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一航1月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披露:中国一航自主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初步建成创新型集团,以歼十战斗机:太行”发动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航空武器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航空档案》2007,191(2):6-6
歼十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十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而实现这一关键突破的就是歼十飞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  相似文献   

3.
《航空档案》2007,(2):12-95
于2006年12月29日首次公开的歼十战斗机是中国航空武器装备上取得的重要技术进步的标志。歼十采用了腹部进气和近距耦合的鸭式气动布局设计,整体气动布局设计与EF2000、“阵风”、JAS-39属于同样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歼-10正式装备部队2007年1月5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该集团在航空武器装备和民用飞机研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歼-10战机被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5.
《航空档案》2007,(1):72-77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在1984年6月12日首飞了一架新型战斗机,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Ⅱ型超音速战斗机。该机采用的两侧进气布局,一改我国原有战斗机的机头进气方式,是我国投产服役的第一种较现代化的机型。虽然歼8Ⅱ是由我国自行设计的,但是从外形上就会发现,歼8Ⅱ与苏联在1962年5月30日首飞的苏一15无论是外形尺寸还是基本结构都非常的相似,很容易就会把这两种飞机搞混。对这两种如此相似而发展的时间差距达22年的飞机之间进行一次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作战思想的指导下设计的这两种战斗机在设计中所追求的完全不同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了改变我国军用飞机处于“全内销”的现状,上级决定改装一批战斗机推向国际市场,初步选定了歼-7作为改装机体。在当时的情况下,歼-7系列飞机的飞行性能尚可,但航电设备极其落后,要想发展为出口型战斗机,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为其改装性能优良且价格适中的航电系统。由于我国电子工业水平落后,因此改装航电设备只能走从西方引进这一条路,最终改进而成的歼-7出口型被命名为歼-7M。  相似文献   

7.
受需求牵引的高教机项目 现代化空中作战力量经过近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检验之后,已经被确定为了目前军事装备体系中攻击性最强的常规战斗力量,没有制空权也就不可能在现代战争中获得胜利。中国空军面对国外航空技术装备的迅速发展和国防安全上的巨大压力,近20年来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来引进和开发现代化的航空武器产品。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以歼7、歼8改进型为代表的第二代战斗机、以及由苏-27和新型多用途战斗机构成的第三代战斗机共同组成的现代化航空武器装备体系。  相似文献   

8.
《航空档案》2007,191(2):5-5
2006年12月29日,歼十飞机批量装备部队的消息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披露,参与歼十飞机研制的老领导、老专家们激动异常,日盼夜盼,总算盼来了这一天:歼十飞机以气贯长虹之势、以雄壮威武之姿展现在公众面前,刘高俾迅速把电话打到成都,电话的那头掌声、欢呼声不断传来,交汇着人们喜极而泣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Major 《航空档案》2007,(10):64-75
引言 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2006年月12月24日无疑是个伟大的日子,其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天,我们的歼-10“终于出现了”。诚然,作为我国航空工业毕二十年于一役的产物,歼-10的正式曝光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犹如在世界航空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一时间雷声震动,声浪滚滚,特别是西方媒体,其对歼-10的妙作可谓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孙开 《航空档案》2003,(5):62-63
1999年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的卡吉尔问题发生军事冲突。巴基斯坦部队曾相继击落印军直升机和米格-27等型战机。然而,8月10日,巴基斯坦一架“大西洋”号海上巡逻机在东部边境南部地区不知何故误入印度空域,被印度空军战斗机米格-21击落。前不久,印度方面披露了整个事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最后一天,也是新华社设在人民大会堂的“两会”新闻报道中心最繁忙的一天。 8:10 新华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的朱承修和彭树杰同志像前几日一样从新华社大厦北门上车,前往报道中心。  相似文献   

12.
凯凯 《航空档案》2004,(4):43-44
1958年9月24日.台湾国民党军队F-86F型战斗机突然窜入台湾海峡上空,向我歼-5战斗机首次发射了导弹。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红外格斗导弹“响尾蛇”,型号为AIM-9B。那么.这种红外格斗导弹是怎么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3.
老山联欢会十二日上午九时许,蒙蒙雾气中,汽车开到老山主峰下的一个山坳。我们争先恐后地跳下车,只见前面有座简易牌楼,两旁写着对联:“有我华夏英雄在,越寇休想渡者山”!我们在部队同志的带领下通过牌楼。这时部队同志对我们说:“咱们得沿着前面的小路快点  相似文献   

14.
陈毅将军很重视新闻工作,对记者也十分尊重。这是当年随陈毅将军做报道工作的戴邦同志深切的体会。一九四六年六月,解放战争在华中地区拉开了序幕。山东野战军在淮北地区的第一仗是“朝阳战役”,打了个大胜仗。第二仗是攻克泗州城的“泗县战役”,这一仗没打好。攻进城后,部队伤亡较大,前线指挥官发生错觉,下令撤退了。一撤退,敌人反扑过来。陈军长写新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部队攻进城时,陈军长的秘书打电话,叫派记者去司令部。戴邦同志当时是淮北前线分社副社长,他就同丁九同志去了。一到司令部,陈军长正在生气,冲着他们说:“你们找  相似文献   

15.
航宇快讯     
印度投巨资加强空中武器平台建设全球航空巨头投标印度战斗机项目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008年4月28日报道,全球多家航空业巨头4月28日向印度提交了参与126架战斗机采购的竞标书,印度战斗机项目价值120亿美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战斗机采购项目。  相似文献   

16.
扬威 《航空档案》2004,(4):23-24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前苏联派出了一支航空志愿部队进入中国,协助中国人民进行空中抗日作战。其中,一名飞行员就是奥帕索夫。奥帕索夫属干比较勇敢的前苏联飞行员.志愿来华进行空中抗日作战,可以飞两种战斗机:伊-16和伊-15“比斯”战斗机。他来到中国后不久,就部署到长江的武汉肮空基地,开始迎战日本法西斯的空中入侵作战。  相似文献   

17.
《航空档案》2007,191(2):7-7
1956年,薛炽寿告别上海,走进了西北工业大学。五年后,他又怀着献身航空的理想,来到了中国一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40多年,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从引进原苏联飞机进行仿制、改型到瞄准世界先进航空技术,自主设计、研制开发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阶段,这同时也使薛炽寿成为了我国航空工业的资深专家。  相似文献   

18.
《航空档案》2007,191(2):4-4
2006年12月30日,第一场大雪不期而至,雪后的北京银装素裹,处处洋溢着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息。中国一航办公大楼里更是春意盎然,歼十飞机的公开亮相让每个人都神采奕奕和充满力量。  相似文献   

19.
《航空档案》2009,(9):66-78
歼-6参军,捍卫领空 超音速歼-6飞机自1964年6月28日装备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部队起,逐步取代了在役的亚音速歼-5,进而成为部队的绝对主力。由于歼-6服役时正值国土防空战事繁忙阶段,性能明显优于歼-5的歼-6一登上国土防空的舞台,即创造了一些令国人兴奋的战绩。  相似文献   

20.
辛文 《航空档案》2009,(7):38-51
歼-6飞机是我国继歼-5飞机之后,仿制苏联米格-19的超声速歼击机。该机1958年7月开始仿制,到1985年6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拆除歼-6飞机生产线为止,仿制生产长达27年,而退出部队现役在200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