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感觉朴实而真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学生的爱,这种爱和社会使命感深深感染着我。  相似文献   

2.
<正>《让学生看见你的爱》作者:沈丽新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而是需要我们后天习得的能力。"当我翻到沈丽新老师的新书《让学生看见你的爱》时,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专业能力。作  相似文献   

3.
从教室里出来,我的眼角还湿湿的,心里面还流淌着阵阵暖流。回到办公室,打开听课笔记再次将这节品德课细细品味,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感到充满着爱的味道。这是一节一年级的品德课,课的题目是《家人的爱》,授课教师是姜晓燕。姜老师以"爱"为主线,步步深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家人给了自己幸福和欢乐,生活中处处有家人的爱,引发了学生对家人的爱与感谢。整节课学生的情感投入度很高,  相似文献   

4.
"教师不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教师只有热爱这样的生活方式,才能奏响爱的乐章。"这个世界是否美好,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爱他们、善待他们,为世界增添爱和善意我们的责任,尤其班主任更应该是爱的源泉,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到校园是值得留恋的地方,《班级日记》就成了我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和鼓励的平台。"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高中生活短暂而美好。通过写《班级日记》让学生的高中生活过的充实而丰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递爱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正不要扼杀他们的童心随着教育实践的丰富,我对"师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不仅仅是和孩子一起玩儿,而首先应该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我曾和我尊敬的赵校长发生过一次争执。他批评我不注意教师的尊严,和学生过于亲密,模糊了师生的界限,"过分"了。而我却认为,只要注意环境、场合,只要把握准学生的情感,教师任何"过分"的亲切、幽默、嬉戏都不会是多余的,这只会让学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要求"关爱学生",这是中小学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爱学生直接体现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国内关于关爱学生的文献、书籍、期刊有很多。有李春玲主编的《教师职业道德》一书,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孙炳海发表的《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袁枫 《黑河教育》2014,(11):12-12
正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的感情。教师对学生施以爱心,学生才能信赖教师,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一、认真教学,潜心教研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和《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学习习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我经常翻阅《做卓越的教师》《小学教研论坛》《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  相似文献   

8.
罗攀 《教学随笔》2013,(17):28-29
被时光稀释的哀愁停泊在郝水河畔,这里的一笔一画、一字一句都在祭奠着我们曾经那份不得不消逝的友谊。——题记花逢9月,我欣喜地踏入二中,我们彼此谁也不认识谁,你坐在我对角线的那头,唱着我不知名的歌,看似沉稳、内敛的你应该和我是永不相交。花事一起为洗澡的位置不顾形象地狂奔,一起为乒乓球奋战。一起为《藏地密码》抓狂,一起忽悠着司机叔叔为我们的迟到找借口,每天早上,手脚并用地向我说着你昨晚看的小说情节,你信誓旦旦地说:"过我想要的生活就是我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王志国 《中国德育》2007,(12):46-46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把对学生的爱蕴于心、溢于表,更要把爱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1.在亲昵的称呼中感受爱。教师对学生的称呼不但反映着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且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有效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如:对闫梦婷同学,我叫她"婷婷";对闫梦晓同学,我叫她"小晓"。她们说:"我妈妈就这样叫我,我喜欢老师这样称呼我。"恰当的称呼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春晚小品《卖拐》让"忽悠"一词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语,也变成了那些口惹悬河者的代名词,而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却对这个词"情有独钟"。认为,在中学音乐课堂上,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巧妙运用一点"忽悠"之法,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忽悠"——教学秩序井然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音乐课由自身特点决定,课堂多以互动为主,气氛活跃,一旦教师对课堂秩序掌控不力,很容易发生"乱课"现象。如何得心应手地驾  相似文献   

