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元代隐逸山水画的纯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山水画在宋代几经挫折,产生了很多作品,但就其纯粹性而言,仍不及唐代,山水画中的隐逸文化略呈颓势。山水画在元代才摆脱颓势,完成了对唐代山水画的隐逸回归和升华,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隐逸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萌芽于唐,成熟于宋,发展于元,清代达到高潮。它的影响力至今仍被画家所崇尚。  相似文献   

3.
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隐逸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萌芽于唐,成熟于宋,发展于元,清代达到高潮。它的影响力至今仍被画家所崇尚。  相似文献   

4.
道家隐逸与唐代山水艺术关系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中国“山水情绪”发达的时代,道家隐逸对模塑唐代丰硕圆熟的独特的山水艺术风貌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家隐逸在唐代的兴盛有其社会动因。道家隐逸造就了独特的唐代山水艺术风貌,即山水田园的“桃源情绪”、园林的恬然之趣和山水画崇澹尚逸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的游记摒弃了单纯描写自然的审美浅见,写景中注入了人生与社会的内容.他的游记不仅仅是一幅幅山水画,而是在山水画中融入了人生情即隐逸思想与忧患意识,在反映自然时也表现了人生、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概念尚未厘定,创作实践却蔚为大观的一种文学形态。以古代隐逸文化为背景,通过对现代文学中某些作家的隐逸现象和作品中隐逸倾向的分析,尝试建立中国现代隐逸文学体系,以丰富中国隐逸文学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和文学潮流,“隐逸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中国古代隐逸文学经历了春秋战围、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则经历了现代历史上两次隐逸潮流。本文即是对中国隐逸文学的这种发展流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山水画的本体价值,就在于它是特殊情感的隐逸文化,犹如一面三棱镜,折射出儒道佛思想多元统一的中国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隐逸诗是我国古代描写有关隐逸文化内容的一种诗体,是从诗歌主题学角度划分出来的。按照诗作具体内容的不同,隐逸诗又可以分为田园隐逸诗、山水隐逸诗、游仙隐逸诗、佛理隐逸诗、吏隐诗等类型。本文从文学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每一类型的代表诗人及其诗作,分别总结出其美学风格特征,如田园隐逸诗之平淡、自然,山水隐逸诗之清新、秀丽,游仙隐逸诗之奇幻、绝俗,佛理隐逸诗之悠远、高妙,吏隐诗之疏放、闲雅。  相似文献   

10.
归隐山水是我国汉晋之际知识分子较为普遍的人生追求,然而能够实现隐逸生活的人却少之又少.仲长统有隐逸高蹈之心却始终放不下世事,他的隐逸理想也不得实现;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将众多知识分子所希冀的隐逸理想变成了现实.仲长统的《乐志文》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是作者详述个人隐逸理想的文章,然而两篇文章所描述的隐逸生活却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仲长统和陶渊明的性格和思想意志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