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正确认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大纲指出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 ,小学生作文是练习 ,是习作 ,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怎么想的 ,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无需做太多的加工润色。小学生作文和艺术创作是两回事 ,不应拿文学创作的标准去要求衡量小学生作文。要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 ,”写放胆文。义务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全体学生通过扎扎实实的作文训练 ,都能够达到基本的作文要求 ,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当…  相似文献   

2.
习作要求同学们,最近你们有没有特别想写的内容?这次习作,就请你们把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详见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积累·运用(七)。习作指导!文题分析这次习作,是让我们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你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自己一个奇特的想象,某一次旅游所见到的景物……总之,写人、记事、写景、写物,或者编故事都可以。!思路导引这次习作是自由作文,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自由表达的机会,把自己最近特别想写的内容写下来。作文内容范围、体裁不限,写景、记事、写人、写物、想象都可以。自…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4.
王琪 《中国教师》2012,(5):64-67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作文教学明确定位为"写话"。"写话"就是用口头语言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小学低年级最初的写作训练。这一阶段要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学生感到写话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告诉别人,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依照作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教师对学生总是离不开家长式的“包办”.教师让写什么,学生就写什么;教师说怎么写,学生便怎么写.每写一次作文,教师布置题目,有的学生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有的学生东拼西凑,煞费苦心.作文任务是完成了,至于到底写了些什么,怎么写的,文章质量如何?学生几乎茫然无知,胸中无数.因为学生在写作前很少精心选材构思,很少认真斟酌推敲.他们自以为那是教师评语里的内容了,不是自己“份儿内”的事.教师精心批改作文后,学生对教师的评语亦不假思索,更无异议,而是绝对的领教.久而久之,使得作文教学陷于被动僵化的局面.教师亦因此招来许多莫名的苦恼——自己多少年如一日,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评改学生的作文,可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提高不快,问题的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很多小学生怕上作文课,因为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与成就感。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体会到作文之趣、作文之乐,鼓励学生"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写""要说真话、写实事",引导学生在一次次修改中锤炼语言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7.
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道难关,有的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有时候,一节课也写不出两句话来,怎样突破这道难关,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甚至喜欢上写作文,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几点尝试,收效甚好. 一、培养写作兴趣,训练学生把说变成写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有些学生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一让写作文思维就像被卡住了,总觉得写文章是很神圣的一件事,针对这种情况,我打破常规,作文课不是开始就让学生写,而是让学生先讲.当我给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发言时,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发言,等他们说完了,让他们马上把说过的话写下来,一篇篇作文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有一次,我让每个同学都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是怎样一个人,说完了,我就鼓励学生把讲过的话写下来,怎么讲的就怎么写,这次有几个同学写得特别生动,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很简单,作文就是把说变成写.通过几次训练以后,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再也不怕写作文了,甚至爱上了写作文,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把学习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束地品味人生,体验真情,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作文就是你怎么想的,或者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  相似文献   

9.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把学习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束地品味人生,体验真情,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作文就是你怎么想的,或者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  相似文献   

10.
我的自画像     
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再过两个月,小学六年愉快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将要离开可家的母校,告别敬爱的师长了。六年来,同学们就像一棵棵小树一样,茁壮成长起来。同时,也像一棵棵小树一样,各有各的特点。毕业前夕,想不想给自己画画像,写一写自己?应该说,自己最了解自己,这次作文就来个“我写我”。你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你爱出个什么题目就出个什么题目,如果题目不好出,写完了再想个题目也不迟。写好了之后,再为自己的文章插图,把自己画下来。如果画画有困难,则贴上一张照片。相信这次作文会写得很出色。等老师改完了,在班级或者小组里举行一次“我写我”作文朗诵会,让大家评评谁写得像。  相似文献   

11.
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用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语言文字,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体验式作文"是指学生的作文应展示个体生命的原生态,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也无须任何遮掩和伪装的书面语言来表现自我精神,怎么体验就怎么写,体验到什么就写什么,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  相似文献   

12.
古代先哲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文应是学生的心声,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作文如做人,作文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命润泽。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虽然提倡和鼓励学生写“真文”,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许多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连篇,空话套话满天飞,虚情假意,空洞无物,千篇一律,读了让人生厌。当“应试教育”左右着中国教育的时候,教育就被异化为一种缺少人性的教育。当前作文出现了一种追求功利的倾向,即考试怎么考,作文就怎么写;考试考什么,作文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3.
作文内容的创新。可多让学生写假想作文,如《假如我当爸爸《》二十年后的我《》在没有大人的日子里》等,还可将多种题材引入习作练习中,如童话、寓言等。一次,我让学生根据几个简单的图形展开联想,学生兴致很高,写出了许多绘声绘色的童话故事。作文要求的创新。过多过高的要求使学生无从下笔。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去写作文,事情怎么样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表现,不拘形式不限字数,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表达出来。把作文写通顺了,作文水平自然会逐步提高。小学生只要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即可,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思维方式的创新。思维是无形的作文,作文是有形的思维,同一个题目,思维方式不同,写出的作文也不同。如《第一次……》,以往大多写第一次煮饭、第一次洗碗……都是自己帮父母做家务。我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观察平时不注意的。学生交上来的作文琳琅满目:第一次流泪、第一次和妈妈说心里话、第一次和男生交朋友……这样,作文就有了新意。评改途径的创新。评改时应以激励为主。评改方式可让学生自评互评,互评中又有初评和复评。初评主要是找出错别字,理通句子;复评主要任务是赏析优美的词句,如比喻句、排比句、好的动词、形容词等。我们要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写作对作家是一次创作,对学生而言则首先是一种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常常为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等问题烦恼。尤其是写什么这个问题,使许多学生感到头疼,他们觉得写自己生活中的小事过于平淡、琐碎,往往会选择借鉴一些优秀作文集、作文选中的内容来模仿,而不管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或情感体验,导致自己写的作文完全背离了"为情造文"的规律。他们写作往往生搬硬套,凭空捏造,故意煽情。更有一小部分同学受一  相似文献   

15.
一次,教语文课的王老师批评小胡图说:"你这篇作文写得不真实,完全是乱编出来的。拿回去重做,要从自己写起。"第二天,小胡图又交来一篇作文。王老师又批评小胡图说:"你怎么写得这么啰唆呢?听听你是怎么写的——‘早晨,我从自己的床上起来,洗完了自己的脸,就背上自己的书包上学去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小学生感到写作文一点儿也不难?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自己养成经常动笔写下水作文的习惯。其次,从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作文""作文该写些什么""作文该怎么写""怎样写好文章"等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如果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写作文真的就一点儿也不难了。  相似文献   

17.
记得自己还是学生时,就不喜欢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每次写作文都是绞尽脑汁,像挤瘪瘪的牙膏袋似的,写完一读,明显就有拼凑的感觉,哪儿还谈文采啊!初带语文那几年,看我的学生们每次写作文时也在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心里很是着急:怎么让孩子们有东西可写?怎么让孩子们喜欢上作文呢?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摸索出了一套方法,现在总结下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不应束缚学生手脚,而应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出发,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体裁就写什么体裁,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是两周一次作文,两周后学生才能看到上次作文的评价及修改意见,而这时候学生也多半忘记了自己上次写的内容了。因此,作文本发下来之后,认真琢磨批改的道理的学生是少数,多数是只看看总批和分数。这样,教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不少学生对作文有恐惧感,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学生害怕作文,又怎么能写好作文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