11.
我是在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的,转眼已经走过了22载。回顾22年的教育教学历程,是《黑龙江教育》教会我怎样教育学生,怎样设计一节课,怎样有效地运用教育方法和策略,使我很快走出了教育蒙昧期。当我在工作中不断面临各种棘手的问题,感到失望彷徨时,又是《黑龙江教育》帮我度过了教育的危机阶段。《黑龙江教育》宣传着名优教师最真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汇集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累累硕果,《黑龙江教育》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我徜徉于《黑龙江教育》,快乐地吮吸着其中的甘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终于有一天,我也可以拿起笔为《黑龙江教育》撰稿,写下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教师之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终于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黑龙江教育》上谈出我对教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绘本《我永远爱你》,今天讲述的是一个有关母爱的故事:小熊阿力早早起床,准备给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可是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碗。他主动找到妈妈,进行了一次"爱的测试"。妈妈始终微笑着向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不忘补充,"不过你要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二十二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伴随着岁月从我的身边走过,走向社会,不断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如今虽然我已步入不惑之年,还依然做着班主任工作,依然与学生朝夕相处,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发展,一起走过他们生命中那一段至关重要的岁月。回顾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我的感触很深,有苦也有甜,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热爱学生,沟通师生情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块基石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是教育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民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追求。《音乐课程标准》把弘杨民族音乐定为教学理念之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通过"创新"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通过这些了解使学生爱唱民歌,热爱民族音乐,感受、领悟民族音乐的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在《茉莉  相似文献   

15.
昨天,我收到了邮局送来的《中小学管理》第5期。我以按捺不住的急切心情研读了其中大部分文章,受益良多,并准备将其中的一些文章推荐给我的同事和亲友阅读。其中,沙培宁同志写的《一位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一文我连读了3遍,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去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田满眸热血率培表一个个"最好的我"。读了此文,我特别想了解李镇西老师17年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全过程和他那"爱"的历程,更迫切地想得到一本《爱。心与教育》,但苦于我们这偏远小镇没有办法购到这本书,我热切地希望沙培宁同志…  相似文献   

16.
陈晓玲 《广西教育》2010,(25):60-60
初涉《品德与社会》第一册教材,我不禁眼前一亮,这册教材以"爱"为主线贯穿始终:爱自我—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把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爱"的活动安排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内在集聚,材料组织上给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思考空间,教师更应该以此为契点,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刚与心理健康教育牵手时,犹如初生牛犊。渐渐发现,自己设计的方案总是纸上谈兵,总有不少学生被我忽视,总有很多细节被我忽略。时常追问自己作为一名心理教师究竟应该关注什么?直到四年前,一个偶然机会看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我知道了我不应该为学生描绘什么灿烂的前途与梦想,而是应学会守望。在学生成长的路上,用爱去守护、点拨与陪伴。四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在变,变得越来越好。我守望“心育”的心却始终没变,因为只有对“心育”充满爱,对学生充满爱,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8.
1.做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情感的教育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每接一个班,我经常与全体学生谈心,课间尽量抽时间和学生一起玩,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就像自己的亲人。当然,作为教师还要用爱心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因爱老师而爱课堂进而爱数学课。所以,我注意把幽默带入课堂,把故事带入课堂。比如,在二年级教学"平均分"时,我讲了孙悟空摘桃子、分桃子的故事,由分得不平均,到分得每人一样多,从而让学生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8,(1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我们爱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爱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有这样的调查结果:问被调查的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中有这样一个电视广告:李宁,一切皆有可能。读了全国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后,我想改用一下广告词——“能爱,一切皆有可能”,以此来形容李老师的成功教育。因为书中那一个又一个的爱心故事是那么真实而又强烈地拨动着我情感的心弦,震撼着我的思想,让我一次次地反思自己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也一次次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本源,爱是教育的真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师生关系是关键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它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期望影响着行动,行动的结果又改变着期望。只要教师对学生寄予殷切的期望,并付诸行之有效的行为,且将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共鸣,就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学生一旦形成某种期望,同时为了实现教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