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经过10年一线教师的实践,各级专家的修订、审议,2011年3月,形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标准(2011年版)》规定了义务教育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将作为我们教师今后在一定时期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2.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地将“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作为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之一,从而使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体系更加完整、更加富有时代气息。这是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建设和研究的重大成果。而此成果的获得殊非易事。作为中学历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世界意识从混沌初孕到明确清晰,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的最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过程与方法”列入课程目标伊始,引起了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广泛关注。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规划的课程目标之一,而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实施目标。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分别简称“初中课标”“高中课标”),都把“方法”作为历史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将其与“过程”目标搭配组合,构成中学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第二维目标。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权威性指导文件,因此,方法问题自然也就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赵剑峰 《历史教学问题》2010,(3):113-115,35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大进步,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闪光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目标”对“过程与方法”做了这样的阐述:“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它强调对历史的认识,亦即历史的结论,形成于历史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10年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化学课标(2011年版)],并于2011年12月28日印发。落实课程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历史课程资源是指形成历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历史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其中包括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等。  相似文献   

10.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本依据的历史新课程改革,遵循“先实验、后推广”的思路,与其他新课程一起,从2001年9月开始进入了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的理解能力。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编写的。  相似文献   

13.
李付彦 《河南教育》2009,(12):41-4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历史课标》)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历史课标》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历史大纲》)相比,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  相似文献   

15.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将“态度”作为历史课程的一级目标。我国历史教育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新理念。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目标,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但上述两个“标准”都未对“态度”加以界定,其所列“人生态度”“科学态度”等也说不上是该概念的周全外延。  相似文献   

16.
历史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1.初中历史课程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理”三维课程目标,与以往的历史教学目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相比.历史三维课程目标有了很大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力求体现时代性.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政变了“难、繁、偏、旧”的理象;  相似文献   

17.
闫晓英 《生物学教学》2007,32(10):31-32
综观《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在课程目标里面,两者有许多交叉融合之处。如《生物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这样描述的:“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8.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历史与社会》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教材两者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历史教师要努力钻研课程标准,做好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的衔接;适时补充和复习相关内容,弥补初中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缺乏系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调查.是用某种技术并按一定程序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社会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础性的、最广泛使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育部先后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