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羽世界》2012,(1):34-35
男子单打 本月焦点人物:李宗伟 李宗伟近期纠结中。赛场上对林丹俯首称臣也就罢了.现面对来自谌龙这样的后辈的连败,让他无法淡定.世界第一已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2.
《网羽世界》2012,(4):42-43
男子单打排名 本月焦点人物:陶菲克 今年韩国顶级赛期间.陶菲克始终扬言要联手李宗伟和盖德.以阻止中国陈金打进前四获得奥运会出线资格。不过这个联盟计划似乎并未成型,李宗伟摆出了事不关己的态势,盖德因伤高挂免战牌.仅出赛的全英也是首轮告负.随着陈金逐步从低迷的状态中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羽毛球乃至世界羽毛球的赛场上.林丹肯定是主角。尽管他的排名总是比李宗伟差一些,总是维持着不紧不慢的世界第二积分.但是没有拿到过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的李宗伟的世界第一核心说起来谁也不觉得硬气。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谌龙和李宗伟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技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双方比较善于运用发反手网前球的发球技术;在前场双方运用最多的技术是搓放球和挑球;中场技术使用方面,谌龙和李宗伟平抽挡技术使用较多;谌龙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和正手吊球技术,高远球技术运用较少;李宗伟使用较多的是杀球和头顶吊球,反手吊球使用率不高;双方主要的得分方式均为杀球技术;在主动得分方面,谌龙略高于李宗伟,而在失分方面,略低于李宗伟.  相似文献   

5.
不打不成交     
修羽 《新体育》2012,(4):105-105
去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李宗伟2hLO战胜林丹。赢球后,李宗伟跪倒在地,肆意庆祝着到手的胜利……今年,世界第一和第二又在决赛中相遇了。对林丹来说,可谓大团圆的结局。他在此时此地成就了五冠王的伟业,李宗伟则无奈地告别全英赛的三连冠。但对于心系羽毛球的铁杆粉丝来说,谁赢谁输真的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林丹和李宗伟屡屡在决赛中奉献出的精彩演出,已经注定不多了。  相似文献   

6.
许斌  张文涛  高铖 《体育世界》2012,(6):139-140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录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林丹与李宗伟交锋的5场比赛的扣杀得分能力、网前得分能力、连续得分能力、其他得分能力和对局点的把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林丹在扣杀、其他地方方面要优于李宗伟,李宗伟在网前得分要强于林丹。  相似文献   

7.
通过反复观察林丹和李宗伟在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的表现,对两位选手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攻防相持能力、主动得失分使用技术、关键分技术运用等全场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处理网前球以挑球为主,李宗伟以搓放网前球为主。杀球成为两人得分的主动技术手段,林丹的杀球能力明显高于李宗伟。两位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得分相差不大,林丹相持能力略优于李宗伟;关键球处理上,林丹的技战术水平明显高对手。林丹凭借着略胜一筹的相持能力和关键球处理的优势,最终实现逆转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林丹与李宗伟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半决赛比赛中各项技术的使用情况和总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就林丹和李宗伟的技术运用特征和总得失分情况进行较深入的对比分析,找出林丹和李宗伟技术运用方面的异同和各自的规律特点,为我国男子单打的科学训练,提高技术水平,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反复观察林丹和李宗伟在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的表现,对两位选手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攻防相持能力、主动得失分使用技术、关键分技术运用等全场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处理网前球以挑球为主,李宗伟以搓放网前球为主。杀球成为两人得分的主动技术手段,林丹的杀球能力明显高于李宗伟。两位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得分相差不大,林丹相持能力略优于李宗伟;关键球处理上,林丹的技战术水平明显高对手。林丹凭借着略胜一筹的相持能力和关键球处理的优势,最终实现逆转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2020,(5):60-63
久等啦!日前,我们与腾讯体育一起连线了近来十分活跃的李宗伟。带着向球迷朋友们征集来的问题,拿督是有问题必答。退役后,羽毛球未曾走出李宗伟的生活。他心系马来西亚羽球新星的成长,支持仍在为追求坚持自我的林丹,盘点未来的四大天王,李宗伟表示新人们还需要时间打磨……在马来西亚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李宗伟每天陪着老婆和两个萌娃,与家人一起的时光对他来说是最幸福不过的。面对球迷朋友要求他多吃点多长肉的期望,他说也许是体质关系,自己已经是全家最胖的那个人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林丹在第30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再次逆转战胜李宗伟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羽毛球队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决赛中林丹和李宗伟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和李宗伟都在各自的特长技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凭借林丹在关键时刻强大的心理优势和稳定发挥,赢下了这场举世瞩目的"世纪之战"。  相似文献   

