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喜云 《科学中国人》2014,(2S):205-205
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小学生能在未来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我们要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因此,兴趣教学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园园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22-222,232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利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实践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3.
蓝春燕 《科教文汇》2012,(18):82-83
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发挥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效果。立足课堂教学,通过搞好课前预习、巧设导入、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巧妙收尾、精心设计练习等几个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在未来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而要使学生学习得有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呢?  相似文献   

6.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单向注入式的课堂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思维,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当采用引导与激发的教学思想,并以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基于引导与激发的思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所应采取的方式。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给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吴国伟 《科教文汇》2014,(35):187-188
本文结合新课程实验,对新课导入、教学过程、课外活动等环节,如何设计和优化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浅析。在教学中,学生的地理成绩普遍不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很费力,严重影响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究其原因,缺乏地理学习兴趣是其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当前教学改革,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学生为本,尊重教学规律,科学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在新课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达到学以致用、提高能力的目的,是每一名地理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郑文莹 《科学中国人》2014,(8S):231-231
"计算机"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要使小学生的自发兴趣在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中成为永恒或更加高涨,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要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因此,有效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本人这几年的教学工作,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耐久跑"的训练意识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课堂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效果,在本节课中,教师创新了课堂教学设计,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了更好的学习气氛,从而使枯燥艰苦的"耐久跑"的训练赋予了新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教学中大胆表现、发掘潜能、超越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悦,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磊  张宁  殷妍 《科教文汇》2011,(16):65-66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单向注入式的课堂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思维,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当采用引导与激发的教学思想,并以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基于引导与激发的思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所应采取的方式。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给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枯燥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求知的动力,生物课上如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本文通过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着明显的优势,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在从事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计算机学科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流体力学的教学为例,谈了几点体会: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设法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由此,学生对流体力学产生兴趣并能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流体力学的教学为例,谈了几点体会: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设法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由此,学生对流体力学产生兴趣并能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对分课堂是针对高校课堂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对分课堂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证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可在工科实践类课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顾悦娥 《科教文汇》2010,(27):64-64,96
本文探讨在机械类工艺课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我要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氛围显得生动、新颖,通过安排有趣的动手操作活动及开展各种有趣的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用多种形式进行历史教学,而多媒体教学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最佳方式,借助多媒体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近几年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活跃了历史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教学获得了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课堂情境创设,作为教学基本要素,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设出积极学习情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以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