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连续变调现象是武汉方言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汉方言的单字调声调和两字组连续变调规律;然后从优选论的角度,采用四个忠实性制约条件和五个标记性制约条件对武汉方言两字组的连续变调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优选论的制约条件模式可以对武汉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做出简单正确而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张家口方言的单字调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用优选论解释张家口方言连读变调的规则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制约张家口方言连读变调的条件排序为R.MAX〉〉MAX,DEP,σT〉〉*ITA〉〉*ILT〉〉H—stab〉〉*PITA〉〉LTC。它能合理地解释张家口方言连读变调的现象,说明优选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济宁方言轻声前的变调规则及其对语义的影响进行了大体描绘,并列举了一些济宁方言的轻声词。济宁方言两字组轻声前的变调共有五种方式,其中有三种属于浮游调,三字组、四字组的轻声变调大体以两字组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山东日照方言有四种声调,两字组连读共有十六种组合,其中八种发生了连读变调。运用优选论对日照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进行音系分析,提出日照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制约条件及其等级排列顺序。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优选论的框架内采用肯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对烟台话三字组连读变调现象作了尝试性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肯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的运用在分析类似烟台方言三字组变调的语言现象中比否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更简单,而且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以制约条件为基础的优选论对丰城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中的前字去声变调现象进行了音系分析。通过对采用的六个制约条件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层级排列体系,并用这个体系对4组输入项的候选项进行了评估,筛选出优选项。结果表明,优选论能够对丰城方言作出简便、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韩飞 《现代语文》2010,(7):101-103
张家口方言是晋语的一个分支,属于晋语张呼片。本文选取张家口方言作为语料,采用优选论对其两字组的连续变调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该方言的连续变调制约条件的层级关系,并就其连续变调现象做出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8.
首先采啊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语音分析软件对合肥方言的声调进行了全面的语音描述。实验结果表明合吧方言的声调格局为5个单字调,阴平调有新老派区别。然后在优选论的框架内,对合肥方言的二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现象进行了音系舒析。结果表明通过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可以全面、简洁、自然地解释这两种现象,然现了该理论的强大解释力。这也为今后汉语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房青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25-126
优选论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极富活力的音系理论,采用这一理论对湘潭方言的声调变化进行分析。新派湘潭方言单字调只有五个音调:阴平33、阳平12、上声42、阴去55、阳去21,入声24在单字调发音时归入阳平12;但在二字组中,入声仍呈现它的底层调24;湘潭方言二字组存在连读变调:T3+T→T4+T;用优选论对湘潭方言的连读变调进行分析,不仅能得到正确的描写,而且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连读变调的方向性是指作用在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律,在应用于三字组或三字以上结构时,其运用顺序或方向会出现不统一的现象。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变调方向上的差异实际上是对标记性结构修复模式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声调稳定性与声调异化制约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串行优选论弥补了经典优选论的不足,从而能够描述和分析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相似文献   

11.
本主要探讨甘肃靖远方言中后字非儿化韵的两字组连续变调及其规律。附带指出靖远方言的轻声有两类: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两字组变调从“重重型”和“重轻型”两方面入手分析,有四种变调类型,变调三个:211调、31调、55调。变调主要跟今音的语音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姜莉 《现代语文》2008,(4):61-62
新浦是连云港市政府所在地,新浦方言有着鲜明的特点,特别在轻声方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记音调查,归纳出轻声音变的规律,并通过具体例词列举,并进一步分析新浦方言中轻声音变的性质、主要特征等,从而认识新浦方言中轻声变调应该属于"非自主的调值调类的轻声",其主要特征为轻声变化非自主、调值轻短、失去原调且发生调类归并.  相似文献   

13.
甘肃天水方言平声不分阴阳,是三声调方言。本文描写了天水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讨论了变调的规律和轻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费县(刘庄)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可以分为非轻声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两字组连读变调两类。非轻声两字组中除前字为上声的两字组前后字都不变调外,其他两字组普遍表现为前字变调,后字不变调;轻声两字组连读变调普遍表现为前字和后字都发生变调。  相似文献   

15.
山东长山方言中轻声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这种轻声音节调值的高低取决于前字的调值,同时前字因协同发音作用也会发生变调,这是方言学中一般意义上的轻声变调;第二种轻声一般是降调,只有在低调特征的去声后,轻声是微升,它前面的音节不变调。  相似文献   

16.
固原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可分为非轻声和轻声两类,16种组合中非轻声类仅有两种发生变调,轻声类有13种后字读为轻声;轻声与非轻声在意义上区别明显。  相似文献   

17.
邓文靖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1):33-36,56
甘肃康乐话平声不分阴阳,是三声调方言。本文描写了康乐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讨论了变调的规律和轻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辛集方言两字组的重音模式有中重、重中、轻声三种,中重式只有前字变调,后字不变调;重中式前字变调同中重式,同时还有后字变调,后字变调不受前字影响,表现为调形的不完整;轻声式后字为轻声,失去了原调,调值由前字决定,同时前字也发生不同于重中式的变调。重中式双音词后字有轻声化的趋势,但是根据连读变调规律的不同,可以区分轻声的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9.
张掖方言的两字组可以分为后字非轻声两字组和后字轻声两字组两种,这两种字组的连调模式不同。张掖方言的轻声读得并不轻短,其调值由其前字调类决定,张掖方言的轻声能使前字变调。  相似文献   

20.
张掖方言的两字组可以分为后字非轻声两字组和后字轻声两字组两种,这两种字组的连调模式不同。张掖方言的轻声读得并不轻短,其调值由其前字调类决定,张掖方言的轻声能使前字变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