12.
薄仲年 《羽毛球》2019,(12):111-111
今年6月13日,马来西亚羽毛球传奇巨星李宗伟宣布退役,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他特别表达了对中国球迷的感谢,希望自己退役后还能常到中国与球迷互动。作为中国球迷最喜欢的外国羽毛球运动员之一,广大球迷一直企盼见到李宗伟。11月1日,先锋乒羽发布了11月9日李宗伟来长沙的消息,要求粉丝拍祝福视频就有机会获得活动现场内场门票。  相似文献   

13.
速读     
《羽毛球》2017,(1):10-11
世界羽联评出2016年最佳2016年世界羽联(BWF)超级系列赛总决赛期间举行了颁奖晚宴,评选出本赛季年度最佳,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第5次当选最佳男运动员。李宗伟曾在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夺得年度最佳,此后在2013年第4次当选。2014和2015年,谌龙获此称号。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等,对谌龙与李宗伟在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技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发球技术较为单一;搓放球和挑球技术是前场使用最多的技术;谌龙和李宗伟在中场主要运用平抽平挡和网前放小球两项技术;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正手吊球、高远球和头顶吊球技术,反手吊球使用率都比较低;双方主要得分方式是通过杀球和网前扑球技术;在本次男单世锦赛中,谌龙主动失分低于李宗伟。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以2016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选手林丹和李宗伟为研究对象,对比赛进行得分技术、主动失分技术、前场中场后场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得分失分技术李宗伟较好,在不同技术使用次数上两人各有不同,本文指出双方技术特点及优势与不足,可为羽毛球运动员以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球扫描     
身穿两套泳衣比赛世界纪录被取消;申办世界杯竞争激烈 澳大利亚稍占优势;健身观念掀起日本自行车热;李宗伟排名第一未敢得意  相似文献   

17.
以第31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谌龙和李宗伟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谌龙网前小球使用比例最大,后场平高球较少;中场击球反应快、高;后场吊球为主。李宗伟网前小球使用次数多,后场平高球较少;中场回球变化多样;后场杀球为主。两人实力接近,谌龙凭借关键时刻制胜得分的能力、充沛的体能、强大的心理优势夺得冠军。  相似文献   

18.
在2015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谌龙迎战马来西亚的李宗伟,比赛结果中国选手谌龙以2∶0赢得此场比赛的胜利.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本场比赛技术运用手段及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比显示:2人技战术的使用上各有特点,从身体和体能来说谌龙处于优势,李宗伟在比赛经验的积累上比谌龙更胜一筹,旨在为今后各水平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网羽世界》2012,(9):60-61
奥运赢得卫冕后.林丹聚集了众多新闻焦点.马来西亚音乐人黄明志爆粗口歌曲辱骂他的事件,是否要学陶菲克公布退役的时间.与老婆谢杏芳的婚礼筹办等等。不过有句俗话.要出名先出书.要出书先出事。8月12日下午3点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举行签售.自传的内容与李宗伟的《败者为王》相似同为流水叙述.但35元的单本价格能获得林丹签名倒是赢得了近万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网羽世界》2012,(7):32-33
在丹麦乃至欧洲.盖德的确找不到对手,他获得过多次欧锦赛单打及团体赛冠军,从1998年到2001年之间,盖德曾写下连续62周雄踞世界排名第一的神话。虽然从未问鼎奥运会、世锦赛以及汤姆斯杯的冠军,但从出道至今的近20年时间里.盖德不仅是丹麦羽毛球队的领袖.更代表了欧洲与林丹、李宗伟和陶菲克三人争霸.阻挡了亚洲国家独霸国际羽坛的格局。不过.36岁的年龄让曾经的“羽坛金童“在赛场上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