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石磊 《科教文汇》2013,(29):130-130
随着中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加深,各类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对商务型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实当中,目前的商务日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所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调整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高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的日语教育在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切促进了日语专业设置的变化。高职高专商务日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了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更好的发展,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现状,并探讨了商务日语专业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需求和培养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的视点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商务日语教学的现状,对商务日语泛读教学模式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在泛读课的教学中采用灵活的、互动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希望通过这些探讨,充分发挥泛读课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同时以期对商务日语专业建设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根据商务日语零起最教育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面向.指出目前日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课程体系;发展网络教学;注重实践实训课等加强日语学科教学的应时措施.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的适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郑艳敏 《科教文汇》2013,(13):143-144
本文从社会需求和培养应用型商务曰语人才的视点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商务日语教学的现状,对商务日语泛读教学模式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在泛读课的教学中采用灵活的、互动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希望通过这些探讨,充分发挥泛读课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同时以期对商务日语专业建设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妮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73-173
大连是中国日语学习人数最多,高校日语专业开设最多的城市,笔者工作的学校也于2004年开设了日语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原本学习成绩很好,随着年级的提高出现了成绩下滑,也有些学生从学习之初开始就掉队以至于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笔者在综述大量关于外语学习障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障碍问卷,并用此问卷对日语专业学生进行测量,借助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找出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商务日语专业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如贸易、经济、管理、服务等领域。而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日语为语言工具,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一线基层应用型、技能型商务人才。为了预防高职商务人才与日语市场需求脱节,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训环境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与企业的零接轨。  相似文献   

8.
宋小娟  郑瑾 《科教文汇》2014,(31):182-183
商务日语专业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如贸易、经济、管理、服务等领域。而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日语为语言工具,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一线基层应用型、技能型商务人才。为了预防高职商务人才与日语市场需求脱节,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训环境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与企业的零接轨。  相似文献   

9.
王莹  尹睿 《科教文汇》2009,(31):91-91
开设商务日语专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校面向地方,服务社会办学方针的具体体现。本文依据荣成市的经贸特点,结合荣成学院的办学理念,对我院的专业基础课、职业方向课和职业素质拓展课程的构建及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恒  自正权 《科教文汇》2023,(11):53-56
新文科建设对地方高校商务外语提出了新要求。该文对九所地方高校商务英语、泰语、日语实践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地方高校对商务外语实践教学观念认识不足、经验缺乏、内容陈旧、资金有限。地方高校应根据生源特点和商务方向开发多种实践课程,推动实践教学的信息智能化,凝聚企业高校合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推动实践教学模式运行,助力新文科建设。  相似文献   

11.
金艺兰 《科教文汇》2011,(13):138-139
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习得。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日本文化,是赋予新时期日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赋予高校日语专业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教学任务。日语教育不仅是语言教学,还是综合性跨文化教学。从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开始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符合新时期国际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日语教育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听力水平成为一个难题。由于没有提出或难以实施根本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尽管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能实践以听促说的职业日语教学理念,在日语专业低年级即开设精听精解课程并以此取代精读,则有望实现日语教学方式的大变革,从而满足社会需求对日语人才提出的越来越高的听说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小柯  江静 《科教文汇》2011,(13):137-137,153
随着我国开设日语专业高校的日益增多,在高校任职的日语外教也越来越多。日语外教的参与使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外教在日语教学中的优势、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基础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日语课程,是高校日语专业初级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是日语专业的入门课、基础课。而基础日语教学即是为日语初学者引路和打基础的工作。基础日语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是否顺利地入日语的门,更关系着学生的将来。因此、如何培养日语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引导他们入门,是基础日语教学阶段的重要课题。试从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浅谈笔者对基础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达到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义楠  张岩 《科教文汇》2011,(25):140-141
本论文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CDIO教育教学改革为背景,结合社会对日语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将日语专业进行了一体化的项目设计。拟通过对一体化项目设计中的基石项目——日语专业导论项目的构建与实施,总结一级项目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中日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大量日企进入中国。人才市场对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商务日语课程是培养商务日语人才的主阵地。商务日语课程的设计关系到商务日语人才的质量。从ESP理论如何指导商务日语课程设计以及ESP理论在商务日语课程设计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姜扬 《科教文汇》2009,(31):94-94,144
近年来我国学习日语的人日益增多,各高校也争柘开设日语专业,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听力是日语专业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并能很好地去应用它,尤其要重视听力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目前日语专业听力课的现状,对日语听力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东地区商务日语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企业对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语言能力与专业能力上,更多地是表现在对人才社会适应性与职业发展潜能的要求上。在深入研究国际职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在国内同类院校与专业首次提出了"4C"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概念:即国际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根据就业市场调研和岗位群的技能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建了"以日语为主线,以商务为背景,以能力为核心"的国际商务日语4C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丰华 《知识窗》2013,(24):33-33
据日本共同通讯社2013年7月8日报道,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8日发表了关于除日本以外的国家学习日语人群的调查结果。与2009年调查的结果相比,中国的学习者人数达到约105万人,首次成为学习日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尤其以“对漫画和动画片感兴趣”“为了将来找工作”为由学习日语的人居多。目前,在全国2700所左右的高校中,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有300所左右,在校日语专业学生有近50万人。  相似文献   

20.
高校商务日语教学出现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高校商务日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