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过不少大报名家的新闻作品集,读企业报人如此厚实、沉甸的集子,还是第一次。 《武钢工人报》副总编辑张厚东新闻作品集《工业记者行》,由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近30万字,精选其二十年新闻生涯中采撷的十大类百余篇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言论、专访、标题、系列报道和新闻理论等各色品种。选集品种齐全,体裁多样;作品题材鲜活,视觉新颖,特别是经济新闻颇具独特风格。 浏览张厚东多年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央电台和鄂地报台,及大量刊发于《武钢工人报》和《中国冶金报》的这些往日“易碎品”,却有一种不碎不旧,依然新鲜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新闻改革和企业发展双重动力把企业媒体牵引到了一个新的时刻。九十年代末,早于专业报、行业报等报刊先期整顿的企业报,开始了新一轮的攀登。《武钢工人报》在这期间作了两步大的跨越;第一步是1998年9月由四版扩展为八版;第二步是1999年9月由四开小报扩大为对开大报。如果说社会上很多报纸已形成报业集团或母子体系的话,那么,《武钢工人报》也初步有了两张“子报”,即《校园周刊》和《生活周刊》。 版面扩大了,形式变化了,怎么办?我们的作法是用一年时间学习京城经济类报纸和鄂地机关类报纸新风格,在新闻触角、报道领…  相似文献   

3.
元月11日下午,记者在湖北省武汉市,邀请《长江航运报》《武钢工人报》《桥工报》《先锋报》《人民长江报》和《湖北邮电报》的负责同志,就企业报的新闻改革问题进行了座谈。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和湖北省记协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4.
《武钢工人报》的中年记者叶国成,把自己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作品选编成集,取名《见证新武钢》。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钢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把一个生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国有大企业的新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5.
卢吉安 《新闻前哨》2005,(2):115-116
《武钢工人报》的中年记叶国成,把自己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作品选编成集,取名《见证新武钢》。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钢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把一个生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国有大企业的新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全国各大企业报随企业整体进入市场,作出了艰苦有益的市场报道探索。我们《武钢工人报》在一版开辟主打栏目《市场之声》,传播市场信息,采集开发、生产、营销全流程新闻,充分发挥企业报宣传、传播、促销等多种功能,刊发了大量模式全新、角度全新的市场新闻。  相似文献   

7.
武钢工人报副总编辑张厚东《工业记者行》一书已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唐非为该书作序.该书30万字,收集了作者的百余篇新闻作品和新闻理论文章,对工业经济新闻的采写与研究,以及企业报的实践与  相似文献   

8.
1991年,《武钢工人报》杀出一匹黑马,该报记者李军,首次问鼎中国新闻界的最高颁奖台,以其特写《鲜花不知送给谁》,荣获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选一等奖。1994年,又是李军,与《长江日报》记者梅明蕾联手,合写的消息《武钢近7万人不再吃钢铁饭》,荣获第四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新闻报道策划如何创新?《武钢工人报》作出了不少探索和创新。 一、打破区域限制,策划全国性采访 2004年春天,《武钢工人报》策划组织大型异地采访活动"武钢记者市场万里行"。整个活动历时40天,行程万余里,途经北京、上海、天津三市,江苏、浙江、山东、河北、陕西、广东、湖南七省。  相似文献   

10.
王寒  钟凯  王君 《新闻三昧》2008,(3):28-29
“面对全球市场,扩大新闻视野,转换经济视角,聚焦企业视点,是当代企业报人的使命。”这是刚刚在第八届中国记者节获得湖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光荣称号的湖北省企业报记协主席、《武钢工人报》社长兼总编张厚东的获奖感言。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一名工业记者几十年来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1.
王寒 《新闻三昧》2008,(11):56-56
新闻策划盛行之时,我们读到了《武钢工人报》总编辑张厚东的《赢在策划》。全书由理论探索和实战操作两大版块组成。在“新闻报道策划理念与模式”版块中,作者概要论述了现代媒体报道的策划理念与形态、模式与运作。  相似文献   

