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口述档案"概念源始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词典中出现的法文词条Archivesorals(口述档案)概念。但在词典的中译本中,却没有口述档案这一术语,只在Orals这一词条下有相对应的中译"口述历史"。1988年8月,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正式使用"口述档案"这一概念。国际档案理事会所编《档案术语词典》关于口述档案的定义,已为我国档案界认同,取得了基本的共识。述口述档案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中出现了法文词条"Archives-oral",此概念被译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1988年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正式使用"口述档案"这一概念,他认为:"口述史的查访结果和口头传说的汇集组成了口述档案"。这些概念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3.
我国口述档案建档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瑚 《浙江档案》2006,(9):53-54
口述档案的首次提出源自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1988年8月在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正式使用了“口述档案”一词。我国对于口述档案的认识正是来自于国际档案大会对于口述档案的有关介绍和论述。若从1984年算起,那么,  相似文献   

4.
开展口述档案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档案”概念始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述语词典》,词典中法文辞条出现archives orales(口述档案)概念,西班牙文辞条为archivooral,此概念被解释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1998年8月在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正式使用了“口述档案”这一概念,并受到国际档案界的普遍认同,他给口述档案所下的定义是:口述史的查访结果和口头传说的汇集组成了口述档案。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口述档案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5.
“口述档案”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中国档案界来说,“口述档案”虽然已经不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但由于人们对“口述档案”的认识尚较模糊,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得到普遍认可的定义来对其作准确的表述,对它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人。本文拟作引玉之砖,以引起档案界对“口述档案”及其有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一、“口述档案”概念的来源有人提出,“‘口述档案’概念始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词典中法文词条出现Archivesorals(口述档案)概念,西班牙文词条为Archivooral,此概念被解释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  相似文献   

6.
"口述档案"概念始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述语词典》,词典中法文辞条出现archives orales(口述档案)概念,西班牙文辞条为archivooral,此概念被解释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1998年8月在第十一届国际  相似文献   

7.
郭兰 《档案时空》2017,(2):23-24
口述档案的首次提出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该词典将“口述档案”定义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口述档案中饱含了丰富的个人记忆,而个人记忆正是印证了个人在其特定时代的精神履历.一段段鲜活的个人记忆便成为集体记忆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述档案就成为集体记忆、大众记忆的“工具”或“产物”。  相似文献   

8.
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首次提出了“口述档案”的概念,即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近年来,学界有关口述档案的研究逐渐增多,国内不少高校也开展了口述档案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笔者依托所在学校开展此项工作的心得,谈谈对高校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口述档案"概念由国际档案理事会1984年提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口述档案实践。本期口述档案专栏推出的《98岁新四军团长现场口述鄂南抗战》一文,是咸宁市档案局局长雷锡高在新四军团长雷同返回咸宁市桂花镇石城村回忆抗战往事的现场记录。档案局长直接记录亲历人口述历史,这一行动值得鼓励与推介。希望更多的领导同志关心这项工作,推动湖北口述档案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唐蔚 《湖北档案》2013,(8):22-24
口述档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际档案界引进到我国以来,争议声一直不断。承认它是档案者有之,质疑者也大有人在。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口述历史档案这一资源的认识也是如此。有人不认可口述档案的价值,他们判定口述档案只是一种辅助档案利用的重要参考资料,并不具备档案的本质属性。有人从历史、文化等角度来挖掘和肯定口述档案的价值。笔者从叙事、历史、现实、情感等维度来展开讨论,或许为认识口述历史档案价值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