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历来是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伟大旗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始终坚持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统一,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这是当代中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是凝聚人心、确保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国家统一、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爱国,就要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就要树立牢固的忧患意识,为国分忧;就要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为国雪耻;就要反对霸权主义,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各种消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08,(10):2-2
第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北京大学师生满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赤诚,与全国人民一起投身民族振兴的伟业,形成了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今天,大力弘扬这一光荣传统,就是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想的主题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邓小平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人民,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爱国主义者的强国之梦。邓小平高度重视从民族历史中提炼出来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以爱国主义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他站在历史的前沿,从全球发展势态的高度,指出发展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统一的最高交汇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就要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实现国家的统一,发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大无畏勇敢精神;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爱国主义是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的伟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时,不仅强烈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而且随处都能体会到伟大的爱国主义激情。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坚持这一理论为指导,就要很好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赋予爱国主义崭新的蕴意,即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区别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是与国际主义紧密相连的爱国主义,具体表现在爱国主义与爱党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上。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从根本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毛金球  邓平玲 《文教资料》2009,(11):164-16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任务,明确指出了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与大学生读书成才个人理想教育的统一;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中华民族明荣知耻优良传统美德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高扬社会主义精神,这是当今时代的呼唤,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意和内在要求,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精神的本质规定是:反映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一心为公、大公无私的精神,反映和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精神和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改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的精神,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目标的共同富裕精神,以及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艰苦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紧密联系和高度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紧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