12.
精品,究竟如何创出?既可见仁见智,也可 百仙过海。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武钢工人报》记者 李军的体会是“三独”.即:发现新闻要独具慧眼, 采写新闻要独出心裁,报社要多登独家新闻。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古林口报》记者王 锐的经验是“三敏”,即:政治上敏锐,新闻上 敏感,行动上敏捷。成功在一闪念,失败在慢半 拍。精品:“三独”、“三敏”  相似文献   

13.
元月11日下午,记者在湖北省武汉市,邀请《长江航运报》《武钢工人报》《桥工报》《先锋报》《人民长江报》和《湖北邮电报》的负责同志,就企业报的新闻改革问题进行了座谈。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和湖北省记协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座谈。企业报姓什么?多数同志认为,从宏观上讲,企业报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报纸,应该姓“企”。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它姓不了“企”,现在应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对于企业报的转轨问题,企业报的同志早有议论。现在,《新  相似文献   

14.
王寒 《新闻前哨》2008,(11):103-103
《赢在策划》(武钢工人报社长张厚东著)一书,由理论探索和实战操作两大版块组成。  相似文献   

15.
钟钢 《新闻前哨》2006,(4):28-29
《武钢工人报》不断创新创优,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报办报新路,找准切入点,做优企业报,为武钢深化改革、推进新一轮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受到职工读者、同行和专家的好评,2005年再次荣获全国企业报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6.
由《北内工人报》承办的北京市第四次企业报经验交流会,1988年11月29日、30日在北京内燃机总厂召开。市企业报经验交流会是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市新闻学会和北京市工业企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每年召开一次。在这次交流会上,北京市记协、市工业记协、市新闻学会、中宣部新闻局、市委工业部、市新闻出版局等有关领导和负责人林青、赵世良、刘化彬、邢学义、罗红军、白树联、孙大胜等到会并就新闻改革及企业报的有关问题发了言。北京内燃机总厂《北内工人报》、北京起重机器厂《北京起重机报》、北京制药厂《双鹤报》等北京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闻与历史之间流淌着的是绵绵时空,在新闻与实现之间体现着的是良知与担当。正值《河北工人报》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河北工人报》集三十年精华的新闻佳作集面世了,这是我省新闻战线上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可喜可贺!"行文方寸间,风云滚滚来。铁肩担道义,妙笔著华章"。该书汇集了三十年来河北工人报部分荣获过河北新闻奖以及优秀的新闻作品,收录业内人士的精彩点评,可谓洋洋大观,相信每一个阅读者都会产生敬意和慨叹。  相似文献   

18.
作为煤炭企业报的摄影记者,我报道的重点是煤矿。为拍摄矿区鸟瞰,新矿集团最高的地方留下我的脚印;为拍摄一线新闻图片,井下最深的地方有过我的足迹。近年来,我先后在《工人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矿业报》、《大众日报》、《现代物流报》、《山东工人报》、“山东矿业》、《当代矿工》、《走向世界》等报刊上发表新闻图片千余幅,特别是反映煤矿工人的图片经常发表在《中国煤炭报》一版上。  相似文献   

19.
我是江苏《苏钢报》记者。11年来,我初步探索到讴歌工人有“十招”。由于我运用了这“十招”,每年约有100多篇稿件被市以上新闻单位录用,我也多次被《冶金报》、《江苏工人报》、《苏州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招数之一——逢年过节写现场新闻。过年过节是万家团聚合家欢乐的时刻,坚守在生产岗位的工人都有思乡思家、思亲之情。为了感谢这些工人们放弃休息坚持生产,各级领导上炉看望、慰问是一种形式,作  相似文献   

20.
《湘铝报》在2001年里,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探索企业报与市民报的有机结合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多次受到公司党政领导的郑重表扬,《湘铝报》取得的工作经验,先后被《湖南工人报》、《新闻参考》等报刊推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