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应紧扣教材”,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环境及个人的个性特征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小则改变例题的呈现方式,大则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包括适时突破教材。这样确实能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考虑对教材动一动,甚至有人认为一节课特别是一节公开课如果不对教材进行处理就不是一节好课,于是就一味的追求动教材,以至于舍本逐末,把一些教材中很好的内容处理得支离破碎,甚至违背了知识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新课程中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目标不明确,没有层次,在教学中随意性很大。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是因为教师学习不够,二是没有对课程潜心研究,没有把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完成课程要求的主要资源,备课时绝不能上哪一节就只备哪一节,对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  相似文献   

3.
在落实新课标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备课时常会遇到“这节课到底要探究哪些方面的知识和问题才比较合适”的问题,因为新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新教材更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更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功能,更重视过程探究,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遇到了如何处理教材、重组教材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同课异构强调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把控与教学方法的设计,主张"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照不同教师对同一课时内容的不同处理与教学实施策略,优化拓展教师教学思路,凸显教师个性化教学,重构课堂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效率.在人教版教材"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这一节第一课时"水的电离"中,两名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资源,研究处理教材是教学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联系实际,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适当的取舍、增删甚至分合等处理,才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有效教学。 一、将必要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化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生活化,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倡导新教材观,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淡化了教材处理,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它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却大大提高了。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尊重教材与超越教材的矛盾。如果说教教材只强调尊重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那么用教材教则要求教师在尊重教材与超越教材的对立中把握其统一,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7.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简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第一节。笔者在参与教研活动时发现,多数教师认为本节内容相对较少而且简单,不足以支撑一节的教学,甚至有个别教师主张只用两三句话就可以完成本节教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多数教师认为  相似文献   

8.
陈美玲 《甘肃教育》2008,(17):63-64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被动地按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还应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主动性,建设新课程。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教师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呢?近日,观看了本校两位青年教师所上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两位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使我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有效地激活教材知识,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知识体系。在“利息”一节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充实相关学习资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这一理念既赋予教师权力,也强调了义务——依据课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活用教材,就要对潜心研读文本,并深入思考,全面内化,方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细分每课知识,有效地进行分割与整合如果把一节数学课比作一道盛宴,那么这节课的知识点就犹  相似文献   

11.
复习课对教师的创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生、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学策略等,从新的视角整合教材,有效进行复习教学。基于语言视角以一章、一节、一难点知识、一个习题为载体进行数学复习课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请善待教材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及权利进行了重新定位,许多传统话题在崭新的情境中被重新诠释。关于对教材的处理,各位同仁见仁见智。这里,笔者结合对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六册“平均数”的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是一节学校教研组公开课,下面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情况。1.教师直接出  相似文献   

13.
《唐诗宋词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在实际教学不少教者把它等同于必修课程,过多强调文言;等同于学术研究,过多强调拓展等。另一种情况是作为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教者课堂教学手段往往简单重复,课堂缺乏生机。笔者围绕这两种情况,从教材怎样选和教师怎样读两个层面试做一些探讨。一、《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怎样选选修课姓"选",就必然涉及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检测等诸多方面的选择、处理。《唐诗宋  相似文献   

14.
王俊燕 《考试周刊》2013,(9):129-129
一节高质量的高中历史课,应从教学目标、处理教材、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上进行综合分析,应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本文对高中历史评课的基本标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教材是品德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一堂思想品德课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处理是否得当。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使"教材为我所用",而不可千人一面,照本宣科,导致"我为教材所缚",本文就灵活使用教材方面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唐诗宋词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人把它等同于必修课程,过多强调文言;或等同于学术研究,过多强调拓展等。此外,作为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教者课堂教学手段往往简单重复,课堂缺乏生机。笔者围绕这两种情况,从教材怎样选和教师怎样读两个层面试做一些探讨。一、《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怎样选选修课姓"选",就必然涉及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检测等诸多方面的选择、处理。《唐诗宋词选  相似文献   

17.
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的关键是对教材内容和目标的准确把握。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想强化教学效果,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整合,因此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的关键就是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开展好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浮力"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添加了新的内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了部分内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教材内容的改变更加符合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认知程序,也使得教师必须浮力的教学设计加以改变.新的教材使得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所偏移,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成为本节的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成为本节的重点.现就如何在教学中处理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李玉华 《成才之路》2011,(27):22-22
苏科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在编排上,每一课中都设置了一些特殊的教学环节,即“探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忽视的教学态度,有的一带而过,有的进行简单说明,有的甚至不予纳入教学计划。那么,“探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到底发挥着什么作用呢?教师又该如何进行这一教学活动呢?我从执教开始就格外重视“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而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内容、环境以及本人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包括必要时适当地突破教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处理教材,才能体现新理念,怎样组织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