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背越式过杆动作不符合人们日常活动常规,学生在学习中常产生恐惧心理,由此,不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在练习中常造成腰部扭伤现象。为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采用了一组背越式过杆专门练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根据中学体育教材要求,高中纵箱分腿腾越的第一腾空要有预先后摆动作(即鱼跃动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动作难度大,学生有恐惧心理,怕摔等。根据消除防御性反射原理,在初学时,应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此,我在该项教学中采用了程序教学法,不直接用山羊或跳箱练习,而是按着一定的程序,先用海棉垫子(或草垫子)练习第一腾空,待第一腾空的鱼跃动作完成后再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身体素质是掌握技术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为了促进学生对技术教材的掌握、提高动作质量,多年来,我们在普修体操教学中一直采取了竞技体操教材与四项身体素质练习并行安排的方法,在学习主要教材的同时,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练习四项身体素质,并在1981年2月我院编制的“体操普修教学大纲”中,明确地规定四项身体素质是必须贯彻的教材之一,并定有及格的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4.
支撑跳跃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出现,属重点教材,是小学生喜欢的项目之一。它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特别能增强下肢和肩带肌肉的力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有显著的作用。学生在开始学习这个动作时容易产生害怕跌倒、碰撞的心理。为了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消除心理上的不良因素,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辅助练习,感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分腿腾越跳"山羊"是典型的支撑跳跃动作,它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动作难度较大的跳上、跳下的体操教材。它包含了跑、跳、撑(推)、落等技术动作。实践证明:学生跳过并不难,但跳好很不容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徒手练习、游戏练习和器械练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排除学生对支撑跳跃的恐惧心理,进而  相似文献   

6.
<正> 小学的投掷教材,主要是掷垒球、掷沙袋。由于投掷垒球和沙袋的最后用力是鞭打动作,其身体姿势、动作轨迹、用力顺序与推铅球不同,这样学生在小学获得的投掷知识与技能,对中学时学习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术起着干扰作用。如何消除这种干扰?我在教学中采取下列几点做法,收到了一定效果。 1.根据学生力量大小,采用不同姿势进行臂屈伸练习,如推墙整、斜立撑、俯卧撑、脚高于头部撑。练习时要求学生手指相对,伸臂用力动作快。这种练习相似于推铅球出手时的用力动作,能使学生产生比较正确的本体感受和技能刺激。  相似文献   

7.
在技巧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之后,会出现一种自足或厌倦的情绪而影响动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消除这种不良心理,采用以下几种腾越的趣味性练习,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练习兴趣,达到提高练习情绪和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肩肘倒立是小学体育五年级技巧类教材,完成这个动作,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空间位置感觉。传统教法为教师示范一学生模仿练习一纠正错误练习一集体练习。大多数同学一是对动作结构并不清楚,二是从动作的起始到完成动作的顺序不甚明白,导致动作的质量不高,学生学起来也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立”起来,根据小学生动作思维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材分析啦啦操是一项具有鲜明节奏韵律感的运动,其特有风格是动作多变、刚健有力、舒缓协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各种走、跑、跳、踢、转等动作,及舞蹈动作和变化多端的队列动作。本节课用花球进行两个八拍的动作学习,打破传统的健美操学习方式,学生手握花球进行学习和练习,使课堂更有新奇感,也为学生增添一份新鲜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手臂力量,提  相似文献   

10.
一、递进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不破坏跳箱分腿腾越完整动作结构的前提下,改变器械的高度和长度,变换练习环境,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跳箱分腿腾越技术。教学中学生以自主学练为主,当基本掌握了前一项练习后,方可进入后一项学习,如同上台阶,步步升级,即:1.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教材里都有前滚翻的练习,只是练习的方法与要求各有不同。如在小学学习团身前滚翻,在中学则学习跃起前滚翻。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掌握动作快,一部分学生掌握动作慢。如果能因材施教,让掌握动作快的这部分学生学习一些前滚翻的各种变化练习,能够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2.
<正>一、意识"破"旧,重视"课课练"作用案例:在技巧前滚翻动作的学习中,由于受到组织、讲解、保护与帮助以及教材性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堂中多是采用分组轮换的练习方式,教学的重心放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上。练习密度、练习强度及运动量明显不足,体能的积累和提高相对低下。分析:以往的教学中,通常会在主教材后面增加一些接力跑等较为激烈的游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运动负荷。但是这类游戏和比赛,存在个体等待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学体操教材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学会体操动作,并能自己进行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对体操练习的积极性。在体操教学中,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器械条件,相对采用一些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中学体操教材中,典型动作的基本要领,辅助练习及教学方法作一简述,仅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脚离地后腿伸直,团身紧,滚动圆滑。教法: 1、仰卧团身抱腿,前后滚动。2、仰卧团身抱腿,前后滚动成蹲立。可在帮助下进行练习。3、可利用适当的斜坡垫子练习前滚翻。(图二)  相似文献   

