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广受好评的《美国恐怖故事》第一季《凶宅》出发,观察美国历史上家庭恐怖(family horror)影视作品中的隐喻意象及其文化意义,用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叙事情节、角色人物和经典场景对文本进行解读,论述了当代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关系,女性在承担母亲生育和养育角色时的焦虑情绪,以及女性身体在观众和男性的"凝视"之下是如何被描述为"卑贱"和引诱性的。家庭、女性与恐怖题材的接合,在后现代恐怖片中得到了更为浓烈的文化描摹。  相似文献   

2.
张丹 《新闻世界》2013,(9):240-241
2009年上映的美国纪录片《海豚湾》运用了大量叙事技巧,使其成为一部具有浓厚宣教色彩的纪录片。本文分析了《海豚湾》的主题、叙事结构及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3.
电影产业,作为美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是美国进行文化扩张与渗透的主要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通过对美国文化精神及价值观念的影像建构,披着审美与娱乐的"合理"外衣,试图以"优秀"的美利坚文化影响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结构。本文以美国动画影片《疯狂原始人》为例,粗略研究美国文化价值取向在影片情节设计、叙事结构、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从电影媒介形态窥探美国文化扩张与渗透的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4.
2016年美国好莱坞电影《萨利机长》与2019年国产电影《中国机长》两部影片都改编自真实事件,题材内容相似,具有极强的可比较性、差异性.两部影片的差异主要呈现在叙事方式的不同,通过叙事结构、叙事空间、叙事目的三个向度,对《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进行叙事美学范畴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曾超 《东南传播》2022,(11):67-69
侯孝贤的电影作品《最好的时光》拍摄了三段不同时代的爱情故事,分别聚焦于“恋爱梦”“自由梦”“青春梦”三个主题。电影叙事、主体表达、意义内核建构了该影片的文化表征:在电影叙事上,块茎书写与气韵剪辑的技法使三场“梦”之间产生了内蕴的耦合,并衍生出新的意义;在主体呈现上,镜式隐喻与边缘人的处理方法使电影人物具有以小见大的群体留影功能;在意义内核的探索上,侯孝贤为观众提供了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凝视”他者,并借以“梦”与现实的互文关系触发了观众共情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自2002年开始,福克斯电视台的《美国偶像》连续6年高居美国收视率榜首,其品牌魅力深入人心,除了它塑造的美国梦让平民大众能够广泛参与之外,试图从它的后期制作和编排上,分析它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斌斌 《新闻世界》2014,(8):286-288
本文对电影《美国往事》中的暴力内容进行分析,以内容分析法对该片中的暴力内容的场景、形式、性质等做具体的分析,从叙事的角度分析该片中暴力内容对电影的主题刻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游欢 《今传媒》2021,(4):94-96
空间叙事是借助空间来进行叙事的一种手段。电影《江湖儿女》中,空间的选择与建构成为推动影片故事发展的叙事动力、"边缘人"塑造的场域;影片巧妙地借助视觉和听觉扩充了影片的空间,丰富了空间叙事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影片建构了物理、社会、精神多重空间,不仅形成了隐喻,也深化了影片主题,传达了对一味追逐金钱的批判和对讲求"情""义"的赞扬。空间叙事丰富了影片审美的观赏效果,成为促成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艺术因素。从空间叙事视角对《江湖儿女》进行解读,也能深化我们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家庭剧一直是美国电视剧中非常成熟的一种题材类型.随着电视剧艺术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来美国家庭剧在主题的探索以及风格的开掘上着意创新,其中所展现出的独特叙事魅力更代表了美剧艺术风格的突破.本文试图以电视剧《绝望主妇》为例,从叙事学的视角,在叙事者、叙事结构、叙事表象下两性关系的建构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创新进行深入阐释,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像话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情境喜剧又名情景喜剧,是由英文situation comedy或其缩写sitcom翻译而来。国内现在两种译名共用,专业文章多用前者,而媒体和电视业内多用后者。美国情景喜剧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形式表意系统,有其独特的制作体系和叙事策略。诸如《辛菲尔德》《成长的烦恼》以及《老友记》这些具有时代印记的经典作品,给不同时代的电视观众带来众多欢乐笑声。本文以近年来颇受观众欢迎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作为个案,分析美国情景系列喜剧的制作。  相似文献   

