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状况不仅反映着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时代风貌,而且可以对个体和群体乃至全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预测、解释和规范。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决定着个体总的价值取向,因此价值观研究常以人生价值观为重点内容。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和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它主要回答的问题是:人究竟为什  相似文献   

2.
我们强调共产党人要自觉地追求崇高人生价值观,并不否认同一社会中根本利益不相冲突的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的价值认识的多样性.我们理应在全社会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的人生价值观,也正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及由此而引起的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人生价值观上的层次性.对于那些能够通过诚实劳动致富,遵纪守法,不损害他人利益的人,尽管他们在动机上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但在客观上却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价值,对他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这样的人生价值观尽管在人生价值观中属于较低层次,有待于向更高层次发展过渡,但合理合法,应予以肯定、认可,并适时给以正确的引导,使其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前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逻辑上论证这一命题: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及倡导这种主流价值观的精英人物。决定着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与变迁方向。我们首先将人在具体行动上的理性特征、人生的展开受价值观所引导、和人对潜在终极价值的追求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行为特征,统一到人的自我实现过程中,以此分析社会精英的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考察价值观与法律层面的制度安排之间的联系方式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方式。按这一理论逻辑,本文区分出四种类型的制度变迁。并且分析了相应的四种变迁机制。  相似文献   

4.
世界是如此诚实而公平地存在着,而每个人眼中却都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发现着不同的色彩,演绎着各自的人生。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一摇。一个旅人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人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抗洪英雄李向群,家有百万资产,但他却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经商赚钱的机会,毅然从军入伍,去受苦受累,这笨不笨?不笨。从追寻烈士成长的轨迹,思考烈士成功的人生,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是英雄李向群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然。人生即追求,人生即选择。人生追求,体现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人生选择,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的一举一动,都是追求和选择的表现。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和选择,都是由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参军这一追求和选择,也是如此。参军,就意味着无私奉献,在有人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追求“实惠”时,李向群却…  相似文献   

6.
艾芜和梅里美虽然处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属于不同的时代和社会阶级,却各自塑造了一个充满野性和原始强力的女性形象.两个形象都属于与整个文明社会作对的特殊群体,其惊世骇俗的举止,寓托着作者对所处社会的抗议和批判.两个形象不同类型的反叛的,折射出不同的社会矛盾和民族价值观,体现了作者追求艺术技巧和追摹人生步伐的不同特色.两篇作品在精神上的联系,是体现人性的尊严和对美好人生的颂扬.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必将引起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本文试图从分析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入手,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供同行参考。 (一)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状况 价值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问题,它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改变其内容和形式。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状况,我们组织了一次书面调查,并在某些年级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会,同学们畅所欲言,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以这么说,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状况,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  相似文献   

8.
人生价值观的选择是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的非常严肃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阅历,不同文化素质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合乎时代要求的人生价值观,为什么搞市场经济还要讲奉献精神,本人谈点粗浅的认识。人生价值观是人生观中的核心问题人生价值观是人生观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人生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生现中的核心问题。首先,人生价值观指导着人生目的的确立。人活在世上,总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的和理想,解决活着为了什么,追求什么的问题。人生价值观正好对此起着直接指…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价值     
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烧光了还可以再长。悬崖峭壁上的一棵小松树茁壮生长着,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一粒种子,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头,顽强地向上生长。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不同的人对待人生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有的人活得平平淡淡、懒懒散散、索然无味,有的人却活得轰轰烈烈、精精神神、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0.
荣辱观是关于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根本观点,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价值观,即荣辱价值观.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荣辱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导的荣辱观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但目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却以荣为耻,以耻为荣,出现了荣辱观颠倒的现象.荣辱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决定于价值观.我国目前社会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荣辱观颠倒的现象,其根源在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决定的价值多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价值是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面对当前价值观多元化导致的荣辱观颠倒现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性,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1.
提起人生价值观,这个字眼大家并不陌生,然而人生观和人的价值关系、社会制度对人生价值观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一系列诸多理论问题.并不是人人都很清楚的。为此,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一起商榷。 一、人生价值的产生及其作用 所谓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看法。实现人生价值观,就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对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另一种是指如何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实现人生目的时所采用的手段。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属于上层建筑中思想意识形态的范畴,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制约,并服从和服务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同时也产生出不同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产生出超阶级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从发展的过程看,它并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考察价值、人的价值的产生和发展入手界定了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得出结论说,人们会产生怎样的价值观,这决定于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否失去平衡,进而认为我国当前必定是多种人生价值观同时并存而以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为主流和主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考察价值、人的价值的产生和发展入手界定了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得出结论说,人们会产生怎样的价值观,这决定于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否失去平衡,进而认为我国当前必定是多种人生价值观同时并存而以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为主流和主导。  相似文献   

14.
社会是个大系统,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域下探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在人,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的现状及原因,并对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群体——当代大学生,面对滚滚而来的改革大潮,他们的价值观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地理系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明显地感到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莘莘校园里的安稳与宁静,正以新的姿态寻找并确立新的人生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人生价值观是人作为主体对生命意义的确认以及实现这种确认所采取的主要生活方式。它包括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等。反应在人与身体以及自身有关系的诸如他人集体,社会,职业,婚姻,政治等各个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一 (1)对人生价值的形上思考,在人类思想史上几乎未曾中断过,并且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生价值观。价值是一关系范畴,人生的价值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生所置身于其中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问题。各种人生价值观,对于价值标准的选择和确定,实际上都来自对于这一人生价值关系的哲学思考。按照其基本思路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这样三种不同质的类型:一是传统的整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二是个人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三是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1.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前些年思想战线的斗争历程,一个明确无误的事实是: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泛滥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总是相伴而行。 1980年,开展了“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什么?”的讨论,这场讨论实际上推崇和宣扬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错误人生观,在青年中打开了否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缺口。而与此同时种种背离与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观点也在相当广泛地传播。 1983年,伴随着理论界的人道主义和异化热,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宣传不仅进一步公然地展开,而且进一步理论化:片面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李里 《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10-11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人生思考和定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未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淡化、价值观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和人生航向迷失等问题,其形成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因此,应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具体地分析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人生价值观“双重效应”的客观必然性,尤其是分析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正确对待人生价值观“双重效应”的基本方法以及正确评价人生价值观“双重效应”的科学标准。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论证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对于帮助人们自觉地方发扬人生价值观的正面效应而抑制人生价值观的负面效应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杜十娘和莘瑶琴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她们的命运结局却完全不同,一个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而另一个成就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杜十娘和花魁娘子呈现这种不同结局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其自身、选择的对象以及社会思潮等方面对二人不同命运结局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她们的不同结局反观当时的社会本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