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美国黑人小说《无形人》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和黑人抗争,并对黑人运动中涌出的各种机会主义人物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作者运用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异化理论,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塑造了现代美国黑人的群像。本文从小说中的人物分析着手,探索作为现代人的美国黑人的异化和反异化,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以及黑人自我觉悟自我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作家黄孟文的微型小说立意精巧,选材精细,庄谐结合,正奇有度,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和较高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变形记》通过人变甲虫的描写,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复杂心理矛盾和巨大精神痛苦,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基本内容。变形后的格里高尔丧失劳动能力,其生存价值也随之消失,最后遭到社会和家庭的遗弃。在这出人被异化的悲剧中,作者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使人物、场景、物品等都被赋予象征意义,极大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加大了小说的思想力度。  相似文献   

4.
纳撒尼尔·霍桑早在其小说《七角楼》中着力描绘了一幅人类孤独和异化的群像,其中主要人物由于自我原因或社会原因被疏离、异化,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孤独,也为了摆脱孤独,走出被疏离、异化的窘境而努力、苦苦挣扎。霍桑对人类孤独与异化的生动描写以及对走出这种窘境的探索体现出《七角楼》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孔乙己》文本世界中存在着一些很有意味的符号形式。酒店浓缩了孔乙己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人格分裂,形成孔乙己自我的迷失与他者的围困;服饰体现了难以突破的文化坚壁与隔离,长衫更是孔乙己心灵被异化与扭曲的承载;极度简化的人物关系是鲁迅小说对人的生存困境的独特结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索尔·贝娄中后期的小说重点关注了当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境遇,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贝娄小说中主人公们的心理异化形态往往是作家力图表现的主题。本文从自我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科学对人的异化三个方面来探讨贝娄小说中的异化现象,并指出艺术是走出异化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7.
人的生存困境导致悲剧,福克纳将《喧哗与骚动》中的康普生一家的悲剧描述成试图逃脱生存困境的意识。工业化摧毁了美国南方传统的蓄奴制,其巨大转变成为小说中人物社会异化、传统观念异化与伦理道德异化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8.
罗旋 《文教资料》2012,(11):18-20
《诺斯托罗莫》被评论家们誉为康拉德最杰出的小说。这部小说以其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独特的叙事结构,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揭示著称,同时也因此而显得错综复杂、深奥难懂,引发后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认为《诺斯托罗莫》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小说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探讨。本文紧扣《诺斯托罗莫》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运用萨特的荒诞、自欺等存在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世界的荒诞性,以及小说人物在荒诞世界中的存在状态和所经历的自我异化,为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异化是人类生存状态中的一种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被异化的现象尤为突出。克莱恩在其早期创作的几部小说中揭示了人被异化的尴尬处境,但在其后期小说中,克莱恩却转向刻画人类为反异化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从揭示异化到反异化的主题嬗变,折射出斯蒂芬·克莱恩从自然主义向人文主义的思想转型。  相似文献   

10.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但他的小说在主题上却折射着现代主义光芒——异化。对人们在荒诞世界的异化书写时现代主义文学罪典型的主题。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本文旨在从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异化三个方面探析德莱塞小说中的异化主题,从而证明德莱塞是一位折射着现代主义批判精神光芒的的作家。凭借着思想家一般的良知与觉悟,社会批判理论家一般的勇气与犀利,心理分析家那样的敏感与细致,他在创作中把普通人的悲剧命运和生存状态作为背景,对人类被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异化后的悲惨遭遇进行了犀利的反省和细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移民作家总以双重文化视角关注自己族裔在多种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及由此产生了对身份的迷惘和思考。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正是这一探索的体现。本文打破小说《米格尔》的叙述顺序对人物进行分类研究,从自我认知模糊、他者的效仿和人格扭曲、异化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展示米格尔街人自我身份缺失、迷失的过程和特征,感受这些人物的迷失自我的心酸生活。  相似文献   

12.
孤独感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感觉,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孤独感的存在是合理的、有益的.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人物在感到孤独的时候,致力于寻找缓解与释放孤独感的途径--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爱的追寻、对社会的关心、享受孤独感等方式来进行自我疗救.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模式和人生态度引起读者共鸣,给现实中的都市人找到了排解自身孤独感等消极感受的途径,为都市人提供了在自我经营的富有诗意的小天地中生活下去的现实而有效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3.
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它既是上层建筑中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现,又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前提。社会中的生存个体所占据的空间反映了他们的社会权利关系。以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为例,通过对小说中人物所占据的生存空间及人物对空间的拓展来揭示这些人物在性别对立、种族对抗的社会空间中的社会关系和自我解放历程。人物外在生存空间和内在精神空间的拓展是走向自我解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评论界对霍桑的长篇小说关注甚多,但对其短篇小说中孤独与异化主题的诠释却较少。其短篇小说《罗杰·马尔文的葬礼》的创作仍遵循“想象”为主导的原则,着重探讨人物的内心和道德体系。小说主人公鲁本在面临道德和生存的两难境地时,选择抛弃同伴,导致了愧疚与懊悔伴其一生,最后脱离社会,走向孤独,以错杀爱子完成了自己的誓言。霍桑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再现了人性的孤独与异化。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围绕主人公安迪·本德仑的死展开,死亡主题在书中不断重现。通过对书中的死亡主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福克纳是想通过描写书中人物对死亡的奇特反应,来引起读者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和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水泥花园》作为麦克尤恩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其小说创作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许多研究者分别从寓言、伦理和创作主题等角度对其研究.本文试图从异化视角出发,探析这部小说中人与人及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以期更好地理解麦克尤恩通过小说探讨的人类生存和精神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在小说中以怪诞的笔法为人们展开了一个离奇诡异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对现代人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剖析和探讨。本文从其文本出发探讨了卡夫卡小说世界中各种形态的人的异化,通过危机蹲伏的生存、物质对人的异化、社会对人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等方面的分析对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主题做出较系统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而人性异化中的"异化"指的就是在异己力量的作用下,人的主体性受压制导致人的本真自我同现实自我发生分离的现象,主体性与自我实现自由的缺失是人性异化的重要特征。本文对小说《芳华》中主要人物产生异化的原因与其人性异化的表现进行揭示和剖析,同时对人性异化后尚未泯灭的人性产生的自我救赎作进一步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19.
从"丢失—寻找"主题探索凡一平都市小说的叙事结构,发现:其表层结构包括了"丢失—寻找—回归初始"和"丢失—寻找—彻底失去"两种叙事模式;在深层结构中,凡一平则通过小说人物的"寻找"来实现自己的寻找,即他通过人物的选择来演绎都市生存中人的异化,通过人物的人性流失来探索人异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在其短篇小说《木马赢家》中以前瞻性的写作风格,讲述了保罗一家的悲剧,预言了工业文明、消费文明的潜在威胁。本文借助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以《木马赢家》中的四个人物:保罗、保罗父母以及奥斯卡叔叔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业文明对四个人物的异化及操控。小说中单向度成为一种普遍的生存逻辑,物质占据生命高地,被异化的普通个体失去了主体性。劳伦斯通过深刻的笔触向时代传达了自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