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童话,对于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近说:“孩子们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一点是幻想,幻想贯穿着整个童年的生活。”童话以其丰富的幻想。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无尽的阅读乐趣。同时也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受到陶冶。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就要遵循童话本色。以一颗童心引领孩子走进童话王国。  相似文献   

2.
与孩子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得以契合,那一句句从孩子心底里流淌而出的是童言:当课堂教学在通向教学目的地的途中.意外发现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那是童趣;当孩子们用自己的真情显露着他们内心的生活奥秘,那是童真;当我们为儿童打开更多认识世界的窗户时,孩子们捧出的是一颗纯净透彻而富有灵性的童心。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童话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不仅仅是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在虚拟生活中再现孩童充满想象的美好情景和富有魔幻色彩的世界。在童话故事里面都有朴素哲理,童话中那永远幸福的结局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奇思妙想,每一个童话都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涤荡着孩童的心灵。一、童话剧培养想象,学生感受着童话的奇幻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之魂、品牌创建和特色之魂。童心环境、童心教师、童心课堂、童心学生是童心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童心校园文化建设顺应儿童的天性,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打造童话校园,让孩子们生动活泼、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不论你读不读童话,听不听童话,每个人都有一份与生俱来的童话气质,都和花草虫鱼说过话,也和鸡鸭鹅狗交过友,我们的生活就是一部美丽的童话。作为教师,在自己的专业成长的旅程中,从理念到行动,更应贴近童心,走进童心,返回童心,让孩子们在童话的世界里得到心灵的舒展、甘露的润泽、生命的滋养。一、童话阅读,让每一位教师在汲取中张开童心的翅膀童话阅读是关于儿童教育的阅读,是为了儿童的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共生共长的阅读。童话阅读、主题沙龙等平台的搭建,改变着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6.
教师保持一颗童心,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挚情感的心理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动力之源。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甚至形成不可逾越的代沟。这样就需要老师常怀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真正地  相似文献   

7.
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童话故事的陪伴下长大的。有人说,童话是孩子们美丽、善良的童心结出的七色花。童话故事塑造了儿童美好的心灵,培养了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认识到真、善、美,多了一份天真和纯洁。然而,研究发现,童话故事并不总是像我们想的那样对孩子们有百益而无一害,它们对儿童的伤害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8.
成尚荣先生曾说过:“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我们教师要踏进儿童世界的门,首先要拥有一颗真挚的童心,用这颗童心去理解儿童,才能“想儿童所想,急儿童所急”。我们的习作教学写什么,怎么写,都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让儿童心甘情愿、满心欢喜顺着你的“导”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彰显他们独特的言语个性。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孩子们的世界,孩子们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让童话走进孩子们的生活,阅读大量经典的童话,让孩子们浸润在童话中,让童话给予孩子们养眼、养情、养性、养心,丰富他们的心灵,滋润他们的心灵,让童话的至真、至纯、至美成为孩子们心灵的底色,永存美好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正>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童话故事的陪伴下长大的。有人说,童话是孩子们美丽、善良的童心结出的七色花。童话故事塑造了儿童美好的心灵,培养了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认识到真、善、美,多了一份天真和纯洁。然而,研究发现,童话故事并不总是像我们想的那样对孩子们有百益而无一害,它们对儿童的伤害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童话的危害不亚于色情暴力影片《格林童话》中有很多类似《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这  相似文献   

11.
以童话故事为形式辅助作文教学,可以激发儿童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儿童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因为儿童对童话有特殊爱好。童话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让儿童编、写童话符合他们心理的发展规律。因此,儿童写童话必然促使他们的心理功能和语言功能得到好的发展。基本做法如下: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童话的突出特点,没有丰富的想象,就没有童话。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是编写童话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欣赏童话,读孩子们爱读的故事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通过艺术夸张、幻想等手法编写的适合于儿童阅读的故事。童话可以将孩子们带进一个五彩的,充满快乐的世界,那里有善良的白雪公主,有美丽的城堡,有拥有很多法术的巫师,还有能实现很多梦想的魔术棒……跨越时空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鼓动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们想象着自己也是故事里的成员,他们感受着故事里的真善美,知道什么叫美丽,什么叫丑陋。孩子们喜欢在童话故事中做游戏,喜欢在听完故事、读完故事之后进行一段意犹未尽的想象。比如:如果我能拥有一盏神灯,我会许下哪三个愿望呢?如果我是那只丑小鸭的兄弟姐妹们我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3.
<正>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表达着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的精神本质。既是儿童天性具有的本质,又是儿童文化的展示,它与儿童富有幻想的天性相契合。我们的语文童话教学在很多时候没有去更深地理解儿童内心,没有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去发现孩子们真正的需要。因此,我觉得必须真正走进儿童的童话世界去了解和呵护他们,去感受他们的需要,聆听他们内心世界的呼唤,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并从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正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幻想是童话的灵魂,童话中的幻想"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种力量存在,因此,童话倍受孩子们青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育的乐趣,营造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乐的良好氛围。而要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的快乐,我们的课堂就必须得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童话与体育相结合的教学可以让我们不断地去优化课堂,让孩子以积极的、明辨真、善、美的良好  相似文献   

15.
和孩子们在一起,首先要有一颗不泯的童心。童心使我放下权威,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童心使我俯下身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用孩子们的眼光去发现,用孩子们的心灵去倾听;童心使我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段读童话要读出童话的故事及趣味,中年级段读童话要读出童话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而高年级段则应该在童话阅读中实现对写法的感悟及对童话这种体裁的初步认识。要淡化童话故事的真假,以免影响学生对童话的兴趣,导致其思维和想象能力受到限制。要让儿童明白童话中的幻想和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一般地说,幻想世界中的事物都不违背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和社会关系。教师要用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保持孩子们的童真,让他们放飞想象,就一定能让他们的心灵童话世界更美好。  相似文献   

17.
和孩子们在一起,首先要有一颗不泯的童心.童心使我放下权威,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童心使我俯下身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用孩子们的眼光去发现,用孩子们的心灵去倾听;童心使我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8.
正儿童不同于尚未长大的成人,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自有儿童的成长方式,儿童教育需要儿童的方式,我们的语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一、呵护童心,让孩子享受自在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世界,他们用他们的眼光、思维对世界进行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作为启蒙老师,必须永葆一颗不老的童心,与其同行,一起感受阳光的明媚,一起承受风雨的侵袭,才会让孩子们打开心门,得到孩子们的完全信任。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在童话里收获着纯真,憧憬着幻想,升华着情感。因此,童话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童话体裁的课有6节。综观本届比赛中童话体裁的课,有一些共同之处,上课教师多能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满足儿童的需要,依据童话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组织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爱心教育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变得更自信更快乐,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孩子的童心需要百般呵护,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童心世界是纯洁无瑕的,童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童心世界是充满智慧的,我们应怀着一颗爱心,用赏识的目光,小心翼翼地走进这片圣洁的领地,与幼儿一起欢喜、悲伤、想象、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