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岑春煊,清末民初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之一。与手握重兵的袁世凯有“南岑北袁“之称。因“屠官”,与张之洞“屠财”,袁世凯“屠民”并称为晚清政坛的三大杀手;岑春煊一生复杂多变,又以“多变”著称。对此,世人褒贬不一。以往文章在其肃贪、反袁上多有论及。现从岑春煊多变的原因来解释其行为的合理性,以期对他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岑春煊作为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非常重视警察教育。他创办警务学堂,不仅培养了大量实用型警察专门人才,推进了清末民初整体警察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中国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研究岑春煊的警察教育思想,能够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晚清政坛官场黑暗,贪污腐败成风。岑春煊作为后期清流派的主要成员,以肃贪惩腐闻名于世。他的肃贪经历和成败反映出中国封建专制体制下依靠人治而非法治肃贪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艰难性、随意性和不彻底性等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4.
岑春煊与近代山西的关系,是清末政治中很重要的一段历史。庚子年护卫慈禧西逃、创办山西大学堂等举措,更是让他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高峰,对近代山西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和反响。尤其是山西大学堂的建立,对近代山西乃至近代中国教育都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岑春煊的步步发迹与近代山西的重大历史事件密不可分,当然,内忧外患的近代山西也为他提供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晚清政坛官场黑暗 ,贪污腐败成风。岑春煊作为后期清流派的主要成员 ,以肃贪惩腐闻名于世。他的肃贪经历和成败反映出中国封建专制体制下依靠人治而非法治肃贪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艰难性、随意性和不彻底性等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6.
庚子西狩,岑春煊勤王有功,慈禧恩之。迨新政开启,封疆大吏岑春煊以近代功成登上地方官僚之翘楚,有资抗衡北洋袁世凯,史有“南岑北袁”之说。丁未年,岑春煊骤然北上,扛起清流大旗与京师奕、袁白热会战。却走上了党同伐异的死路,终以岑瞿开缺结束。台后之慈禧坐视政争,借力打力,致使丁未两党元气大伤,实无胜家。端详丁未四月间,慈禧对待岑春煊态度由亲到疏的转变,看似受人挑唆,实则事发多端,有深刻因由值得细呷。  相似文献   

7.
高阁 《学习之友》2008,(10):60-61
清末官场上有个出了名的“官屠”岑春煊,就是本次PS照片事件的主人公。岑春煊得“官屠”之名,是从他立志整顿吏治这儿来的。  相似文献   

8.
成都武侯祠里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清朝学者赵藩所题,世人称为"攻心联".该联名义上是总结诸葛亮治蜀的经验教训,实际上是劝谏四川总督岑春煊.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岑春煊冷酷无情,派重兵镇压.赵藩苦劝无效,于是创作此联.  相似文献   

9.
庚子国变后,清廷的统治有大厦将倾之虞。为了自救,清廷于1901年推行新政。各派政治势力为了争夺朝廷实权,明争暗斗。由瞿鸿裰、岑春煊等清流派官员掀起的“丁未政潮”,目的是借立宪之机扳倒政敌奕助、袁世凯等浊流,但最终失败。丁未政潮实质上是清末政坛清流派和浊流派借新政之机揽权攻伐、相互倾轧的一次交锋,其中还掺杂满汉、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等诸多矛盾。瞿鸿横和岑春煊的失败,不仅宣告清流派企图借助传统整肃吏治的方式实行新政自救的破产,也加速了腐朽清王朝的崩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招生》2011,(12):35-39
登崇俊良,自强报国——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创办于1902年5月,由山西巡抚岑春煊、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令德堂书院、晋阳书院、中西大学堂基础上创建了山西大学堂,与戊戌变法中诞生的京师大学堂、天津西学堂改名的北洋大学堂以及国内各省的高等教育学堂、私立大学共同开创了中国教育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广东新式教育主要起步于辛亥革命前十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岑春煊重视新式学务,各地普遍设立中小学和师范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广东军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主化的教育举措,学风建设和学制规划效法美、法两国,并着力改革旧俗,讲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配合,为广东近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1906年发生的“反郑风潮”,实质上是围绕粤路修筑问题上官办和商办斗争的继续,是反对官办、维护广大股东利益的斗争,黄世仲等之参加这一斗争,根本目的是正确的,但没有看到郑观应应予肯定的一面,也未突出地把口头表示“归商办理”而实际上企图控制路权路事的岑春煊作为主要抨击对象.郑观应在粤路修筑方面是有重要贡献的,但没有认识到风潮的实质以及他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反对者怀有怨愤乃至诬反对者之行止为劣党志图破坏、总之,“反郑风潮”以及黄世仲等的行止,总体上应予肯定,郑观应对“反郑风潮”以及黄世仲等的态度未为妥当:与此同时,也应看到郑观应在粤路修筑问题上功绩是主要的,“反郑风潮”以及黄世仲等在风潮中对郑观应的抨击确有片面性,特别是未能突出岑春煊这个主要的斗争对象.  相似文献   

