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平 《图书馆杂志》2001,20(3):56-57
愚斋藏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古籍的一部分,最早为盛宣怀所藏。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大官僚、大买办。盛宣怀不以藏书知名,很少有人知道愚斋藏书之富,事实上盛宣怀治事之余颇寄情于图书金石书画。盛宣怀资本雄厚,又有熟悉版本目录的王存善、陶湘、宗稷辰等人的帮助,收藏图书自然是轻而易举。在《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的序言里,有盛宣怀收购古  相似文献   

2.
愚斋藏书在盛宣怀离世之后逐渐流散,藏书目录成为今天人们认识、研究愚斋藏书的基本依据。由于目录不止一部,没有明确的编纂体例,亦未说明著录对象的具体归属,一些研究者往往依据题名中“愚斋(盛氏)图书馆”的字样,将这些书目均视作盛氏所建愚斋图书馆馆藏之目录,并据此展开相关研究,而没有注意到这些目录存在的问题,忽视了愚斋藏书的家藏部分,造成了愚斋藏书整体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愚斋藏书是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的私家藏书,其藏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图书馆以“公诸同好”,这在晚清是难能可贵的。愚斋藏书以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愚斋藏书又以其数量众多的日本刻本,以及部分善本的流传日本,亦在海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盛宣怀是清末大官僚大买办,别号愚斋,他所收藏的图书称为愚斋藏书。盛氏本着"贻之子孙,不如公之同好"的心愿创办愚斋图书馆,却未能如愿。盛氏死后,愚斋藏书由其后人分别捐赠给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南洋公学和山西铭贤学校,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为南洋公学)当年所得的577种图书于解放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调拨给了合肥师范学院,即安徽师范大学的前身。文章旨在向学界同仁介绍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愚斋图书状况,期有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5.
盛宣怀,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官僚、买办,他在上海创办了一座愚斋图书馆,具有早期图书馆建设理念。其藏书与刻书颇有价值,但长期以来却不受重视。本文拟对其藏书和刻书两方面的价值做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盛宣怀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在官、商两界威名赫赫,且大多为人所争议,在文化领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藏书家,且是一位特殊的藏书家.传统意义上的私人藏书家,是以"藏"为主,"用"则其次,盛宣怀不是以藏书著名,一般人也不知其愚斋中藏书极富,事实上他确是藏书家.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存世藏书书目都是愚斋藏书研究的主要依据。然由于没有明确的编纂体例,加之藏书流散,这些目录是否反映了愚斋藏书的全貌,就成为决定愚斋藏书研究结果是否客观、全面的重要条件。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追溯藏书的印迹,目录之间的比对,以及相关文献线索的发掘,对此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刁俊 《兰台世界》2020,(2):152-153
清代宁夏文人谢王宠历康雍两朝,是宁夏地区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愚斋反经录》被辑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通过对《愚斋反经录》版本、写作目的、写作体例和著述特点的分析研究,对进一步夯实宁夏古代学术史基础,挖掘宁夏古代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施闰章(1618—1683),宣城(今属安徽)人,字尚白,一字屹云,号愚山,别号矱斋、矩斋、愚道人、玉溪外史、愧萝居士等,室名学余堂、寄云楼、独树轩。少从沈寿民学。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山东学政、江西参政分守湖西道;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鸿  相似文献   

10.
藏书的聚散是中国藏书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卢木斋是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实业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兴学办馆。北平私立木斋图书馆是他独资兴建,以家藏为基础,最能体现收藏特色和藏书价值的图书馆。其藏书不仅保存了众多珍稀版本,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状况。研究北平私立木斋图书馆的藏书特色和价值,可以提供更广泛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1.
专家点评: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字杏荪,号愚斋.1870年(清同治九年)入李鸿章幕.曾督办轮船招商局、总办中国电报局、督办华盛纺织总厂,又任山东登莱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天津海关道兼津海关监督.  相似文献   

12.
“南陵徐氏书”是京师图书馆早期善本来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继承京馆藏书的北京图书馆认为“南陵徐氏书”是徐乃昌积学斋藏书。根据史料记载,此批藏书实为徐文达、徐乃光父子藏书,清末徐乃光将家藏字画书籍售予端方,抵偿币局欠款。依据清末民国史料可钩稽徐氏旧藏出让详情,徐氏所藏书画收储于江南图书馆,而书籍则送学部筹建京师图书馆。其中经手人为缪荃孙,徐乃昌是徐乃光从弟,在当中起到联络人作用。徐乃昌积学斋藏书直到抗战时期才逐渐散出,与京师图书馆早期入藏的“南陵徐氏书”无涉。  相似文献   

13.
俞婉君 《浙江档案》2004,(12):38-39
黄寿衮(1860~1918),字补臣,号小冲,又号梦南雷斋,绍兴斗门镇人,进士出身.1903-1906年间先后任过都散馆检讨、国史馆纂修、翰林院编书处总纂,1906年底起主持河南省抚巡或布政使的"总文案"兼河南官报局等差使,1910年盛宣怀以黄寿衮"筹赈有方","奏保道员加二品衔"(<黄寿衮太史年略>,以下简称<年略>).  相似文献   

14.
2006年8月13—25日,我们随同中国图书馆学会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72届国际图联会前会和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72届国际图联大会。期间,参观访问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关西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京都大学图书馆、韩国国会图书馆、济州愚堂图书馆和釜山女子大学图书馆。现将有关情况作一汇报,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岳辑 《山西档案》2007,(4):56-57
按理,像盛宣怀这样的近代人物注定是要被历史的尘埃淹没掉的。尽管盛宣怀及其家族可谓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豪门显贵。1916年4月27日,盛宣怀撒手人寰史家回忆,1917年移柩时队伍途经上海的大马路(南京路)、广西路四马路(福州路),直到外滩的金利源码头(十六铺码头),一路人头攒动,电车  相似文献   

16.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他最早使用中文"图书馆"名称并加以实践,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民办图书馆,制定了我国第一份具有开创性的图书馆章程,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创导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盛宣怀档案留存丰富,现主要存于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的编纂工作从建国前到现在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刊布期、专题研究期和网络开放期,不同阶段有各自的编纂特点。盛宣怀档案编纂成果排印出版多集中于早期出版的成果中,后多采取文字形式和图文对照的编纂体例。盛宣怀档案的编纂加工方法包括盛档文件标题的拟定、档案内容的校勘、编排顺序及辅文材料的撰写。  相似文献   

18.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加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离京到上海,经李鸿章介绍,由盛宣怀聘请,担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后任公学总理。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由夏瑞芳、鲍咸昌、鲍咸恩、高凤池等人在上海集资创办。当时译书院常有书稿在商务印书馆印刷,张元济便与夏瑞芳结识。夏深知张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经世之才,张也看出夏有远大抱负,绝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近两年对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刻书的研究,发现知不足斋所刻书籍和各大图书馆所保存的鲍氏知不足斋抄本中记载了不少刻工姓名,但却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此本文将尽己之所见,在辑录知不足斋所刻诸书和刻书底本中保存的刻工信息的基础上,对鲍廷博刻书的具体状况重加认识,以此彰显刻工在知不足斋刻书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推进对清代刻书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盛宣怀拯救了数以千计的当代灾民,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归纳而言,盛宣怀一生从事慈善事业,对民族发展、文化传承、国家富强做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