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08,(11):111-111
A: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对黑胶唱片的狂热者说,CD的音质要更好,它能更好地展现音乐中的细节。如果你用显微镜观察一张黑胶唱片,就会发现每个纹路里都充满了像丘陵一样的起伏,实际上这些起伏就是乐器发出的声波波形的复制品,并且与声音的原形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2.
阻止扩散     
能产生出长时期留在焦点的能量束。如果你把两只手放在嘴前圈成筒状并向站在来往车辆不断的马路对面的一位朋友喊出“喂”的声音,其结果是却因声波向各个方向辐射而使声音的音量减小了,那你就会懂得那些试图防止能量(通过声波传播的能量)从发源处扩张开去的科学家会有怎样的感觉。这种失败可能不再会有,至少在高技术世界里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声波的压力     
如图所示,用有机玻璃做成一个方形容器,相邻两壁安装四个扬声器,扬声器在音频振荡器驱动下可发出声波。声波经方形容器壁反射,在各反射声波共同作用下,可使容器中间放置的旋转体不断旋转。为什么扬声器发出声波后,旋转体会旋转起来? 答:扬声器发出的声波与从对面器壁反射回来的声波要叠加。调节音频振荡器输出给扬声器的频率与电压,可以调节声波的波长与幅度,当满足驻波条件时,就在方形容  相似文献   

4.
曾晖 《科技新时代》2002,(12):45-45
与普通扬声器向空间中的所有方向发射声波不同,美国技术公司的超声波扬声器只向外发射一束声波,就像手电筒的光束。而且只有当声波在传播方向上受到阻碍或反射时,我们才能够听到声音。因此我们可以控制声音是让一个人听到或是让所有的人都听到。  相似文献   

5.
你平时一定听过弦乐、管乐,但你听过水乐吗?哈哈,没听过吧?今天咱们就来演奏一曲独特的水乐吧!小实验准备8个葡萄酒杯,杯子最好是一模一样的。在每个杯子里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把玻璃杯在桌上排成一排,用铅笔轻轻地敲击每个杯子的边缘,这时你听到了什么?你会发现,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杯子里的外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如果连续地敲击这些杯子,就能形成一首美妙的乐曲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验揭秘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振动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与物质的质量有关。物质的质量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你敲击玻璃杯的边缘时,杯子会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吸进氦气球里的氦气后,你的声音会变得很滑稽。这是为什么?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特的,就像指纹。说话时,声带会以特定频率彼此振动。这是声音的基本频率,听起来只是简单的嗡嗡声。当声波抵达声道后,它会弹来弹去并且彼此干涉,进而产生各种频率。因此,尽管你的声音始于单一频率,它最终会变成多种频率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之间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越来越方便。鱼类和人类一样,也可以互相交流,并且有着丰富的交流方式。这些交流方式在鱼类的导航、求偶、警告捕食者和战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声音众所周知,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慢,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声音可以比光传播得更远。光在水下传播很短的距离就会被散射或吸收,在更深的地方,甚至看不到光。声音在水下传播的距离要比光远得多。由于没有什么噪声损失,不同动物发出的声音几乎一直在水下回荡。  相似文献   

8.
盲人新手杖     
英国科学家受蝙蝠的启发,研制出一种能够帮助盲人或视力欠佳的人走路新型手杖。蝙蝠在飞行过程中发出高频声波,这种声波在遇到近处物体时,会很快反射回来,这样蝙蝠通过这种被称为“回声定位法”的方法就能够很容易的辨别出前方的物体。  相似文献   

9.
居民们和专家们都在推测着嗡嗡声的可能来源。有的人感觉,这种嗡嗡声好像在格兰德河的峡谷处更响一些,可能是峡谷的岩石表面被水冲刷所发出的声音吧。有的说是附近电厂或高压电线的声音,有的认为是地下机械厂的声音,有的认为是地震的声响。其中,美国海军超低频通讯站被居民认为是最大的嫌疑犯。一位女士还画了一张图,标明了368个嗡嗡声的受害者,一般都集聚在东海岸或西海岸,或者落基山脉一带。也许地形和声波的传播形式会导致噪声只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听到,例如汤斯镇的山坳地形就容易聚拢声波。  相似文献   