11.
简超辉 《新闻世界》2014,(8):260-261
大多数电影人都对时间叙事较为重视,对电影中空间环境的视觉表意系统却不够重视,只是简单的把空间环境作为背景、衬托人物的性格。其实它不仅能够使影片情景交融,还能够传递某种隐喻,丰富影片文本的潜在意象,影片《二次曝光》通过空间造型、道具使用表现了它的视觉意象。  相似文献   

12.
吴甜 《东南传播》2012,(4):63-64
本文以叙事学的叙事视点为切入口,探讨《海豚湾》和《海洋》这两部相同题材的纪录片的叙事特色及功能。《海豚湾》运用创作者的视点,既具有主观性又带有客观性。《海洋》这部纪录片采用了创作者以及主人公这两种视点来叙事,以片中人物情感、理解和认知来叙事。这两部纪录片的叙事视点各自运用不同的叙事视点特色以及在片中所承担的不同功能,也蕴藏了深刻的意义,两部纪录片都传达作者关爱海洋生物,保护环境的呼吁。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山河岁月》聚焦百年党史中的典型人物,讲述了100个充满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的生动故事。本文通过视觉、听觉、文字等多模态的话语分析,发现其通过运用多模态叙事实现了多维叙事、情感联结和主旨升华;复经多模态隐喻诠释,传递了红色精神,构建了党的形象。《山河岁月》在视听呈现、话语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创新,为党史纪录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敏慧 《今传媒》2014,(8):98-99
美国的电视节目种类繁多,主要由情节系列剧、情景喜剧、微型连续剧(电视电影)、日间肥皂剧四种电视剧形态构成的虚构类节目与纪实类(新闻和真人秀节目)是美国电视节目的两大支柱[1],尤其是近年来的情节系列剧,正以越来越考究的艺术品位,越来越奔放的自由创意,渐渐超越了之前经典辈出、风光无限的情景喜剧,为人们拓展了一片广阔的视野。本文以美国情节系列剧《行尸走肉》第四季中1~10集为例,从影像叙事的角度来分析了美国系列剧序幕在时间、节奏、叙事方式上的特点,并简单概述了序幕在电视剧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倩 《新闻世界》2014,(11):106-107
美国资本主义"天堂"里的生活情景给中国民众带来了遐想,并成为一些人的追求。然而,这对于一位新闻从业素养极高的新闻工作者——杨刚来说,不过是表面现象。四年的旅美生活,杨刚对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并做了详细的报道,终编辑成集《美国札记》出版。本文试从《美国札记》入手,重点分析杨刚美国通讯中的"美国形象"。  相似文献   

16.
李静宇 《新闻世界》2014,(6):245-247
本文以中国电影《茉莉花开》与美国电影《时时刻刻》这两部表现了女性主义内容的电影为例,首先总结二者在电影主角、电影象征符号运用方面的相同点,其次对两部电影在叙事结构、影像语言、理论基础方面的不同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女性主义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颜欢 《东南传播》2014,(3):63-65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全球逐渐掀起了一股动画与动画电影的热潮。动画电影在近百年的滥觞和发展中,无论是题材、内容、叙事、人物、场景还是视听语言等,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状态中。本文在比较艺术学的框架下,选取备受关注的中国动画电影《宝莲灯》和美国动画电影《卑鄙的我》作为研究对象,从故事来源、主题表达、角色塑造、剧作结构等角度深入剖析了中美动画电影的异同,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毛文华 《视听》2022,(5):154-157
新闻叙事是对特定时间、地点所发生事件的记录,力求真实性,在语篇特点上与文学叙事有所不同.从认知语篇的角度看,《中国日报》的脱贫攻坚报道在新闻叙事上一般遵循以下几种调节机制:视角变换、突显差异以及隐喻映射.视角为语篇提供时空框架,制约着语篇的组织以及情感态度;突显对语言所传达信息进行取舍和安排;隐喻在语篇处理过程中支持着...  相似文献   

19.
李彧 《今传媒》2016,(8):103-104
《美人鱼》是周星驰2016年春节档推出的新片,影片上映以来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美人鱼》虽然沿袭了周星驰以往的喜剧风格,但在关注海洋生态、关心和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本文以《美人鱼》为研究对象,从环保视角,深入分析《美人鱼》的叙事视角、叙事形态、叙事话语及其高科技叙事手段。  相似文献   

20.
赵锐 《出版广角》2018,(4):67-69
电影《战狼2》讲究如何讲述, 更重视讲述什么, 国家叙事法则的运用使影片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实践,点燃观众的中国梦激情.电影《战狼2》超越了西方叙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与赤胆忠诚.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影片获得观众的强烈认可,而且对新时代国家形象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