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刊在发稿以后,从印制工艺上讲,主要经过排版、印刷和装订三大工序变为成品。作为出版社的编辑,不仅必须关心书刊的排版校对和印刷装订的质量,而且必须关心书刊的成本,这已越来越成为编辑们的共识。影响书刊成本的因素很多,诸如书刊的内容和印刷装订的质量、材料的选用和印数等等,这些因素大多与印制工艺有关,本文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七五”期间印刷技术改造的“激光照排、电子分色、多色印刷、装订联动”十六字方针,在8 0年代中期,激光照排,电子分色,电子拼版系统,双面胶印书刊印刷机等具有高新技术的电子排版及胶印印书先进设备,已应用于我国书刊印刷企业,并充分体现了这些具有高新技术的先进设备在印刷企业技术改造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书刊印刷系统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为改变我国印刷技术落后状况,致力于印刷技术的研究和改革,初步有了一些成果。其中有十四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在这次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奖状。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单位奖状一项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丁一同志,荣获先进个人奖状。荣获奖状的先进科技成果是: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第一新华印刷厂是河南省大型综合性书刊印刷企业。近年来该厂积极贯彻国家制定的印刷行业发展规划,立足企业长远发展,提前实现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多色胶印、装订联动”16字目标,综合生产能力居全省及全国印刷行业先进行列,产品质量年年上台阶。近几年该厂有250个品种、4400余  相似文献   

5.
同业资讯     
China Print 2005将举行;CTP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定位“发挥作用”和“赢利”问题;第二届北京印刷技术与印刷教育研讨会隆重举行;书刊装订研讨会在京举行;勤达公司再获大奖;富士施乐提升在中国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出版的书刊,外观质量极为简陋。硬面精装书很少,大部分是纸面平装。装帧材料单调,装订质量不高。纸面平装书的封面用纸,品种少,厚度低,而且大多不涂塑料薄膜。既不美观,也不耐用。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甚大。要开创出版印刷新局面,逐步提高书刊的外观质量,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唐棣 《采.写.编》2022,(9):133-135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包装印刷、物流运输、内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腾飞以及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其中计算机技术最为引人注目,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智能技术、机器人等层出不穷,图书出版行业对智能化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我国日常书刊装订使用过程中,往往都通过平装装订,机械智能化的发展和工艺的成熟对产品的最终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加强人工智能与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图书出版行业的技术改革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人工智能与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梁冰 《出版与印刷》1999,(1):34-35,45
图书装订是书刊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图书生产除了有好的印刷质量外,还要有一个精美的外包装质量,而装订正是包装加工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书刊印刷技术改造畅想华炜我国书刊印刷业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改造,发端于80年代初期的“出书难、印书难、买书难”的文化背景下。当时,国家经贸委印刷技术协调小组立足现实,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的16字书刊印...  相似文献   

10.
新闻出版署技术发展司司长高永清谈印刷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动向在中国印工协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三届二次扩大会议上,国家新闻出版署技术发展司司长高永清分析了我国书刊印刷企业的基本情况并讲了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其发展动向。他谈到:书刊印刷企业情况。198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