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美国的自学考试—CLE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博 《中国考试》2000,(9):54-54
美国的自学考试制度—CLEP(The College Level ExaminationProgram),直译为大学水平考试,是美国大学委员会(The Col-lege Board)主办,由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承办,在全美影响最大的一项以考试获得大学课程学分的国家考试项目。近年来,每年约有1300所普通高等学校参与这项考试。考生群体主要由普通高校(社区学院)在校生、公司职员及其他一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学生组成。在美国,CLEP 被认为是积累学分、取得学位快捷有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一、CLEP 的概况CLEP 在教育测量学性质上属于标准参照考试。它的考试  相似文献   

2.
以历史的角度、国际的视野思考我国自学考试当前面临的发展问题,与我国自学考试具有开放性大、费用低等共同特点的美国CLEP考试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考试功能丰富,与各种教育形式的沟通顺畅;考试专业少而精,课程结构合理优化;利用现代技术,形成便利的社会助学体系;加强舆论宣传,建构自学考试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专业(独立本科段)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在总体上与全日制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水平相一致。同时,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特点和优势,体现自学考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在专业设置上突出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考核应考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会计工…  相似文献   

4.
英国A-level证书考试是英国高等院校入学考试。A-level考试在考查技能、考试监管及其课程体系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近年来,A-level考试在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对英国的中学和大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level考试体系及其改革进程对我国的教育类考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文广 《中国考试》2005,(11):17-20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和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逐步建立起包括高中毕业会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司法考试、职业资格考试、职称考试等在内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考试体系.并首先开始酝酿教育考试立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CLEP考试制度(The College Level Ex-amination Program),与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为一种成熟的考试制度,美国CLEP对我国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其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下面笔者将从性质、参加对象及功能、产生背景、考试科目与要求、管理模式、收效和影响等六个方面,对中美两种考试制度进行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7.
一、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学类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大批从事行政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二、学历层次与规格本专业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其专业培养规格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水平相一致,考试课程不少于16门,总学分不低于75学分;同时,…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培养从事行政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广大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学历层次而设置的。二、学历层次与规格本专业为高等教育专科基础上的本科层次,其专业培养规格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本科水平相…  相似文献   

9.
高等(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以高等(中等专业)教育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中等专业)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动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电大系统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组织管理和考风考纪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考试的灵活性、多元性、有效性和真实性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开放大学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电大考试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开放大学的考试改革方向,并进一步探讨实现开放大学考试管理模式需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考改革的大势是由传统的统一考试转向更为个性化的单独考试,但这种变革在给考生和高校带来一定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个人和社会负担成本的大幅增加,并影响到教育公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考表明,更加完全的统一考试,加上自由的个性化组题和统分相结合,即构成统考组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考生"各得其所",高校"各取所需",避开对统一分数的过度竞争,实现社会的最优配置.个人(考生)仅负担一个很小的不变成本,只要稍微提高一点社会成本(高校的录取费用等),就可大幅度增加个人和高校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高考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面临许多困惑和困境。招生考试制度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招生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招生评价体系、录取方式、高校的收费政策、学生财政资助政策等问题,都应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大学入学制度的改革,其中不乏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的高考改革应有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3.
高考与统一高考之辩——兼与孙东东教授商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7年来,中国的高考制度没有进行革命性的改革,其根本原因 是诸多论者没有区分高考与统一高考。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几乎没有 人认为在教育或高等教育中要取消考试。很多人对现行高考的批评或批 判,实际上是对高考统一性的批评或批判。以"存在四大误区"为由所指责 的对象,应是统一高考制度而不是高考制度;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是个 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到“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在认识上的转变,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深化改革的结果。怎样实现这个转变呢?北京城市学院培训中心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考试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考试作弊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考试的真实性.对考试作弊的动机,以及从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设置、考试形式、试卷评分方法、考试监督管理体制、教育法规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与考试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我国的教育考试在手段、功能、评价、形式以及答题等方面违背了教育考试的本真和初衷,存在着种种异化现象,它警示我们,实现教育考试本质的回归,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7.
尉明宇 《成人教育》2011,31(5):104-105
2010年7月以“上海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为标志,电大教育已经走上以“开放、自治、远程教学”为鲜明特征的开放大学之路,在“制度创新”方面已抢占了先机,未来将在学历层次、生源群体、教育资源、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会给自学考试带来巨大冲击。从矛盾发展规律、公共行政资源配置和自学考试自身发展分析,自学考试未来的出路将在于主动融入中国的开放教育,找准“考试和评价中心”的定位,与电大教育的先进教学手段融合,共同开创协作共赢的“中国式开放大学”之路。  相似文献   

18.
考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传统考试存在许多问题,为使考试与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必须转变考试观念,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部科学省计划于2020年度对现行高考制度进行改革,以"大学入学共通考试"取代现行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主要措施有两项:一是在高考中引入民间英语考试;二是在部分科目中加入主观叙述等题型.该措施引发了广泛质疑与批评,文部科学省最终宣布两项措施皆暂缓实行,改革至此停摆.其问题在于改革目的与手段本末倒置、公平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Virginia Western Community College (VWCC) reviewed its policy of awarding academic credit to students for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General College Level Examination Program (CLEP), which many institutions use to determine whether students should be awarded credit for knowledge and skills acquired through off-campus programs, life experiences, or self-study. The review revealed several areas of concern about the use of CLEP at VWCC.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should be of interest to all institutions that either now award CLEP credit or are considering the adoption of a CLEP credit policy: (1) Faculty review committees questioned the content validity of several of the examinations. (2) Administration of the examinations to VWCC students who successfully completed CLEP courses produced low correlations between CLEP scores and course grades. (3) CLEP policies vary considerably among Virginia'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is creates serious transfer problems. (4) There are advantages to raising the CLEP cutoff point to the national 50th percenti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