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大豆高产增收,我们就要在播种前要进行土壤处理:播前整地,播种前进行的土壤耕作,精选种子,合理密植,实行科学管理,科学施肥,科学防治大豆病害的发生,使大豆夺取优质和高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村务农人员结构的改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机具的改进,在总结传统的铁茬播种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保护性机械耕作、化学除草、覆盖栽培、科学管理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形成了省工、省力、节本、增产增效的大豆少耕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增产增效情况。大豆少免耕技术减少了土壤耕翻,节省能源,省工、省力;可以保持土壤墒情,有利于足墒播种,防止水土流失;可以提早播种,延长大豆生育期,有利于选用中晚熟高产优质大豆良种,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东北地区去冬今春降水和温度情况及大豆种子供应用准备情况,提出了春旱时进行大豆播种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在我省,大豆种植区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区域,由于大豆是黑龙江重要的粮食作物,所以对于大豆技术的探讨是大势所趋。在春季大豆播种时,冷暖空气交替,快速升温现象和阶段性低温现象时有发生,地表气温浮动较大,加上我省的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天气较多,又受到霜冻和大风等天气的影响,所以大豆的播种和生长阶段都会受到影响。文章立足现实,进一步分析了大豆春播技术,分析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种植标准,为种植者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孙丽丽 《今日科苑》2010,(8):216-216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本文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6.
孙丽丽 《金秋科苑》2010,(8):216-216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本文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开展大豆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春都三号莴笋品种三年分期播种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播期为4月16日的经济效益最好,是威宁夏秋反季节莴笋的最佳播种期,该期为威宁夏秋反季节莴笋的广泛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一凡 《华夏星火》2009,(10):42-43
玉米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主粮品种之一,和大豆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完全联动的情形不同,国内玉米价格一直相对比较独立,主要由国内供需形成。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大豆一次播种保全苗综合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豆灰斑病严重影响了大豆品质,大豆灰斑病是初侵染借带品种和带病残核败叶传播侵染的,因此要选择无病粒种子播种,消灭外来菌源,实行合理轮作,采取麦豆杂的轮作方式,减轻病菌重多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开展大事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豆灰斑病严重影响了大豆品质,大豆灰斑病是初侵染借带品种和带病残核败叶传播侵染的,因此要选择无病粒种子播种,消灭外来菌源,实行合理轮作,采取麦豆杂的轮作方式,减轻病菌重多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克东县大豆栽培存在的弊端,依据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即合理轮作、深松整地、良种选择及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增施肥料、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大豆生产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得大豆生产的质量和收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就将电气监视仪器应用到播种机上,从而让大豆生产的精密性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样不仅实现了大豆机械化生产,还满足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设的相关要求。本文通过对大豆粳米播种机生产技术进行介绍,讨论了电子监视仪器设计研究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植物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是指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而控制生理反应的现象,其中通常研究较多的是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科学家们早在1920年就发现了植物光周期现象。如某些大豆品种即使在春季的不同时期播种,其开花几乎在夏季的同一时期,且与开花时的营养体大小无关。许多光周期现象(如暗期的重要性等)均是以大豆为材料而认知的,大豆是早期研究光周期现象的重要模式作物  相似文献   

17.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大豆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囊括了种子处理和机械化精量播种、深耕整地及配方施肥、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诸多方面内容,期望此文对大豆栽培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我们国家一直比较受欢迎的食物,具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易于消化等优点,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大豆单位产量很低,致使我国大豆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对大豆种植技术进行提高、对大豆单位产量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大豆种子的甄选、播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对大豆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通过选用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缩小行距、增大播种密度的综合栽培技术。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集良种、良法等于一身,利用矮秆、半矮秆优质大豆品种,以机械化为手段,综合耕翻、深松、平播密植、平衡施肥和化学除草等多项措施,通过加大群体密度(比一般栽培法增加30%以上),使群体植株均匀分布,实现匀播,从而使大豆产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黑龙江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区,一直实行"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栽培技术,并积极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