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花儿会是西北高原极有特色的民间节庆和民俗事件。本文从花儿会的民俗活动、文化空间以及对花儿会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比较,论述了祈求生殖是花儿会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花儿为基础,通过从积石山花儿会的盛状入手,深入的阐述了花儿文化独特的魅力,同时对影响花儿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对如何使这一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希望能让花儿艺术在这片故土上繁衍、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3.
“花儿”又称“少年”,是甘肃、青海、宁夏的回、土、撒拉、东乡和保安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甘肃花儿(河州花儿、洮岷花儿)具有荡人心魄的艺术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年一度的花儿会成为各族人们传统的艺术狂欢节,是甘肃一大民俗景观,以松呜岩花儿会和莲花山花儿会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4.
莲花山"花儿会"每年一度,是一种自发性很强的民间歌唱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如期举行,从其历史发展,会场设置,活动程序等几个方面展现出花儿艺术的独特魅力。另外,经过多年的努力,莲花山花儿的传承与保护建立起非常稳定、可靠、科学的发展机制和体系,基本实现莲花山花儿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有效的促进了花儿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莲花山花儿会是甘肃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花儿"传承和保护的一项重要的艺术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如期举行。花儿会由莲花山、王家沟门、紫松山、足古川、枉子沟门、萨巴寺、戚家庵、斜角滩等花儿会场。具有四个基本点:一是惊人的即兴创作速度;二是严格的演唱韵律;三是浓郁的乡土语言以及深邃的兴比含意。  相似文献   

6.
莲花山花儿会是甘肃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花儿"传承和保护的一项重要的艺术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如期举行。花儿会由莲花山、王家沟门、紫松山、足古川、枉子沟门、萨巴寺、戚家庵、斜角滩等花儿会场。具有四个基本点:一是惊人的即兴创作速度;二是严格的演唱韵律;三是浓郁的乡土语言以及深邃的兴比含意。  相似文献   

7.
莲花山花儿会是花儿表演的艺术场,是自然环境与乡间情怀、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政治等力量相互交织而成的文化场,也是倾听、解读、研究花儿事象的第一现场。在日益物化的社会背景下,花儿会的声音表现出对娱乐性、现代性的呼应,花儿的原生意味在减弱,花儿的自生能力在退化,歌手心灵的自我放逐也有收束成社会性格的取向;花儿会的功能,也由"口头对话"的原生展演逐渐异化为物质"狂欢"的场所。这是乡村文化被物化侵蚀后的被动选择,是对乡村社会的疏离与逃离,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衷的偏离。  相似文献   

8.
花儿研究是青海民歌研究的重要领域.青海花儿研究的学术史大致分为20世纪30至40年代、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70年代至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至今四个阶段.80多年来,青海学者们通过对花儿歌词和曲令等的搜集整理,以及对花儿起源、流派、类型、思想内容、文化内涵、音乐艺术、歌手和花儿会等的研究,推动了中国花儿学的建构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青海文化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洮岷"花儿"是流行在洮州、岷州一带的民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洮岷"花儿"的研究摆脱了建国前至建国初期附属于搜集整理的地位,形成了独立的文化领域;研究工作也从个人的单独行为转化为群体性的有组织活动;研究注重论证性和理论性,成果丰硕,不少研究领域都有所突破.对洮岷"花儿"从起源、功能观,音乐结构、演唱风格,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表演场域、演唱形式、发展前景,美学价值以及对其内容所表现的社会和文化信息等诸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探讨,有助于洮岷"花儿"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如果以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构筑每一天,你的日子就会变得灿烂而光明。如果一味固于忧伤、怨艾的樊笼。你就会丧失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努力拼搏的勇气,并且永远体会不到那些构成我们生命之链的。最近最真的细碎快乐。有一首诗写道:“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你不知,你厌恶,花儿努力地开。”是呀。花儿总是在努力地开。美好的日子也一天天地往前流……[编按]  相似文献   

11.
河湟"花儿"作为一种在劳动群众中产生,并在劳动群众中流传和发展的音乐形式,有着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和稀有瑰宝。现通过分析其中的程式套语,挖掘出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魅力,从而对更加深入地研究它提供更为立体的认识作用。探悉高度程式化的形式结构在"花儿"传承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为歌者提供记忆上的便利,使"表演中的创作"和歌者在瞬间内唱出妙语连珠的词句成为可能的根本原因。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这种民歌,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对河湟地区这些不同民族的大同小异的"花儿"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我们解读西部文化的多元整合现象也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认识作用,有利于推动民族杂居地区文化的向心整合。  相似文献   

12.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地区的民歌,民间音乐工作者对“花儿”都有诸多论述,其名称的由来也引起了颇多争议,如这类民歌为什么叫“花儿”?它与“少年”的关系是什么?还有另外一些比较特别的解释。本文对这些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了综述性的说明,并认为要给“花儿”正名,需进行综合考察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给“花儿”一个正确的名称。  相似文献   

13.
花儿基本上是依靠口授心记的方式传承,几百年来形成了一套内在的创造演唱机制。正是凭借着这种口头传承机制,使这种非物质文化及其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得以继承和发扬。搜集、录制、整理花儿语料,建立西北花儿语音语料库管理系统,能使深受汉、回、藏、土、东乡、保安、撒拉、裕固及蒙古等民族群众喜爱的花儿永久而系统地保存下来,方便国内外花儿学习者、研究者进行大规模语音资料的查询、检索和统计。该系统为花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弘扬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和传承花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花儿"演唱方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西北高原农牧地区的“山歌”,“花儿”以高亢、嘹亮、粗犷的演唱风格使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多样的拍子、多变的速度、自由的节奏等特色,形成了符合“花儿”演唱特有的发声方法、润腔技巧与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青海“花儿”的自身格局以及歌词格律和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洮泯花儿短歌中的赋比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在广泛搜集洮泯花儿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159首短歌,并对使用赋比兴手法的短歌进行了统计和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花儿”押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倘若深化“花儿”押韵研究,应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视学术传承,注重研究的科学性;二是尊重客观事实,不拔高研究对象;三是深入调查研究,避免主观臆断;四是注重常例,勿将特例视为常例;五是分清源流,探明理据。  相似文献   

18.
"花儿"是用方言歌唱的民歌,其中包含着诸多称谓语,这些称谓语蕴含丰富的民俗事象。称谓语系统反映出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的社会文化。以"女婿娃"、"姑舅哥"、"阴阳"、"新姐"等称谓语为例,透视了其所蕴含的特殊婚姻关系及民间精神信仰。称谓语蕴含的民俗事象,有助于解读"花儿"。  相似文献   

19.
"花儿"不仅注重言语符号本身的建构,更注重这种话语形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透过这种修辞文本往往可以窥见其深层情感的体悟等。使用人本主义层次理论、格式塔异质同构理论、心理补偿功能与机制等心理学理论,解读"花儿"修辞文本,发现"花儿"修辞文本表现心理世界,心理世界影响"花儿"修辞文本。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统计法,分析、归纳了海原“花儿”的押韵特点。海原“花儿”有10个韵部;有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偶句韵,交韵,一二句押、三四句押,首句人韵和首句不入韵其余句句押韵等七种类型;有押韵较宽、虚字入韵、异词相押和押富韵等特点。采用比较法,对比了海原“花儿”押韵与固原“花儿”押韵的异同,讨论了分析“花儿”押韵对研究《诗经》押韵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