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篇小说《魔法》通过女仆在给太太梳妆时的闲聊,讲述了一个妓女的悲惨遭遇。它运用嵌入性叙事的写作手法,体现了文章的主题:人们过去的错误决定其将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结构裁剪得当、有条不紊,这得益于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对"蒙太奇"手法无意间地应用。叙事蒙太奇手法和表现蒙太奇手法的使用,让该诗呈现出一幅幅前后连贯又形象鲜明的画面,甚至可以把它看成一部具有完整情节的电影。应用蒙太奇手法来分析本诗不失为一种了解作者思路和作品寓意的颇有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成功地运用了《圣经》隐喻来渲染气氛, 丰富其内涵。《圣经》的故事寓意和有关道德观念已融入作品的思想主题中, 同时, 作者在叙述结构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也通过套用《圣经》手法使之发挥有力的烘托作用。本文拟就小说的主题思想, 叙述结构及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三个方面来论述 《圣经》对斯坦贝克的创作所起的作用, 从而加深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赵苗 《现代语文》2009,(6):129-130
《赫索格》在叙事策略上运用了流浪汉叙述方式与意识流手法,展现出美国文化和犹太文化的冲突,彰显了身份焦虑的叙事意旨。  相似文献   

5.
夏古华  王馨 《文教资料》2011,(15):23-24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司哥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也是被公认的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成功之处之一表现在一些独特的叙事技巧的运用。本文依据现代叙事学理论,分析其独特的环形叙事结构。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单词、意象的重现;情节的非线形叙述。指出其独特的环形叙事结构不仅揭示和深化了主题.而且赋予文本更深层次的艺术寓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第一人称叙述手法、全知叙事、客观叙事、叙事视角、意识流等方面对《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手法进行了比较,探析了《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中叙事手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与《圣经》互文指涉,影片的故事情节架构与《旧约·出埃及记》的神话模式相似,而且,影片运用了圣经U型叙事结构来刻画人物命运并实现主题寓意;不仅如此,影片还采用了不可靠叙述及反讽叙事策略,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需要进行双重解码。后现代派叙事策略的运用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8.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与《圣经》互文指涉,影片的故事情节架构与《旧约·出埃及记》的神话模式相似,而且,影片运用了圣经u型叙事结构来刻画人物命运并实现主题寓意;不仅如此,影片还采用了不可靠叙述及反讽叙事策略,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需要进行双重解码。后现代派叙事策略的运用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9.
《喜福会》因其感人至深的主题和独特巧妙的叙事策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将运用叙述声音理论分析小说人物吴精妹的个人叙事声音中具备的双重叙述性,使之成为谭恩美小说独特叙事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赋予小说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突出了女性主义叙事权威.  相似文献   

1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thfield,1888—1923)是二十世纪初活跃于英国文坛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她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她对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在《莳萝泡菜》中,她采用女主人公薇拉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叙事,对现代女性孤独感和幻灭感这一主题进行了揭示和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莳萝泡菜》中的女性视角的叙述手法来进一步深化对该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许三观卖血记》成功运用重复叙述和对话叙述模式,其重复叙事不仅是小说架构的手段、构成细节的主要手法、刻划人物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种独有的国家民族命运的叩问方式,重复叙述模式强化了生命的主题意蕴与民族悲剧的社会底色。  相似文献   

12.
作为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杰出代表,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以娴熟的艺术创作手法在业内取得一致好评。福克纳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全新的叙事手法:多重叙述视角。他分多次讲述同一个故事,而每次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不同的人对同一人或同一情况截然不同的反映。采用多重叙述视角,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完美的描述了衰落的南方贵族康普生家族的精神堕落。  相似文献   

13.
《外婆的日用家当》(Everyday Use)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运用叙述的角度和手法来表现文章的意义。本文从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叙事方式、女性主义叙事视角、隐喻的叙事技巧和反讽的叙事技巧四个方面探讨小说的叙事美学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展示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本期主题:魔法学徒的挑战本期主角:作为魔法学徒的你本期任务:解决魔法宝石合成器的难题1经过不懈努力,你终于考上了魔法世界中最有名的霍格魔法学校。这年3月,你换上崭新的魔法袍走进校园。2进入学校后,你勤奋学习各类魔法。一年后,你掌握了初级炼金术、漂浮术等基础魔法,成为一名合格的魔法学徒。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钢琴家玛塔·阿格里奇的传记《童子与魔法》进行分析,发现书中关于天才的叙事存在两个特点:天才是天生的、天才互相吸引。对"天才叙事"的初步探索,为后续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吴伟业在创作《圆圆曲》时,采取的是一种开拓性的叙事手法,采用“复调”的叙述,时空的跳转,淡化了的讽刺意味。“反讽”的应用,表现出作者创作时的两难境地。本文从《圆圆曲》艺术形式之叙述人的变化和叙述时空变换的角度分析《圆圆曲》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17.
想知道连连他们在“魔法世界”中碰到了什么事情吗?那要看了《魔法精灵》才能知道,赶快去书店看看吧,你的好奇心一定会得到满足的。  相似文献   

18.
江晶鑫 《文教资料》2009,(25):35-36
<天堂>是托妮·莫里森黑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充斥着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与传统的单一叙述方式不同.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戏仿这一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技巧,让故事中过去和现在的叙事场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展现了立体的画面感,同时,该叙事手法与主题的巧妙结合,进一步彰显了其讽刺效果.本文通过对<天堂>戏仿手法的分析,揭示在混沌的表象后.后现代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武雁飞 《文教资料》2010,(14):24-25
《名利场》是萨克雷的代表作之一。除了深刻的内涵和对社会的现实主义刻画外.这部作品的叙述方式也代表了作者独特的写作特点。本文从叙事视角,叙事人称.以及介入性叙述三个方面分析了作者采用这些叙述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索尔.背娄在《洪堡的礼物》中运用了意识流手法。本文拟从叙事技巧入手,分析作品中作者将意识流手法与传统叙述手法的自然融合,使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