出现与发展,然而生成只是教学现象,而不是教学追求的目标,把课堂上一切的生成、生成的一切不经选择地利用,课堂上虽热闹非凡,但教师缺位,最终演变成无序、盲目、低效的课堂教学。这种现象在当今教坛上屡见不鲜,如何激发课堂的有效生成,捕捉并合理利用这些有效生成,这才是当前最值得我们思考、探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阅历尚浅,认知与能力水平有限,出现错误认识很正常。然而学生的"错误"往往蕴含着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所以面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应正确对待,悦纳之,用它来点亮精彩课堂;巧用之,用它来成就精彩课堂;辨析之,用它来演绎精彩课堂。如此有效利用,促进动态生成,将创造出别样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入手,通过对教材的认识和学情的分析来重新组织教学,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思辨过程中,生成:设疑——碰撞——关注——回归的循环教学环节。并从"主动参与"、"二次开发"、"以学定教"、"善待差异"这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以期生成灵动的课堂,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阐述语文教师如何智慧地随时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变化,调整预先设定的教学进程,引导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资源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堂目标之中,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活力课堂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它能化难为易,解决教学难点;它能优化课堂内容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它能改变反馈方式,提高课堂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课堂的生成资源很丰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从课堂民主气氛的创设、学生信息的分辨、生成资源的引领等方面,对课堂生成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增加体验、完善认知、展开辩论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德课堂的生成资源很丰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从课堂民主气氛的创设、学生信息的分辨、生成资源的引领等方面,对课堂生成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增加体验、完善认知、展开辩论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及时捕捉教学生成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努力建构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学关注课堂生成,有利于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对学生感悟、体验的珍视和对学生智慧的保护,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动态生成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新课程提倡生成性课堂教学。课堂生成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具有不可预设性。只有恰当地、选择性地利用课堂生成,才能实施真正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能,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生成性的课堂富有创造性,富有激情,往往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构建动态的课堂,需要随时捕捉课堂的亮点,敏锐地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并且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生成性课堂有效结合了环境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活动性,它主要强调了文本、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教师的指导去发现并且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所以,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多样的动态教学,它对教学模式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为现代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下面我对高中数学生成性教学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搭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课课堂,是新时期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努力的方向。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做中学",强调让学习者通过模拟情境等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验式教学符合新课标下德育课程的实施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课堂预设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生成是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形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逐渐觉得一向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完全放开手脚,于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成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而传统课堂中的预设好象被大家淡忘了,甚至有人认为预设太束缚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充分运用课堂预设,能及时捕捉课堂契机,营造生成课堂。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莫测的时空群体活动。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主体;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主体。为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只有不断变换主客体的角色,才能让课堂教学活动生机焕发。这里,教师教学设计须充分考虑师生双向合作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它只能是一种"预测",如何付诸实施,还得充分根据学情来灵活应变、现场处理。为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追求课堂生成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