13.
<正> “丁未政潮”是清末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大暴露,也是满清皇朝土崩瓦解的大预演。一方以庆亲王奕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为首;另一方以军机大臣瞿鸿璣和邮传部尚书岑春煊为首。双方了争夺清朝廷的实权,互相倾轧,交相攻讦,最后酿成了1907年这场短兵相接的斗争。 1900年,八国联军蹂躏中原,攻陷北京,曾经因为有点“火气”,而“开罪洋人”的慈禧太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随着清帝国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边疆地区普遍出现危机,边疆问题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从近代早期的龚自珍、魏源等名士人到后来的左宗棠、岑春煊、赵尔巽、张荫棠、徐世昌等廷臣疆吏,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提出了筹边改制的种种设想和主张,对清朝政府改变传统治边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各方人士关于筹边改制的具体意见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主张废除边疆地区“因俗而治”的多元化管理体制,通过建立行省,使边疆与内地“联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丁未政潮与预备立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未政潮是晚清一次大的政治风波,它与预备立宪运动同时发生。政潮由岑春煊、瞿鸿等人掀起。他们联络海内外立宪派人士,密谋策划,企图借立宪之机推倒庆亲王奕和袁世凯。而庆、袁则利用慈禧仇视维新党人的心理,称岑、瞿发动政潮的目的是勾结维新人士,“为归政计”,促使慈禧倒向庆、袁,罢免岑、瞿。但政潮之后,慈禧对北洋亦加深了疑虑。她借政潮后出现的权力真空,大力扶植满清皇族,使满汉矛盾全面加深。丁未政潮是预备立宪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三兴旺衰落蜕变祸起萧墙三党合并之前,曾有过部分合并之议,但由于意见难于统一而未果。合并后又故事重演,导致局部分裂。民元五月共和党成立,梁有意于返国,共和党欲推之为调查部长,并与统一党合并,然合并后统一党部分党员又因故独立。此时,共和、统一、共和建设讨论会(民主党前身),国民协进会,国民公党等的合并问题,仍在讨论中。国民协进会与共和建设讨论会欲举梁启超任总理,国民公会却欲举岑春煊,事乃不成。后国民协进会与共和建设讨论会欲与共和党合,举黎元洪为总理,梁为协理,共和党却仅欲让梁为理事之一,加之国民协进会不赞同,  相似文献   

17.
我们     
曾经是,飘摇的,飘零的,孤苦的,孤寂的,狼狈的,劳累的,苦笑的,噙泪的.一代,一辈. 如今是,炫耀的,喧嚣的,张扬的,张狂的,奢华的,单薄的,艳丽的,苍白的.一瞬,一夕.  相似文献   

18.
寻找     
那些年,我一直活在惊恐的寻找里。雨后的黄昏,村庄的空气中浮动着水洗过的亮色,屋顶,树梢,山脊,都被抹上了一层炫目的金辉。正是牧归时分,对面的山坡上,成群的牛羊从坡上俯冲下来,像江流在奔泻,轰隆隆,轰隆隆,那些舞动的蹄子,大的,小的,轻的,重的,单腕的,双瓣的,横踩,直踏,一脚脚,都踩在村庄忙得有些错乱的神经上。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教室,不喜欢学校的不少。学生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生气,没有灵气,没有趣味,像枯萎的花朵,像生锈的铁钉。可怜的母语,可怜的语文,可怜的阅读,可怜的作文,可怜的孩子们。我们知道,孩子们没有学习语文的热情。在孩子们看来,在教室里读书,老师的语言也是干巴巴的,老师不是缺乏热情,老师不是缺乏多媒体的技术,老师缺乏的是自由的心灵,准确地说,老  相似文献   

20.
金色畅想曲     
早晨的阳光,是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阳光,喷薄,热烈,灿烂。 党旗的镰斧,是金色的镰斧。金色的镰斧,光亮,璀璨,耀眼。 国旗的五星,是金色的五星。金色的五星,辉煌,富丽,庄严。 金色铸成了我们的信仰。金铸的信仰,有金色的意志,有金色的气节,有金色的韬略,有金色的理念。 我们的意志、气节、韬略、理念,是一条长长的金色链条,系着南湖,系着延安,系着北京,系着遥远;系着我党 的形象,系着国家的振兴,系着民族的命运,系着历史的召唤,系着时代的责任,系着每人的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