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2005年青海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7~18岁汉、土、撒拉族中小学女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青海高原汉、土、撒拉族中小学女生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及存在的差异,建议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来关注女生,逐步提高该地区适龄女生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2.
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本文利用2000年和1991年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的有关数据,对两个少数民族学生的视力、龋齿、低Hb、蛔虫卵和营养不良作9年的动态分析,以揭示土、撒族学生健康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改善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动解剖学     
G804.49 20021527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1991-2000年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Dynamical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 ofhealth of the Tu and Sala nationality students form1991 to 2000 in Qinhai province(刊.中,A)/张天成∥四川体育科学.-2001(4).-36-37,49表3参4(TY)学生∥健康∥体质∥调研∥青海∥少数民族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本文利用2000年和1991年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的有关数据,对两个少数民族学生的视力、龋齿、低Hb、蛔虫卵和营养不良作9年的动态分析,以揭示土、撒族学生健康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趋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青海省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成年人体质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青海省汉、藏、回、土、撒拉五个民族成年人在适应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汉族和藏族在自然环境适应方面较好而回族和土族相对较差;在社会环境适应方面,汉族和撒拉族较好而土族和藏族较差;在对自身生理性改变的适应及抵抗疾病方面,汉族和撒拉族较好而土族和回族较差。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本文利用青海省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土、撒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并通过两个少数民族间的横向比较,分析土、撒族学生体质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实行民族优生、优育、优教,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西部开发,青海经济的振兴,提供合格的人才储备.研究结果表明15年间,土、撒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很快.同时,发育过程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土、撒族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为负,其中,土族学生平均下降幅度大于撒拉族学生;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增长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撒拉族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出现下降,其中,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提高幅度多数大于撒拉族学生.  相似文献   

6.
笔者利用青海省 1991年和 2 0 0 0年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 ,对土、撒学生的身体形态、两民族间的横向、纵向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土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平均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撒拉族学生 ;土、撒两族学生的生长发育高峰有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5,(9):776-782
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我国1985-2013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相关文献共385篇进行量化综述研究。旨在弄清近28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优势,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及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更显不足,研究方法单一。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虽然在在营养与形态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体育活动的效应量为中等,但近10多年,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降,肥胖检出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其目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能力,还间接地影响着其能否在未来的"少子化"家庭赡养模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否承担起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背景下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重任。然而,受膳食结构不合理、课业压力较大、出行方式工具化以及体育锻炼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且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这其实就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的稳定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在这种背景下,促进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就成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具体的促进对策有:调整中小学生的膳食结构,控制其脂肪的摄入量;减少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保障其足够的睡眠与休闲时间;倡导中小学生选择积极的出行方式,增加其体力消耗;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质量,促进中小学生的体育参与。  相似文献   

9.
张天成 《体育科学》2002,22(6):39-42,91
研究目的:为高原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利用青海省1985年和1999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土、撒学生的体质状况作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1)14a间,土、撒学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过程有提前的趋势,胸围平均增长值均出现负增长;(2)肺活量绝对值和相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身体素质总体发展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0.
张福兰 《四川体育科学》2004,(2):103-104,113
本文利用青海省1991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海拔2000~3000m土、撒、汉学生视力状况作9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高原地区学校防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