10.
空谷回音     
纽5.咦?对面山上也有人跟着我喊呢!那只是回喊酶l滋滁习腼姗{吐臀4.属~〔返犯-7.声音的传送就像波浪一样19.由于声波传递的速度非常快,必须经过一定的反射路径,才有可能形成回音,不然回音会和我们说话的声音同时传入耳中。13.这是怎/二回事?6.小诸葛,为什么会有回音呢?8.波浪碰到阻碍物后会折回,而回音就是声音的反射现象。14.帅哥,你好呀!仿门怎么会在这里呢10.我懂了,声波碰到对面的山墅套更射回来,所以,我们会听到回音..1 1.我是帅哥115.我们是来这里野餐的16.既然是来野餐,怎么堡看到你们带食物呢?趁至寮落执冲犷参毒缓抢葬麟瑟器i,眨,,…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就发现,当声波穿过液体的时候,如果声音足够强,而且频率也合适,那么会产生一种“声空化”现象——在液体中会产生细小的气泡。气泡随即坍塌为一个非常小的体积,内部的温度超过10万摄氏度,在这一过程中会发出瞬间的闪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声致发光”  相似文献   

12.
小凡,你见过没有翅膀、却会飘浮在空中的鱼和蚂蚁吗?欢迎欢迎,两位小客人想看点什么新奇东西呢? {这是会发出超声波的仪器,这是发射端和反射端,分别用来发射和反弹超声波。月匕.这就是声波的力t音压力波可以使物体悬浮在稀薄的空气中(或者说是利用超声波形成多层声波垫悬浮  相似文献   

13.
那是初中二年级的事了。物理课上 ,老师提问 :“声音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 ,振幅 ,…… ,不 ,是频率。”“还是错了 !”老师又重复那句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话 :“频率决定声音高低 ,振幅决定声音大小 ,大家一定要把这一点记下来 ,一定不能记混 !”对呀 ,死记硬背不行 ,怎么就不能找个其他的法子呢 ?物理是实验科学 ,这两句话总能用实验验证一下吧 ,哪怕只是一句。因为只要记住一句 ,另一句不也就记住了吗 ?于是 ,我请教老师。老师拿出一个喇叭 ,接上电源 ,喇叭里立即发出卜卜的声音来。“这又怎么样呢 ?”我问 ,老师笑起来 :“喇叭之所…  相似文献   

14.
尽管在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开展对水下声音的科学研究,但水下声音的存在早已为人们所知。南太平洋和西非的原始渔民采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只要将耳朵紧贴桨柄,水下声音产生的振动就能传递到木头上,被人耳听到。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静寂的”海洋世界里的动物们可以用叫声传递信息这一事实才广为科学家们接受。水下声音只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发现,主要是水面所造成的障碍: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碰到水面时,99%的声音不是被反射,就是被吸收;水下声波的振动也同样被“囚禁”了。轻装潜水员几乎听不到经由耳朵里残留的空气所传递的水下声音。…  相似文献   

15.
密室探声     
《百科知识》2014,(7):F0002-F0002,F0003
正消声室是一间几乎没有声波反射的密室,堪称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不过,由于失去了判断方位、保持平衡的线索,在里面待不了多久就会令人迷失、发狂。下面就让我们深入密室,一探究竟。↑假人模型头内装有麦克风,塑料耳朵是一对护耳器,以检测其对噪音的屏蔽效果。←消声室可以用来测试音箱、喇叭,检测产品的噪音情况。工作人员正在把一个准备接受噪音测试的假人模型安放在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的消声室里。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还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有趣的声现象。现在,这些现象的秘密很多已被声学所揭露,有的已经很好地为人服务。回声和颤动回声当声源发出一个声音后,由于障碍物的反射,人耳先后重复地听到两声或更多的声音,就说产生了回声现象。如果两个同样频率的声音,到达耳朵时的时间间隔大于1/20秒,那么人耳就能感觉出有两个声音存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种波不携带能量,这可能吗?引力波携带能量吗?如果你敲一下鼓,一个扰动就产生了,鼓面开始振动,它会引起空气的振动并在空气中传播出去,这样声波就诞生了。因此,声波就是空气等介质传播的振动。很显然这种振动携带着能量,而且你越是用力地敲鼓,产生的声波能量就越高。下面,我们来考虑另一种不同的波。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物质  相似文献   

18.
正流言:降噪耳机为了实现降噪效果,主动发射声波抵消噪声,对听力损伤其实更大。真相:传统的密闭式耳机只能实现对中高频声音的降噪,要实现对中低频声音的降噪很困难。为此,人们研发出了降噪耳机。它的原理是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音,在耳内与噪声形成干涉而使其抵消。事实上,降噪耳机对听力有好处。这是由于听觉有掩蔽效应,在一个比较吵的环境里,比如噪声环境  相似文献   

19.
江灿  王银凤 《科学中国人》2009,(10):110-113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脑电波,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悠扬悦耳的钢琴声,低沉纤柔的二胡声,清脆婉转的笛子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声音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噪声和污水、废气一起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污染环境的三大公害。物体的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纵波,一般叫声波,声波的能流密度叫声强。如果声波的声强太大,或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听起来就是噪声了。因此要减少噪声的污染,首先得尽量防止振动,减少它产生的声强。为此,材料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寻找一种“哑巴”金属,即能防振和减振的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