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手机报广告读者阅读行为的眼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眼动技术和均匀设计方法,依据读者阅读手机报广告的注视时长、第一注视时间等生理反应数据,分析手机报广告的色调、面积、位置、广告主要信息显示方式等因素对于不同性别读者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男性和女性读者阅读广告的注视时长、第一注视时间关于广告色调、位置、面积、广告主要信息显示方式的回归模型.得到结果:1.手机报广告的注视时长主要受广告面积、广告主要信息显示方式的影响.不同性别的读者,在广告注视时长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广告色调、位置对广告注视时长的影响不显著.2.对于不同性别的读者,手机报广告的第一注视时间所受的影响因素差别显著.男性读者主要受广告主要信息显示方式的影响,而女性读者主要受广告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手机报以其出版快、传播广、互动性强、更新信息便捷等优点,赢得了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面对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受众阅读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结合手机特点,让手机报的编辑出版更加吸引人,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是当前手机出版界的热门话题.本文着重分析手机报在内容管理、编辑形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所谓手机报广告.就是将企业的产品、服务等信息寄托在手机报内容上传递给手机用户,从而达到其广告目的的一种特殊新型的广告。与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广告相比,手机报广告具有如下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4.
手机报以其出版快、传播广、互动性强、更新信息便捷等优点.赢得了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面对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受众阅读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结合手机特点.让手机报的编辑出版更加吸引人.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是当前手机出版界的热门话题。本文着重分析手机报在内容管理、编辑形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3G:手机报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形式上突破了彩信手机报的报道容量的局限.没有限制的媒体空间一方面可以让媒体更加自由地传播信息,另一方面也给广告、增值业务等盈利模式带来机会。  相似文献   

6.
现代通信技术造就了手机报这一新型媒体。经过近3年的发展,手机报已经走进了大众生活,成为各界人士阅读新闻、获取资讯的新途径。因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快速传播,以及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表现方式,手机报自诞生之日,就显示了强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我国首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上线以来,手机报在全国呈遍地开花之势。手机报以传播速度快、阅读方便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用户。可以说,手机报的确有过几年辉煌,也曾有过用户达数百万的大牌手机报。  相似文献   

8.
手机报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是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阅读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自2004年第一份手机报问世以来,5年间发展速度迅猛,目前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已达300余种。  相似文献   

9.
现代通信技术造就了手机报这一新型媒体。自2004年我国的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诞生以来,经过近9年的发展,手机报已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各界人士阅读新闻、获取资讯的新途经。因其不受时空限制的便捷传播,以及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表现方式,手机报自诞生之日,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市场需求。相对其他媒体,手机报的编辑工作强度大,编辑技巧独特。笔者结合编辑《昭通手机报》多年的经验,认为在具  相似文献   

10.
手机报是随着当前的科技发展涌现出来的一种传统媒体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的媒体。从《中国妇女报》开办第一份手机报开始,手机报凭借着传播速度快、随时随地随身接收以及传播功能全面、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手机报已经使手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1.
夏文  刘畅 《新闻前哨》2013,(7):113-114
《楚天金报》自今年1月7日改版以来,迈入财经媒体行列。如何在广告经营中突出纸质媒体的传统优势,借力数字技术,我们探索出一些经验。平面媒体广告营销现状目前,数字技术方兴未艾,形成以互联网为主体,网站、在线交流、论坛、手机报、电子阅读书、微博等新的媒体传播形式,由于阅读方式的转变,吸引了一批年轻读者群,对传统媒体冲击很大。而传统的电视、广播等数字媒体或扩大受众群体,或走专业化路线,也在拼命守住江山。  相似文献   

12.
现代通信技术造就了手机报这一新型媒体。自2004年我国的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诞生以来,经过近9年的发展,手机报已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各界人士阅读新闻、获取资讯的新途经。因其不受时空限制的便捷传播,以及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表现方式,手机报自诞生之日,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市场需求。相对其他媒体,手机报的编辑工作强度大,编辑技巧独特。笔者结合编辑《昭通手机报》多年的经验,认为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好以下五点,或许能让手机报编辑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3.
所谓手机报广告,就是将企业的产品、服务等信息寄托在手机报内容上传递给手机用户,从而达到其广告目的的一种特殊新型的广告.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很多手机报出现同质化严重、个性化不足,受众定位模糊泛化、缺乏清晰盈利模式等问题,受众急需的信息被大量无效信息淹没,"贴身"的手机报并没真正做好"贴心服务",影响了手机报的传播效果和受众认可度.  相似文献   

15.
王土龙 《东南传播》2012,(11):135-137
本文通过Tobii X120眼动仪,在不同竞品干扰环境下对三套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效果眼动测评。研究结果表明:在竞品广告干扰前,方案3首次注视开始时间最快,投放方案3效果最好,被试对方案2和方案3的广告语注视热度相对要高,在设计时应注意广告语的凝练;在竞品广告干扰中,方案3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最多,吸引更多注意力;在竞品广告干扰后,方案2首次注视时间最长。最终为广告商在不同竞品干扰环境中,选择恰当的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兆丰  刘红霞 《传媒》2008,(1):70-71
手机报广告经营的瓶颈 当前手机报主要采用的技术模式一是彩信手机报模式,二是WAP网站浏览模式.通过彩信传送的新闻是一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有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  相似文献   

17.
<正>手机报的产生得益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受众对新闻信息多层次、多途径、自主性的需求。本文分析了手机报的传播特点,并探讨了这一媒介在新的手机通讯环境下的发展路径问题。手机报是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由移动通讯商与网络经营者提供传播渠道,以报社等新闻传播媒体为信源的一种传播媒介。自2004年第一份中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出现后,手机报这一媒介形式迅速发展起来,其用户群体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是,随着近几年3G技术的出现,手机报在获得更多的媒介技  相似文献   

18.
论3G时代手机报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目前主要是报纸)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进行定向传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新闻内容或其他各类信息的一种媒体服务形态.它是手机媒体化进程的一种呈现.手机报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彩信形式的手机报:另一种是WAP网站类型的手机报.  相似文献   

19.
我国手机报发展现状与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手机报(Mobile-Newspaper),是将报纸内容以数字形式呈现并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传播,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的一种出版物形式。作为目前手机大众媒体化最为成熟的形式,手机报具有纸质报纸的优点,如携带方便、阅读自由、权威性、准确性、可靠性等,又具备网络媒体及时、互动的优势,同  相似文献   

20.
报纸广告传播效果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纸广告传播效果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报社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但是,广告传播效果的产生往往不以传播者的意志为转移,有时甚至会出现与传播者的意图相反的结果。这是因为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从刊出广告信息到受众认可接受广告信息,进而买进广告商品,中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环节和因素,每个环节或因素都可能对广告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近几年来报业广告发展徘徊不前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对制约报纸广告传播效果的传播主体、媒介、广告内容、版面位置、受众等主要因素作了一些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