14.
<正> 铅球教学由于受到技术本身特点的限制,一般来说练习密度都较小,因而既难以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也难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我们在某中学进行了一轮教学实验,在50分钟的体育课中进行两项教材的教学,其中一项是铅球,在改进组织教法之前,15次课铅球(包括辅助练习)的平均练习密度为10.8%;  相似文献   

15.
点拨的时机     
点拨,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精炼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和练习进行“画龙点睛”的点化和指导。它是突破教材重点、难点,促进学生迅速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和发展思维活动的有效手段。   1.练习前点拨。有些动作,练习时因移动的速度快或距离远,不便于教师随观察和指导,需在练习前由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指点。学生练习时可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要求上,使练习合乎要领。   2.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时点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除改变教法外,还应用幽默、诙谐,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激情引趣,促使学生专心学习。 …  相似文献   

16.
<正>一、"手倒立"教材简介"手倒立"属于技巧运动中静止平衡类教材,是指用手支撑使人体倒置的静止动作,其主要技术是在反常规下(脚在上,头在下)维持身体的平衡。"手倒立"是初中阶段体操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锻炼身体的实效性强,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技巧运动。经常进行手倒立练习,可以改善学生肌肉本体感觉,提高前庭分析器功  相似文献   

17.
“双球练习法”,是教学方法上的一项改革,经几年实践证明,“双球练习法”对提高少年儿童排球训练的密度、强度,增强比赛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1、双球练习法的概念双球练习法指的是在同一技术动作的练习中,每个学生每进行一次练习必须连续完成两次击球动作;在不同技术动作的练习中,每进行一次练习必须连续完成两个不同的击球技术动作;在战术配合练习中,完成一次战术进攻,要完成两个攻击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主教材前滚翻是学生喜爱的技巧类体育项目,它能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灵敏等素质。作为复习教材,学生对该动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能单独完成前滚翻动作。本课旨在通过学生的练习,进一步熟练学生前滚翻的动作,解决学生滚翻时团身不紧与分腿的问题,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课的次教材是圆圈接力,为了使整堂课统一连贯,我将该教材与前滚翻这一主教材紧密结合,作为前滚翻的巩固与拓展,并留下了更多的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设计竞赛场地,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课前思考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尝试体育教学的回归,以解…  相似文献   

19.
学习游泳与学习其它体育运动技能不一样 ,不仅要学会技术动作 ,而且要改变习惯的呼吸方式 ,由用鼻子呼吸 ,改用嘴吸气、口鼻呼气 ,以及适应水环境。只要学生能尽快熟悉水性 ,克服怕水的心理状态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准确把握教学进度 ,学生就会在有限的课时里学会游泳。熟悉水性的练习方法 :熟悉水性是游戏教学中的第一课 ,它是学习各种游泳姿势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练习。熟悉水性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 ,逐步适应水的环境 ,消除怕水的心理 ,掌握游泳中一些最基本的动作 ,如呼吸、漂浮与站立、滑行等动作 ,为以后学习和…  相似文献   

20.
正5.多元化的辅助练习是训练的基础体操跟头动作的辅助练习根据动作难度的不同有很多方法。比如在学空翻动作时经常会用到蹦床和海绵坑,这是为了使学生消除恐惧感。在学生对动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概念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训练;又如在海绵坑里垫上一定高度的垫子,使学生能够在空翻落地时建立位置的概念。还有单杠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